第26 章募兵5
甄姜也进到院内,边上还有两个侍女照顾。一众护院也随着典韦在附近院子住下。而我自然是与甄姜同住一个小院。
说实话有些羡慕其他的氏族,我出生八载,族中的二代在十四岁之前还没见过侍女,更别说贴身的侍女。出生的时候还有个奶娘照顾,后来随着父亲王允在洛阳居住,身边也只有一个嬷嬷照顾。
天色渐暗,月光洒在寂静的庭院,为这乱世中的一角带来了一丝宁静。我踏着月色,来到甄姜所住的堂屋前,轻轻叩响了房门。
“姐姐睡了吗?”我的声音在夜空中显得尤为清晰。
屋内传来轻微的响动,随后是甄姜温柔的声音,“还没呢,你进来吧。”
我推开门,只见甄姜正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书卷,月光洒在她身上,为她披上了一层银白的光华。她的侧脸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柔和,双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轻轻走近,甄姜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来了。”她微笑着说道,声音中透露着期待和欢喜。
下午的时候,我看见两个侍女给甄姜打了水,如今甄姜身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我走到甄姜身旁,轻轻坐下。她身上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混合着夜晚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我注意到她的发丝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泽,仿佛每一根都承载着智慧和优雅。
甄姜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卷,转过头来看着我。她的双眸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她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女子的温柔,又有智者的深邃。
“说吧,这么晚了找我何事?”
“我是来问问姐姐派何人来学习这烧窑之法,如今并州战乱,姐姐也早些返回冀州才是。”
甄姜脸上露出不悦。“哼!我这才刚到,你便急着赶人?”
“不是,不是。姐姐你听我说,如今南匈奴反叛,在并州各地掳掠,雁门郡更是与南匈奴接壤,不知何时就会爆发战乱。如今朝廷委任丁原为并州牧,正在太原,上党等郡招募兵马,到时候必然与匈奴交战,我是担心姐姐安全。”
甄姜脸上露出笑容。“算你有良心!”
“我找了几个老手,都有些手艺,等他们学会了我便离开。”
“行!那我明日便着手准备。”
我与甄姜又闲聊了一会,便起身告辞。
次日清晨,我起床打了一套拳后,甄姜的房门也打开了,两个侍女开始打水收拾,大约半个时辰,甄姜才从屋中出来。
甄姜带来的厨子也做好了早膳,两个侍女将早膳端进屋中,随后又出来喊道:“公子,公子。我家小姐邀你一同用膳。”
“好!马上来。”
我正在屋中与守夜人交谈,听见屋外有人说话我赶忙回应。
“接下来你们的人盯着点南匈奴,若是他们对雁门有所动向,你们提前回来汇报。”
“是!主公!”
送走守夜人,我来到甄姜屋外。
“还是姐姐会享受,这出门在外,又是侍女又是厨子的。”
甄姜跪坐在矮桌前白了我一眼。
“你哪里像个世家的公子?身边都是一群五大三粗的糙汉子,连个收拾屋子的人都没有。”
我很随意的坐在矮桌前。
甄姜见状。“你看你!站没个站相!坐没个坐相!”
“这样坐着不是舒服吗,又没有外人。”
我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鲜嫩的口感瞬间在舌尖绽放。甄姜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轻声道:“你这吃相,也是没个样子,若是被外人看见,岂不笑话你这王家公子?”
我哈哈一笑,放下筷子,抹了抹嘴角的油渍,道:“笑便笑吧,我自在便好。人生在世,何必在意那些繁文缛节。”
甄姜闻言,摇了摇头,但眼中却流露出几分赞许。她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道:“你虽不拘小节,但心中自有丘壑,这便是你的不同之处。”
“咱们赶紧吃完饭,我好将烧窑之法传授,等下午我带你转一转雁门关。”
甄姜脸上原本不悦,但听到我愿意带她上雁门关上转转瞬间变得兴奋。
“真的?你真能带我上雁门关上?”
我忍不住有些小得意。“当然!”
早饭过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古朴的院落中。我静静地站在院中,等待着甄姜带来的三位匠人。不一会儿,甄姜领着三人步入院子,他们穿着粗布衣裳,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显得颇为亲切。
我迎上前去,向他们点头致意。随后,我领着他们来到一处宽敞的空地,这里已经摆放好了烧制白瓷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地讲解起烧窑的技法:“诸位请看,白窑的精髓在于通透二字。要想达到这一效果,首先胎体必须做得极薄,如同蝉翼一般。而釉料的选择也是关键,必须细腻无杂质,方能烧制出晶莹剔透的瓷器。”
我细心地为三位匠人演示了白瓷烧制的每一个步骤,从选材到成型,再到上釉和烧制,每一个环节都详细解释,生怕他们遗漏了任何细节。
我手持瓷土,轻轻揉捏,展示着如何将瓷土揉捏成均匀的泥团,然后慢慢塑形。我边做边讲,声音温和而坚定,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流畅。匠人们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思考,显然对我的讲解和技艺深感敬佩。
午后,阳光斜洒在雁门关古老的石壁上,为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按照约定带着甄姜,沿着蜿蜒曲折的关道而上,一步步登上这雄伟的关隘。
雁门关外,旷野辽阔,风卷起阵阵黄沙,仿佛在诉说着边关的沧桑与传奇。高顺和张辽二人正在关外忙碌着募兵,他们的身影在风沙中若隐若现,显得异常坚毅。
远处,新招募的两千新军已经开始了紧张的训练,整齐划一的步伐声和呼喊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甄姜站在关楼上,踮起脚尖,远眺着关外的景象。她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仿佛被这磅礴的边关气势所震撼。她的长发在风中轻轻飘动,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在雁门关外的不远处,十个临时搭建的难民营整齐排列,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五万多人在此聚集,形成了一片壮观的景象。难民们或坐或站,有的围在一起生火做饭,而大多数人则是围着征兵的木牌。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们的脸上仍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坚韧。
甄姜站在高处,远眺这片难民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些难民怎么都是些青壮啊?”
我看着有些天真的甄姜,给她解释道:“这些难民所经历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南匈奴反叛,跑的慢的大多都被屠戮,能跑出来,活下来的,大多也就是些青壮了。”
甄姜的目光在难民营中穿梭,她的眉头紧锁,似乎想要透过那杂乱的景象看透背后的真相。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映照出她坚定的轮廓。
“原来……是这样。”她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试图给予她一些安慰。
“眼前的景象确实令人心痛,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