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纷繁世间苦与泪 > 第113章 充当月老

第113章 充当月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康军之所以能到衙门当捕头,是曾县令的功劳。原来,康仁和曾县令算是远房亲戚。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对世间人际关系最好的写照。

    话说,当年曾伯贤调到昌安县当县令时,康仁已经在街上开店卖油了。后来,他知道如今的父母官,和自己沾亲带故,他便想去套近乎。

    可是,毕竟是远房亲戚。康仁心想,像这样的亲戚,可认可不认。如果自己贸然去攀亲,人家不认,自己岂不是自讨无趣。

    尽管康仁有这个想法,但还是没有付诸行动。他不怕别的,就怕吃闭门羹。

    有一次,康仁到衙门办事。一看,曾县令没有一点官腔,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且,做人很随和。康仁便和他攀谈起来,就这样,两人便认起了亲戚。

    此时,康军已长大成人,尽管到昌平城拜师,学习了一些武术,但没有人赏识他,只能赋闲在家,偶尔帮父亲看看店铺。

    如今,和曾县令攀上了亲戚,康仁便开始有想法了。于是,康仁便去拜访曾县令。而对于这个远房亲戚,曾县令始终是客客气气。

    一阵寒暄过后,康仁便婉转的说:“自己的儿子康军,都已经十六岁了,长大成人了,不知道要做什么好,表哥能否给我拿个主意?”

    曾县令听说,想了想,说:“如果愿意来衙门当差,我倒可以帮忙。恰好,捕快还缺人。不过,薪水不是很高。”

    “他有拜师学艺,练过棍棒,捕快这个职业很适合他。至于说薪水不高,这不是问题。关键是,让他锻炼锻炼,增加阅历。”

    曾县令知道他要求不高,便说:“既然如此,你就让他来衙门当差吧!年轻人锻炼一下也好,免得真正走入社会,像个愣头青,什么都不懂。”

    康仁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听了之后,连忙道谢。回到家里,他便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婆和儿子。自然,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第二天,康军在父亲的带领下,便来到了衙门。此时,衙门已经开始办公。曾县令一看,便向站堂的捕快说:“本官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新加入捕快的队员,名叫康军。他爹叫康仁,就在街上开油铺。希望大家多多担待。”

    众捕快一听,知道这个叫康军的年轻人,大有来头。有人想到了,肯定是县老爷的亲戚。

    果不其然,一段时间的了解后,捕快们便知道康军就是县老爷的远房亲戚。因此,他们都不敢倚老卖老,以旧欺新,而是对他客客气气。

    不过,康军的本领,也是让所有捕快另眼相看。他的武术在一次所有捕快比武中,勇夺第一。这让曾县令脸上有光。也让堂上所有人知道,本官推荐来的人并不是孬种,而是有过人的本领。

    当然,康军并不因为自己和县老爷沾亲带故,而目中无人,高人一等。而是对同事一视同仁,和和气气。因此,捕快们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没有多久,康军被破格提拔为捕头。对于这一任命,众捕快都没有异议。这不仅因为康军的人缘好,更主要的,却是他的位置实至名归,他的本领堪当此任。

    从此,康军便是昌安衙门里的捕头。

    人们常说,世上有千里马,也要有识货的伯乐。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仍然是一匹被视为普通的马。它即使有本事,也没有施展的机会。

    康军就是如此。如果没有曾县令的提拔,他仍然是默默无闻。这一点,康军心里清楚。康仁夫妇也是如此。

    因此,对于曾县令,他们是心存感激的。

    可是最近,曾县令却遇见了一件令他焦头烂额的事情。

    原来,在官场上有风声说,邱知府有可能被调到京城去。而接任知府一职的,昌安县的曾县令是最佳人选。目前,朝廷暗中派人,对他进行各方面的考评。只有各方面都合格,才有可能官升一级。

    在政绩上,曾县令是有目共睹的。也就是说,他在昌安县的口碑不错,人们对他的执政能力,持肯定态度。

    然而,政绩好,并不代表什么都好。曾县令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好色。这是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对于他的仕途,也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道德和人品方面,也是考评的一个项目。

    自从他到昌安县接任县令一职,在努力做出成绩的同时,也在暗中物色女人,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经过明察暗访,他相中了大户林仕豪的女儿林露珠。

    他利用职务之便,耍弄手段,霸占了露珠小姐。而这个林小姐,也的确长得标致,可以说是一个大美人,而且芳龄才十八,正值妙龄。

    尽管林大户有所不甘,但迫于官威,敢怒而不敢言。这个曾县令在公堂上官威十足,在家里却是一个“妻管严”,很怕老婆。所以,他在外面找林小姐,却是背着老婆干的。

    如果他把林小姐娶回来做二房也好,但他又不敢,最怕老婆“大闹天宫”。因此,只能偷偷摸摸。起初,他和林小姐在一起时,都做了避孕措施。然而,百密也有一疏。最近,林小姐竟然怀孕了。这让曾县令有些措手不及。

    真不凑巧,自己在仕途上正要往上爬的时候,出现了婚外孕。如果让上司知道了,恐怕会升官无望。

    因此,为了这事,曾县令可是伤透了脑筋。在这个关键时刻,林大户却毫不留情的对曾县令说:“你和我女儿暗中来往,少说也有两年了。我也知道,你有可能被调往昌平府当知府。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你不能拍拍屁股走人。

    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你可要任选一条。第一,娶了我女儿,做二姨太,我也没有意见;第二,物色一个男人,把我女儿嫁了。这件事,我们就算两清。否则,我把你的丑事抖出去,看你怎么升官。”

    曾县令一听,陷入沉思。心想,这个从不说话的林大户,是不是准备在这个关键时刻,出来搅局?如果真是这样,对自己的仕途影响很大。

    不过,静下心来想一想,他提出的要求,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把林小姐娶回家,家里那个臭婆娘肯定不同意。那只有选择第二条路了。

    “有了,”曾县令眉头一扬,想到了合适的人选,“康军不是还没有找对象吗?我何不把林小姐介绍给他?一来,我光明正大的做一回月老,二来,也可以把这个烫手山芋推出去。这可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事。”

    于是,曾县令便来到了康仁的家。

    对于曾县令的到来,康仁夫妇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感到很惊讶。心想,这个远房亲戚自从认了亲,从来没有来过。今天是什么风把他吹来的?

    因此,对于这个不速之客,康仁夫妇自然是很欢迎。这不仅因为和他沾亲带故,更主要的是因为他给了儿子职业。是他们家的大恩人。

    一阵寒暄过后,曾县令便直入了正题。说道:“你们也知道,在官场上,有忙不完的事。我今天来,是想当一回媒婆……”

    “想给康军介绍对象吗?”楚娟插话问。

    “没错!”曾县令点了点头,“城里有一个大户,姓林。他的女儿长得是一个好,今年刚好二十,和康军同龄。我想了想,两人可谓郎才女貌,也可以说是户当户对。”

    “表哥有这个心,太谢谢你了。”康仁一听,满心欢喜,连忙道谢。

    “我回头找林大户说说,然后约个时间,你们碰面一下。如果年轻人对上了眼,这事就这样定了。实话对你们说,我从来没有给人做过媒。如果这次做成了,我也有满满的成就感。”

    “表哥太有心了,真的想不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