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 第333章 齐鲁乱起

第333章 齐鲁乱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孙浩严知道没什么用,这些人上午送去,最多下午就得被放掉。

    而这些人的来路,孙浩严用脚丫子都能猜到,跟诸州府的豪强脱离不了关系。

    但如今不是翻脸的时候,他这边再次向大明这边的主管负责人楚应同请示。

    楚应同此时人并不在大明境内,而是在大华的中京城,与政务院的各位大佬,向郑毅汇报计划。

    对于他们的计划,郑毅心中就两个字“太狠”,但是作为皇帝,他知道这样的计划其实很有利与大华。

    孙浩严这边等的度日如年,那些豪族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挑衅,什么放火、投毒、打砸商铺的事情都用出来了。

    当地登州府明着暗着施压,也是让孙浩严疲于应付,租界区倒是无所谓,但他们在各州府的商铺被封了一大堆。

    理由更是千奇百怪,什么影响风水、被人举报、卫生不达标、窝藏盗窃犯等,五花八门,听到就知道是假的那种。

    但真真假假没关系,在人家的地盘上,商铺被封掉在人家的职权范围之内,他与整个山东的负责人都是无计可施。

    也曾拜访了一些相熟的官员,人家说的也很明白,干嘛跟衍圣公府那些人较劲呢?

    跟他们较劲,那岂不代表这跟整个山/东的上层阶级较劲?

    人家让咱个小官给你们添点乱,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反正全说就是一句话,你们赶紧按人家说的办吧!

    三日之后,华夏商号和关外商号收到大华朝廷的密信。

    孙浩严主动找到那些人,用低于市场价三成的价格,将三十万担粮食出售给对方。

    孔明凡与张忠和等人大喜过望,几乎立刻就吃下了这三十万担优质的粮食。

    到时候掺杂一些沙子往外一卖,就是五十万担的数量,价格起码往上翻两番。

    这是泼天的富贵啊,没想到对方就这么轻易的将粮食交给他们了。

    看来所谓的大华也不过如此,以后是不是可以逼问一些配方出来?

    比如那镜子和玻璃,若是他们能够掌握的话,那就真是太好了!

    他们在庆祝的时候,一条小道消息在民间传播开来,大意是华夏商号和关外商号感念百姓不易,从海外调集一批粮食打算平价出售,谁知道却被以衍圣公府为首的豪族逼迫,不得已低价将粮食抵给了他们。

    并且还说今年的情况,山/东与淮/北必有大灾,让老百姓尽快的购买粮食,以应对灾害。

    老百姓本来对于各家各族与大华的商号争斗,还是抱着吃瓜群众的心态,但设计到大灾他们就毛爪了。

    若真是有大灾降临,他们每家每户都逃不过,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赶紧拿钱去买粮食囤粮吧!

    消息传播的很快,各州府民间都有这样的风声,各家粮铺都排着长队拎着口袋去买粮。

    孔明凡等人得到消息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王八蛋孙浩严坑他们。

    这些粮食是要囤着到大灾才高价放出的,这会卖出去不赔了吗?

    对于他们来说,不卖出几倍的价格,就是赔本的买卖。

    各家马上下令,商铺暂缓售粮,想这价格买粮食别想。

    百姓见此更是相信会有大灾,每天都嚷嚷着让粮铺售粮。

    一方着急买,一方不着急卖,各家每日只放出几千斤,而且价格还是高高的。

    就这么吊着百姓的胃口,反正你们也是要吃粮,就不信能从其他地方买到粮食。

    大灾的迹象越来越重,时值五月,田中一个多月滴雨未见,本该收割的小麦几乎都是瘪的。

    老百姓纷纷涌入城中买粮度日,毕竟这情况已经说明,今年的大灾已经开始了。

    靠地里打的这点粮食,连交税都不够,更别说养活一家老小的生活了。

    买粮的人,将各家的粮铺围的是水泄不通,纷纷请求开门卖粮。

    但各家谁不知道大灾要来了,均是在门外挂出没粮的牌子。

    竟然是一粒粮食都不打算往外卖了,无数百姓着急的想要撞墙。

    大旱果然是来了,先是两淮的淮北之地,无数流民开始向淮南和江北迁移。

    山东这边也是一样,不能说颗粒无数,但基本上也顶不过俩月的这种,但朝廷的税收却一点不能少。

    大灾之年,朱翊钧终于在自己的深宫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那个不被待见的儿子终于算是上了位。

    朝廷忙的一团乱,谁还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国库中空的都能跑老鼠,也没钱去玩什么救灾的把戏。

    各地的豪族依旧牢牢的控制着粮食,一粒都不往外放,许多家里已经断了顿,只能去吃野草树皮为生。

    终于,登州一猛士许泽振臂一呼,啸聚数万灾民,攻破栖霞县城,打开了粮铺开仓放粮。

    顿时无数百姓聚拢过来,跟着许泽发动了起义,连破栖霞、招远、黄县等数座县城,规模高达十万人。

    不知道从哪里弄过来一批弓弩和军械,从登州向莱州连成一片,势不可挡,诸多豪族纷纷被破,头颅悬挂于市井街口,其中就包括当初威胁孙浩严的张忠和以及背后的张家,还有莱州的王家等大小豪族一个没剩下。

    青州民李欢其余临朐,与沂州等地的义军首领李二狗合兵一处,北上开始攻打青州府。

    随后泰/安乱起,连破泰/安、肥城、平阴等地,兵锋直指济/南府,山东诸州府同时告急!

    之后东昌府乱民抢劫漕运两船,截断了大明南北沟通的大运河,形势更加的危急。

    随后曹州府的曹县、郓城、巨野、济宁等地也纷纷爆发起义,这些义军每到一处,均是将大户攻破,抢夺粮食和兵器,然后打下县城,开仓放粮,啸聚数十万,围攻兖州,曲阜衍圣公府吓得赶紧逃跑,最后乱民攻入衍圣公府大肆抢掠。

    朝廷对于起义迟迟没有动作,等到实在控制不住,才抽调山东都司兵马平叛,另外抽调直隶等地兵马入齐。

    但这场起义规模已成,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平定下来的了,数百万农民军攻城略地,齐鲁大地一片哀嚎。

    朝廷的平叛大军,按照正常来说,是很容易就能平定下来的,毕竟都是些拎着锄头的老百姓而已。

    再说山东的情况也没到必须要造反的形势,老百姓虽然过得苦,起码不会有饥殍遍野之忧。

    但平乱大军到了才知道,这些所谓的流民真的不好打,各种埋伏、偷袭玩的是溜儿熟。

    三十六计,用的比他们这些当兵的还要流畅,若不是眼前就是老百姓,他们都要怀疑对方是正规军了。

    这也不算是什么,但那些老百姓的强弓硬弩是拿来的?还有刀枪的质量咋比他们这些官方制式兵器还要好?

    而且打着打着,他们就发现,怎么山/东本地的兵马越来越少?反而对方的队伍里出现了很多山/东籍的士兵!

    乱了,彻底的乱了,乱民攻打各大府城,将平乱的明军打的是节节败退,无数的县城被打成一片废墟。

    甚至还有几股的叛军,竟然拉出了所谓的红衣大炮,这些东西只有在边关才会配置的。

    蓬莱县城,孙浩严看着外面的乱局,也是禁不住摇头苦笑,政务院这些人真是太狠了。

    就是受了点威胁而已,犯得着鼓动乱民造反吗?还派出精锐的将领担任义军的首领。

    好在没将步枪和火炮、战车拉到战场来,不然那些明军根本就不是一合之敌。

    “掌柜的,蓬莱县城被破了,乱民会不会抢掠咱们的商号啊?”

    手下的小二着急忙慌的跑进来喊道。

    “无妨!告诉各家铺子,将大华龙旗挂起来!”

    “掌柜的,就那块旗子能管用吗?”

    “按我说的去做便是,保你们无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