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靖康耻二
“好了王伯,让人准备车马,鄙人要撤退了。”
赵榛很想装逼的将自己手上的白手套脱下来,发现并没有,然后只好尴尬的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
这时陆氏从外面走了进来,她同样一脸惊慌:“王爷,金人要打来了,我们怎么办?”
赵榛看着陆氏,在对方粉嫩的小脸蛋上摸了摸,道:“不要怕,王妃,这不是咱们意料之中的事吗?
好了,我们今天就出发。”
陆氏闻言,有些担忧的说道:“那,母妃呢?她老人家怎么办?”
“我这就去宫中,将母妃接出来!”
赵榛站起身,将双手负到身后:“王伯,你去备车,我要入宫!”
途中,赵榛坐在车里,透过车窗,见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比起前两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惊慌。
而且,今天路上的车马极多,甚至就连道路都堵塞了,以至于他的马车行进速度慢了不少。
见此,赵榛心中一沉。
路上这么多马车,说明是汴京百姓开始争相逃命了。
看来老百姓都意识到这汴京要失守,所以提前开始跑路。
如此一来,官府必定会很快封城,否则等百姓都跑完了,这城也就守不住了。
糟了,我得加快速度了,赶在官府封城前逃出城去!
“快,王伯,加快车速!”
赵榛掀开车帘,对着外面驾车的王伯吩咐。
……
宫门外,赵榛正想要进宫,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十八弟,你怎么也到宫中来了?”
赵榛闻言回头一看,就见他的几个哥哥正结伴向他走来。
不会吧?这些人也是准备接上自己母妃逃命的?
“拜见各位兄长!”
赵榛对着他的哥哥们拱手行礼。
郓王赵楷摆了摆手:“十八弟,皇兄也叫你来了?”
“来干什么?”
赵榛很疑惑,他来宫里是接他母妃跑路的,可不是他牛马皇兄叫来的。
“怎么你还不知道?”赵楷疑惑道:“金人快打过来了,皇兄诏我们这些成年的皇子入宫去议事,难道你不是皇兄叫来的?”
赵榛摇摇头:“不是,小弟只是思念母亲,所以想要入宫问安。”
“哦!”赵楷点了点头,看了看周围的几个兄弟,又对赵榛说道:“你的孝心可嘉,不过眼下还是国事重要,这样吧,你还是先随我们进宫,听听皇兄怎么说,然后再去拜见刘娘娘也不迟。”
“小弟全听三哥安排!”
赵榛躬身行礼道。
“好!”赵楷拍了拍他的肩膀:“那走吧,我们一同入宫。”
众亲王来到宫中,大臣们早就已经到了。
“臣弟拜见圣上!”
赵榛跟着一群哥哥对着上面的赵桓行礼。
赵桓眯着眼打量了一下,他只请了老三,老六,老七,老八这四个兄弟,并没有请赵榛来。
这小子怎么也跟来了?
不过赵桓也没去深究这个问题,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的几个兄弟们都站到一旁。
赵榛跟着几个哥哥站到一旁之后,赵桓看着群臣,缓缓开口:“各位爱卿,金人即将兵临城下,京师岌岌可危,不知各位爱卿,何以教朕?”
“圣上,金人来势汹汹,我看我们是抵挡不住的。”
说话的这个人叫汪伯彦,是朝廷的中奉大夫。
赵榛记得他,以前他是个坚决的主战派,还给赵桓上过书《河北边防十策》,那篇策论深受他皇兄的喜爱,因此他受到了提拔,得以进入中央。
一个主战起家的大臣,居然说汴京守不住了这种话,这小子想干嘛呢?
“爱卿,不知你何以教朕呢?”
赵桓并没有因为汪伯彦这番话生气,反而十分耐心的向对方求教。
汪伯彦沉声道:“圣上,这汴京防御空虚,人心惶惶,臣以为已不可守,如今应该趁着金人还没有围城,官家速速起驾,南巡。”
所谓南巡,意思就是逃跑。
而往南逃跑,赵桓不是没想过,他刚继位的时候就想跑来着,当时他让朱皇后把行李都打点好了,就准备走。
结果当时他走到宫门外面,被李纲一群人拦住了。
李纲一群人表示,全城上下军民一心众志成城,皇帝如果跑了对士气影响太大,汴京必然失守。
赵桓刚刚登基人心不稳,但是主战派又占上风,不得已赵桓只能留了下来。
后面李纲带人挫败了金军几次攻势,汴京转危为安,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这次金军打来,赵桓其实早就起了逃跑的心思。
汪伯颜一开口,赵桓真的很想拍着大腿站起来说一句:“爱卿之言,甚合朕意。”
不过经历了上回的事情后,赵桓也不敢急着表露要逃跑的心思。
他佯装生气的说道:“金军兵临城下,汪爱卿就要朕逃跑,这岂不是让朕弃国家社稷于不顾?”
“臣是为了陛下考虑!”
汪伯颜弯下腰,手执笏板道:“如今国家危急,圣上深系九州安危,怎能置于险境?君子不立于危墙啊!”
李邦彦看出皇帝的心思,马上站出来附和:“官家,汪大人所言有理!”
白时中也跟着附和:“官家,不要再犹豫了,请速速起驾南巡!”
赵桓佯装痛苦,正要点头同意,赵鼎跳了出来:“圣上,您万万不可起驾南巡啊!”
赵桓眉头一蹙,他很想发怒,但还是忍住了,问:“朕为何不能南巡?”
“官家,想当初唐时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如果您这种时候逃跑,就意味着将汴京拱手让给金人,如此您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汴京百姓?”
赵鼎说的声泪俱下,惹得一众群臣纷纷点头。
张叔夜也站了出来,拱手道:“官家,您万万不可南巡啊!”
李纲更是直言不讳:“道君皇帝要南巡,因而让位于陛下,若陛下执意南巡,不妨将皇位在禅让于道君皇帝。”
这话已经是大逆不道了,让一国之君禅位,简直是乱臣贼子了。
赵桓心里那叫一个气,他猛抓大腿,真的很想跳起来大骂李纲。
但他不能,因为李纲说的对呀!
天下人谁不知道,他赵桓能继位就是因为他父皇执意要跑,如果他也跑了,这群牛马大臣必定把他父皇请出来。
万一他父皇侥幸打退了金人,那他这个到手的皇位可就要被他父皇拿回去了!
想着,赵桓强笑道:“爱卿言之有理,朕决不能弃国都于不顾。”
接着,赵桓看着李纲,问道:“李爱卿,你以为朕当如何做,才能击退金人?”
李纲再次直言不讳:“如今,官家只有痛斩主和的李邦彦,白时中,以此表明您的决心,也让天下人知道,我大宋绝不会同金人媾和,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全城百姓死战之心。”
“官家,臣等对您忠心耿耿,议和都是为了国家,李纲这个匹夫不但不理解,还要杀臣,请您先斩李纲,为臣做主。”
李邦彦马上站出来,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喊冤。
白时中也跟着哭道:“官家,为臣做主啊!”
然后就是一大群朝臣跟着哭泣,痛骂李纲。
当然马上也有赵鼎,张叔夜等人站出来给李纲站台。
这些痛骂李纲的,无一例外都是主和派,维护李纲的,则全都是主战派。
这实际上就是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一次斗法,谁赢得这次胜利,就能决定接下来面对金人,究竟是继续主和还是主战。
朝堂上分成两派,互相攻诘,场面一时乱作一团。
这让赵榛几个亲王不知该怎么办了,这种情况他们该帮谁?
几个亲王看着吵作一团的群臣,想上去安抚,两方人哪里肯听?
眼看安抚不下来,赵楷只得向龙椅上的皇兄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赵桓无奈的拍了拍面前的桌子:“好了,不要吵了!”
群臣像是没听见,还在吵。
“好了!”赵桓用力一拍桌子扯着嗓子喊了一声,群臣这才安静下来。
群臣安静下来以后,赵桓看向李邦彦:“左相,先前就是你力主议和,结果金军已经要打到京师了,你该当何罪?”
李邦彦闻言,惶恐的跪在地上,六月的天让他感觉浑身凉飕飕的!
“还有你!”赵桓又把目光看向主战派的李纲:“你也不要总是让朕杀这个杀那个,朕想杀谁,不用你来教!”
“是!”
李纲也跪在地上做出请罪之状。
将主战派主和派各打50大板之后,赵桓再次开口:“朕决定即刻罢免李邦彦、白时中二人的相位,李纲,就由你来担任尚书左丞,重组内阁。”
赵桓罢免了主和派的两位代表,重用李纲,这意味着主战派再次崛起。
一时间,朝堂上的各路主战派纷纷夸赞皇帝圣明。
皇帝摆了摆手,看着李纲说道:“朕让你当丞相,全权负责京师卫戍,要是京城有半点闪失,朕必定先斩了你。”
“是!”
李纲低头应是。
“李纲,你教教朕,朕现在该怎么做?”
赵桓面色沉重,朕已经让你这个主战派当丞相了,你得给朕拿出一个对付敌人的办法来。
“臣以为,陛下首先当封锁京师,禁止百姓们出城逃亡,然后鼓动百姓参军,重建汴梁禁军。”
李纲说罢,赵桓点了点头:“这条朕准了,还有呢?”
李纲继续道:“请官家恢复何相的相位,何相在上次金师保卫战中动员百姓,深得民心,恢复了他的相位,有助于朝廷凝聚人心。”
“这条朕也准了,还有呢?”
“请陛下速发勤王之命,广诏天下兵马入京勤王。”
让地方军入京勤王是很危险的,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局面。
但眼下局势危急,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挡住金人要紧!
赵桓点了点头:“这条朕也准了,还有呢?”
李纲沉声道:“请陛下命令老种经略相公赶快率领军队回来,汴京急需要防卫力量。”
赵桓点点头:“还有呢?”
李纲顿了一顿,道:“请圣上下罪己诏!”
罪己诏也就是向天下臣民认错,表示皇帝在执政期间发生错误。
皇帝向天下人认错这是很严重的事情,有时候能直接影响到皇权!
因为皇帝是不容出错的!
赵桓面色凝重,但一想到当前局势,他还是咬了咬牙:“不就罪己诏,朕下!”
“圣上圣明!”李纲大喜,这皇帝总算明白局势了,真他喵不容易啊!
赵榛看到他这个牛马皇兄这样,也产生了那么点错觉。
大宋是不是还能抢救?
“圣上,国家危急,请您大开府库,以重赏凝聚军心!”
这次说话的,是一个穿着褐色官服约莫20出头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鼻子下面留着一撮小胡子,目光精明,风度翩翩,给人的印象很好。
这家伙是谁?赵榛搜罗了一遍原著的记忆,居然完全不认识他。
赵桓看着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同样很好奇,他看着左边的内侍问:“说话的是何人?”
内侍回答道:“左司谏秦桧!”
“秦桧!”
赵榛听到这个名字,不由多看了对方一眼,心中刚才升起的好感也荡然无存!
这家伙居然就是秦桧?他喵的不应该是个老头吗?怎么这么年轻?
赵桓看着年轻的秦桧,好奇的说道:“爱卿,你的老师是谁?”
大宋官场上都有规矩,每个年轻官员都得在朝堂上拜个老师,成为对方的学生才有机会得到提拔。
秦桧这么年轻就能进入中央任职,肯定是有个牛逼哄哄的老师的。
汪伯颜在这时站了出来,拱手道:“圣上,臣就是秦桧的老师!”
他喵的,你小子就是秦桧的老师!
难怪你刚才要主张让皇帝逃跑了,还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老师就有什么学生。
“原来是汪爱卿的学生!”
赵桓点了点头,像是对这对师生很满意的样子,继续道:“秦爱卿,你的建议很好,朕要赏!”
秦桧推辞道:“臣不敢受赏!”
赵桓摇摇头:“朕一向赏罚分明的,这样吧!朕就委任爱卿为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在秦汉时是千石的官员,掌管御史台,到了后面南北朝,这个职位更是位高权重,掌管司法权不说还可以直接弹劾三公九卿。到了后面隋唐,御史中丞的权限逐渐被削弱,品级仅有五品,且被设置为二人,也不再掌握司法权,仅仅保留弹劾官员的权利。
到了大宋,御史中丞成为四品但并不再是御史台的长官,成为了御史大夫的副手。并且由于大宋官场腐败成风,御史其实并不怎么吃香,属于位高但权不重的那种。
但不管怎么说,秦桧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能成为御史中丞(副部),放到任何时代来看,都是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