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城内
乔坊城,时间距离中午还有不到一个时辰了。吴春已经撤回了自己的大营,他领的军队也在紧锣密鼓的做着攻城的准备。二三十架云梯都推到了阵前,城内的一千守军看着城外两三万的敌军瑟瑟发抖。
城中的盟约台就像一个笑话,笑话里面坐着五位不知所措的国主。纪王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莱王拿起身旁的茶盏又放下,又拿起。来回很多次,不过始终没喝上一口。年轻的莒王有些急躁,看着眼前这着人都不说话,急的几次想出言询问,可是话到嘴边又生生的憋了回去。只有淳于王最镇静,他坐着一动不动,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满脸春风的齐王。齐王手里盘玩着一块寒玉,这还是姜天霜去白帝城面圣的时候圣上赏赐给他的,他回来的时候转手就献给了齐王。这块寒玉放在手里,时时都能有丝丝寒气从中溢出来,有镇定安神的奇效。
莒王终于按捺不住,问着在场的诸位,如今这个局面应该怎么办,眼看吴春就要攻进来了,到底是战是降要快做决定,他们不可能在此坐以待毙。纪王吴冬正好踱步到了莒王眼前,听他发问,赶忙回答他,当然是用城中所有的禁军杀出一条血路,保着他离开乔坊。只要他离开乔坊,吴春并不会为难各位国主,他不敢同时得罪这么些人。到时候只要他回到纪国,一定会起大军来收拾吴春。
莱王听着他这么说嗤笑了一声,一千人还想从两万多人马的包围中真是痴心妄想,到时候只怕是自投罗网吧。
莱王的话像一把刀子扎向纪王,可是纪王现在已经是被逼的走投无路了,他是绝对不能投降吴春的,吴春除了想要他的纪王位更想要他的命。他只能把求助的目光看向淳于王,就像溺水之人拼命去抓那根救命的稻草。可是淳于王依然无动于衷,他现在好像也对齐王手里的那块寒玉感了兴趣。齐王见他一直盯着自己手里的寒玉,于是直接递到他眼前,淳于王伸手接过来仔细的看,又用手摩挲了几下,对齐王说,这真是个好宝贝,这种好东西他只在面圣的时候见过圣上佩戴过。齐王称赞他好眼力,说这就是圣上赐予的。
他们两个人闲聊,可是却急坏了其他三个国主。莒王城府不深,心直口快,他直接说直接说出让纪王自己出去面对吴春,这本来就是纪王自己的家务事,应该他们自己处理好了以后再来谈结盟之事。纪王一听就急了,直说莒王不当人子。莱王出来打圆场,他的意思是让纪王和吴春谈谈,到时候他们几个国主一齐出面保住纪王性命,只要留的性命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吴冬真算是看清了眼前几个国主的小人嘴脸,莒王和莱王两个人一心想让他自己出去独自面对吴春,淳于王现在也是袖手旁观。齐王更不能指望,这次他们提前结盟就算计了齐王,现在想让齐王求他真是痴心妄想,这时候齐王不落井下石就算仁至义尽了。
幸亏自己还留了一手,纪王暗自庆幸,对付这些小人就不能行君子之事。昨夜派出禁军偷袭的时候他就偷偷的做了安排,他让他纪国的精锐全都留了下来,只去了无关紧要一些兵丁,如今城中这一千的守军之中有大半都是他纪国的禁军。想到这里,他说声失陪,也不管其他人的反应,转身就下了盟约台。纪王身边的内臣见自己的主子气冲冲的出来,连忙跟上前。纪王吩咐找来城中纪国禁军的头领,命他集合军队包围盟约台,挟制四位国主。领军的头领也是纪国军中名将,听主上这么安排也是再三确认,毕竟此等大事,一次劫持四位国主,万一有什么纰漏,恐怕以后山东之地就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纪王再次确认,没办法这位将军只能领命。纪国的五百多禁军就在附近,片刻功夫就把盟约台围了个严严实实。
刚才还在盟约台上指手画脚的几位国主这下了傻了眼。刚才一直很镇定的淳于王厉声问纪王这是什么意思。年轻的莒王更是破口大骂。
纪王任他们出言不逊,等他们不再出声音了,才告诉他们,今天如果他能平安的离开乔坊城,那么几位国主都会相安无事。但是如果他今天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就要对不住各位了。
大家一听,刚才还没开骂的莱王和淳于王也和莒王一起对纪王破口大骂。不过这时齐王依然在摆弄着他手里的寒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仔细看,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姜天霜已经不知所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