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请罪
可能因为李卫国的嗓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变得沙哑的原因。
他叫了好多次门外的警卫,才听到李卫国叫自己进去。
士兵在听到李卫国叫自己之后,也立刻推门走进了李卫国的办公室。
“长官,您叫我!”
“嗯,你去叫孙!”
“咳咳咳!!!”
为国本想让这名警卫去叫自己的参谋孙明海,但可能是因为这些日子有些上火的原因,他一时沙哑的嗓子,连声音都有些让旁边的人听不清。
于是他只能清了清嗓子,再次对这名基地士兵说道。
“你去把孙参谋叫过来,就说我有事找他!”
“是,长官!”
李卫国说完,那名警卫应答了一声,就关门离开了办公室。
只过了一会儿,刚刚那名同样站在窗前的中年人就被李卫国的警卫叫了过来。
“李长官,您找我!”
这个孙参谋刚一进来,就开口问道。
“嗯,先坐吧!”
李卫国回了参谋一声就示意让对方先坐下。
二人在他办公室旁边的沙发上落座之后,李卫国也没有在拐弯子,他开门见山的,对自己的残某说道。
“孙参谋刚刚那声爆炸听到了吧?”
其实这个孙参谋在来之前,就知道李卫国为什么要叫自己,他之前也说了,刚刚那枚炮弹其实就是给李卫国下的请帖,但这枚请帖请过去的究竟是谁就不一定了。
所以当李维国叫他过来的时候,他最担心的就是李卫国会让自己代替对方去末世商盟,请罪求和。
但是,他还是小看李卫国了,李卫国看的比他看的清楚的多。
对方这一炮怕是要请的,就是李卫国自己,见李卫国让别人去,只怕最后的结果也是自讨没趣,到了最后,说不定能了结这件事了,也只有自己。
所以李卫国这次叫手下的参谋过来,只是想问一下自己,这次过去活着回来的可能性有多少?
但李卫国不说,孙明海也不能问,它只能打着哑迷对李卫国说道。
“啊,听到了,但是李长官怕是对方的这一炮来者不善呐。”
孙明海这话说的很有孙明海,这话说的很有意思,你说哪有炮弹,我是来者善的,但是比起要人命的炮弹,末世商盟打出来的这一炮,的确是来者不善的催命符。
因为不管之前的炮火打击再怎么猛烈,都没有点名要他李卫国的命。
但是刚刚这一炮,就相当于末世商盟给李卫国的最后通牒。
而李卫国听到孙参谋这话,也没有直接把话问透,他只是继续问道。
“孙参谋依你所见,这次是凶是吉呀!”
李卫国之所以没有问自己这次去到底是凶是吉,完全是想听对方说一句比较中肯的话。
李卫国相信自己能猜到这一炮的意思,那么对方也能猜到。
他之所以不说让谁去,就是想让对方摸不准自己的立场。
而孙参谋听到李卫国问话,正如李卫国所想,如果说他知道李卫国到底是想让他去,还是想李卫国自己去,他都能够给出一个可以让自己全身而退的答复。
李卫国没有说究竟想让谁去末世商盟请罪,就直接问他这次去到底是凶是吉,这让他一时下来也不好答复。
这还多,之前他倒是可以胡乱的一说,但是现在可能事关李卫国或者是自己的性命,所以他也只能一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口。
而李卫国看着姓孙的表现,也大致猜出了对方的想法,换做以前,他一定会怒骂对方一顿,之后逼对方给出一个答复,但是李卫国现在被四天前那次炮轰打的已经失去了火气,所以他在看到对方一直支支吾吾,也没有再说什么。
它只能用已经无力枯白的手拍了拍孙明海的肩膀,随后示意对方出去。
“行了,我知道了,老孙,你先出去吧,我自己先想一想。”
李卫国说完,孙明海也只能叹了一口气,随后走出李卫国的办公室,将门带上。
有李卫国的办公室,孙明海只能叹了口气,摇摇头,随后就无力的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其实李卫国和孙明海现在都很清楚,现在他们的生死其实就在末世商盟的一念之间,如果在末世商盟没有炮击他们之前,他也好,李卫国也好,都有信心与对方拉开架势,打上一场。
但是经过四天前的那场炮击,他们再也没有了和末世商盟叫板的本钱。
这倒不是说末世商盟仅仅靠一次炮击就打软了他们的膝盖,只是因为在那次炮击之中,他们有太多的士兵在那次的炮击中失去了性命。
其实现在都不需要末世商盟对他们出手,现在他们这个队伍里,虽说还有着五六百人的兵力。
但这些兵力里大部分都是已经受伤的伤兵,现在不要说让他们把队伍拉出去和末世商盟硬拼,现在就是让他们和其他的幸存者队伍战斗,他们都未必有把握能赢。
经过四天前那一仗,他们不仅失去了几百名士兵的生命,他们也失去了剩下存活着的士兵的军心。
其实倒不是这些士兵没有勇气和末世商盟战斗,恰恰相反,如果说他们能够公平的与末世商盟拉开架势一战,那这些士兵也不会有半点畏惧。
但可惜的是,他们现在不仅要照顾身边战友的伤势,还要顾及,如果自己再次受伤的话,现在本就不多的医疗资源,就会变得更加紧张。
不过就在李卫国正在烦恼该如何处理?刚刚从天而降的那一枚催命符的同时。
就在这时,伴随着两股破风声响起,这时又有两枚炮弹落在了,李卫国势力所占据的大院之中。
两枚迫击炮炮弹落地,随之两声爆炸巨响回荡在整个守军大院。
“轰轰!!”
而听到两声爆炸巨响的李卫国和刘明海,也不由同时回头看向了爆炸响起的方向。
“这次是两枚炮弹”
“又是两枚炮弹!”
就在二人听到两声爆炸之后,两人也是几乎同时想到了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