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在路上
朱由检的计划就是来年突破天阶之后御驾亲征。
但是御驾亲征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
首先是粮草,这是朝廷最缺少的东西。然后就是银子。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自己御驾亲征只是为了鼓舞士气,当然直到戚继光利用改良的红衣大炮毒气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但是自己不可能亲自指挥作战。术业有专攻。自己的认知虽有前瞻性,可是对于几万几十万大军作战的指挥却是一窍不通。
御驾亲征最大的目的就是鼓舞士气,吸引清清妖的兵力。也为毒气弹创造最好的条件。
可是仅凭一个皇帝的身份,一张嘴就能鼓舞士气吗?
可以是可以,但是总会在对峙的过程中士气衰弱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奖赏他们。
看得见摸不着的莫过于银子。
所以,银子很重要。
这也是听闻花家联系朝廷之后抚掌大笑的原因。
相信孙传庭会懂得他的意思,银子吗?可以借,粮草也可以借。
朝廷和户部尚书双重担保,再不够可以拉着戚继光担保。
这样的条件下,朱由检相信花家必定会借出银子和粮草。
毕竟不是打内战,而是抵御外敌。
胜则天下大吉,朝廷会记住他们的功劳。
如果败了,别人不知道。朱由检心中清楚,所谓的富豪们一个也跑不掉被清朝割韭菜的命运,甚至还必须卑躬屈膝称奴才。
孙传庭没有令他失望,花家也很快给出了答复。
花家的要求不过分,也是他们安全的保障。借银钱五百万两,帮忙筹集粮草五十万石。分期十年归还,但是必须连续一年在邸报上刊登公布借用银两粮草的去向。
所谓邸报是以内阁为首颁发的报纸,所有要刊登的内容必须经过皇帝同意才可。一般一月或者一个季度印发一次。
而邸报是面对的对象所有官员和学子。
花家求公布借用他们粮草在邸报公布并且要知道用途。
那么问题来了!
聪明的花家之人肯定知道了这么多粮草用于边军作战抵御外敌了。
消息一旦公布,天下识字之人都会感念他们的仁义之举。
这就是他们反过来要的保护伞了。
只是对于让他们成为皇商,却没有给予回复,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仁义之家”
朱由检也不吝啬,提起朱笔铺开宣纸在上面写了很大的四个大字。最后又用私人印章在边上盖上印记。
“你亲自走一趟,给花家送去。要大张旗鼓让所有人都知道。”
指了指桌上的大字对王承恩说道。
“陛下,皇家商行之事?”
王承恩依然记得天子提出的要求,对于花家不答应很是不爽,只是表面上没有表露出来。
“无妨,再等等。替朕传一句话,一品之下任何人见比字必须行礼。”
虽然这是一个面子工程,可是对于花家来说却是特大殊荣。因为从今往后地方上任何官员都不得在花家放肆。
正所谓面子是互相给的,你给我面子借我银子和粮草,那么朕就保你一家在有明一朝安然无恙。
当然前提是要知进退,懂分寸。
另外一边,申时令晃晃悠悠的走了三个月才到嘉峪关,以各种身体不舒服最后路面又被大雪覆盖为由呆在嘉峪关过年了。
可是嘉峪关是哪里?王五的大本营啊!
而申时令又是带头主张要治他罪的人。
所以可怜的申时令就这样呆在了客栈。王五从头到尾都没见他。
这还是开始。
到了最冷的时候,王五隔三差五的半夜派人去客栈检查。
刚刚有一点热气的被窝却被一群丘八粗糙的拎了出来。
随行的人员开始还阻拦,可是随着遭受了几次的拳打脚踢之后就对申时令的遭遇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了。
开始客栈的老板还不明所以,后来找了一圈走一圈的熟人之后才明白缘由。
客栈老板不乐意了,有钱也不赚你的了。
于是就把他赶出了客栈,理由就是要过年了,关门了,不营业了!
要说这申时令也是自找的。他们自诩为读书人清高,看不起泥腿子、武夫、莽汉。
当然所谓的清高都是自以为。骨子里已经烂透了。
嘉峪关是什么地方?抵挡蒙古等部落打秋风的第一线。
所谓打秋风就是部落之人总会在秋收的时候入关劫掠。
这里的士兵不说战力多强,但是他们恨透了这些部落之人。
城中的百姓,嘉峪关内的百姓都恨透了这群烧杀劫掠的人。
王五来了!
带领他们打赢了人数高于他们几倍的部落联军。
王五来了!
他们有信心不让背后的家人朋友不再遭受劫掠之苦了!
王五来了!
屠杀了几万降卒!
老百姓兴奋了,底层的士兵们信服了!
圣旨来了,将军不仅没有受到惩罚还封侯了,不仅如此还给所有人带来了赏赐。
这个时候,有人指手画脚的看不惯他们的所无所为,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无人知道的是,很多人都想悄悄的做掉申时令。只是被王五严令禁止了!
然后他们又在想,等申时令出关之后如何悄无声息的做掉他。
这一次王五没有制止,也阻止不了!
一代代人被屠杀劫掠,心中的恨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这个时候阻止他们不是很好办法。
自己应该捏拿住军心,等着来年陛下御驾亲征的时候好好的鼓舞士气守住这个关卡,如果有可能还要反攻出去。
王五摸了摸怀中的密旨,心中不由得想到。
满城的恶意,申时令终于觉察到了。
嘉峪关不能待了,扭头回去一定会死。
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关,死中求活。他甚至想着如果自己能完美的完成任务,自己不仅可以名入史册,还可以为自己的履历添加浓重的一笔。
当然,出关之前一定要见到侯爷王五。哪怕放下身段也在所不惜。
申时令聪明的一面在关键时刻显露了出来。
只是他习惯性的手段就是拉拢,列为党羽。他自认为王五在朝中毫无根基。
王五接见了他,没有给任何承诺微笑着礼送他出关了。
“申时令到哪了?”
“回陛下,在路上。前往蒙古部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