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6章 南亚战局
真要进军中国和中国全面开战吗?希特勒这番话让法肯豪森心中不由自主的产生这样的判断,然后就不禁一阵失神。他失神的原因,盖因为他想起之前先后两次前往广州中间相距时间并不长,可是看到的学兵军却完全两样,这让他不禁担心:经过这长时间的发展,学兵军又成长到了何种规模?欧阳云在获得全国资源以后,学兵军是不是已经成长为一头战争怪兽了?
德日之间还在谈判,马来半岛,孙立人的远征第三军在苦战五昼夜以后,以一万余人的代价攻破了小泉倾力打造的丹佛防线。而随着丹佛防线被洞穿,马来半岛也就好像敞开了大门一样,再也无法阻止远征第三军的进攻步伐。
小泉敏一郎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这些年的经营没有白费,以苏门答腊岛为例,在苏门答腊岛偏东地区,小泉令南亚共荣军修建了足够多的地堡和碉堡。南亚共荣军的战力本来不堪一提,但是因为有这些地堡和碉堡为他们提供装甲防护,南亚共荣军的兵力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然后居然让白流苏的部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战。
中国当前的国力还是太弱了,并不足以让国家为每一次地面战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而在精心组织的一次对武久号航母舰队的规模空袭失败以后,欧阳云不得不开始转变思路了。
因为这个背景,法肯豪森这番话讲出来还是有相当分量的。希特勒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有点懊恼的道:“亚洲特别是中国远东对我们来说确实是太远了,而且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帝国的根本是欧洲。但是,你的中国朋友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不然如何解释中国悍然出兵苏俄,且招呼不打一声就狙击我国战机?那个欧阳云是不是真把自己当亚洲的老大了?或者,他觉得我们愿意冲着过去的友谊无视这件事情?不,绝不容许!我们雅利安人固然宽宏大量,但那是对朋友。而对于那些敢于主动挑衅的,我们的回答将只有一个字,打……”
虽然德日是盟友关系,但是对于这个亚洲盟友,包括希特勒在内,德国军政高层普遍是不正眼瞧的。这一次世界大战打了这长时间了,日本人还是最先挑起战端的,但是日本人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啊?先就具体的战事说事,德军是越打越强,部队越来越多,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日军呢?越打越弱被中国军队翻过身来也就罢了,现在听说连正在读初中的娃娃和满头白发的老翁都弄上前线了。武器装备,提起这个,德国人简直要怀疑日本人的脑壳究竟是怎么长的。不然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日本在这方面居然还落后于中国这个一直被其压制的对手。不,落后于已不足以形容中日双方当前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准确点来说应该是远远落后于。还有战术,特攻战术那是什么玩意啊?没错,特攻战术富有牺牲精神,能够凸显一个国家和政府的向心力,可是反过来想想,一个连本国士兵性命都不尊重的国家和政府,它还有能力带领着国民走向最终的胜利吗?而日本悍然偷袭珍珠港,公然对美国宣战,这更是昏聩之至。美国人真那么好惹的话,第三帝国的大佬们还要等你们先挑起战端吗?第三帝国要是想对美国用兵的话,单单冲着美国肆无忌惮的对英政府提供援助就有理由了。
总而言之,在德国军政高层心中,日本就是那个猪一样的队友,是那个有可能坏了轴心国大业的搅屎棍。
希特勒的口才很多时候确实能够起到蛊惑人心的作用,那时听他的演讲便是种享受,似乎能够洗涤身心。不过现在,在听了太多以后,即使是戈培尔这种纳粹死忠再听他的长篇大论也会产生不厌其烦的感觉,更勿论法肯豪森这类对他本就不太感冒的人了。
北京,冈村宁次还在竭尽全力的调动军队。为了抵御中国国防军和学兵军的多路攻势,冈村之前不得不将部队撒到广阔的华北平原上。现在,纵使他坚决的执行了大本营的命令,可是一时半会却根本集结不起有威胁的部队。
毫无疑问,当前的德军无愧于世界第一,德国军人也是当前这个世界上最职业化的。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德国军人都热衷于战争,都愿意当一个战争狂徒。固然,现在的德国正如日中天。然在阳光背后,也不是不存在这种隐患。这些心中始终保持着一份冷静的德国军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恰好更够看到这阴影里的一幕幕,他们也就有了更客观的判断。
而从这一点来说,似乎小泉真的破局之道还真的发挥作用了。
重庆最高统帅部,欧阳云为首的国防军和学兵军高层面对这一新的情况,经过激烈的争论,修改蛙跳战术原定行动计划,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辽阔的太平洋。
鉴于此,小泉敏一郎虽然心有不甘,也只能将武久号航母舰队拉到新加坡沿海,以对地面部队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希望能够守住部分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不让战局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们要让中国人知道,如果我们愿意,我们是有进军中国的能力的。我们应该向中国人展示我们的爪牙,让他们识相早点将爪子从苏俄收回去。哼!如果欧阳云执迷不悟,那么将来发生什么事情,这也算是我们最后的善意……日本人的要求可以答应,不过军队暂时不会有。为了让日本人相信我们的诚意,我觉得我们可以向日本人提供一批武器装备……戈培尔,这件事你要加强宣传,必须让中国人知道我们的态度……中国人可以理解为这是我们的警告……”希特勒应该是有演讲癖,讲着讲着长篇大论又来了。
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就此成了中日空军缠斗的战场,一场空军消耗战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