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寒冬
“今年的粮食价格可比往年贵太多了,尤其这大米三十积分点一斤啊!肉价更是不敢想”李青拿着价格单与邱泽坐在交易大厅的凳子上。
邱泽“村里有种玉米,不如大米就少买些,等下茬种地时可以种些水稻。”
李青想了想决定还是听邱泽的“积分点一共分为四份,一份购大米,一份购买生活用品,剩余两份就是煤炭和太阳能设备。”
李青和邱泽与工作人员来到了售卖大米的区域。看着琳琅满目的大米品种,两人不禁犯起了难。
“这种有机大米看起来不错,不过价格太贵了。”李青指着一种包装精美的大米说道。
邱泽拿起另一种普通大米,“这种虽然便宜一些,但口感可能没那么好。”
经过多番考虑,他们最终选择价格最普通的大米,接着,他们又来到了太阳能设备区。
“这些太阳能板看起来很先进,但价格也一样不便宜”李青看着展示的太阳能设备说道。
“那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事,毕竟太阳能设备可是生活必需品,村子里有的地方要么就是被上次的雨水给弄坏了,要么就是太过于陈旧老化而急需更换。现在的我呀,真的只恨自己手头上的积分点数实在是太少了,而村子里面又有那么多需要添加购置物品的地方。
两个人一同从交易中心走了出来,呼啸而过的北风让李青情不自禁地拢紧了自己的领口:“这里的煤炭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一些,你晚上还是联系一下陈哥吧!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可以直接让他运送一批煤和碳过来。最好再询问一下积分点数是否能够分为两次来付清……”
邱泽立刻就明白了李青这样做的意图:“你的意思是说……”
李青点了点头表示回应道:“嗯嗯,我担心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寒冷,到时候煤炭的价格可能会上涨。所以这次我想要的数量会比较大一些,如果有哪位老板愿意接手这个大订单的话,那就请陈哥帮我们做一个担保吧!等到时候,我们也绝对不会亏待陈哥的。”
两个人肩并肩往来时宾馆的方向走着,邱泽主动脱下了羊毛大衣披在李青的肩上,李青欲取下邱泽连忙阻止“我这层毛衣下面还有个薄保暖,我不冷,你穿吧别再感冒”
李青没有拒绝,心下一暖,心底涌出一抹陌生的感觉。
邱泽继续说道“我回去就和陈哥联系,天真的冷了,明天先去买些保暖衣裤吧,这次来大家穿的都不是很厚。”
李青“好,一会咱们一会直接买几盒米饭带回去吧,我妈给咱们做了肉酱和榨菜。”
出门在外能省则省“我们村里也带了风干肉肠,借宾馆燃气灶再加个餐。”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回到宾馆后,邱泽给陈俊立马打了个电话,说明了情况。陈俊表示会帮忙联系卖家,并尽量争取到更好的价格和付款方式。
第二天,一行人前往市场购买保暖衣物。
天气寒冷,人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行色匆匆。他们逛了几家店铺,先挑选了一些厚实的棉衣和长裤给几人穿上。
没办法北边降温太快,早上几人看宾馆的温度计已经零下七度了。
“老板你们这棉花怎么卖,还有这种涤纶布,我想大批量拿货!”
几人穿着厚厚的棉衣坐在一家较为简陋的铺面里,这家店铺还是在宾馆大厅与人闲聊时,一个服务生推荐的,角落偏僻不是长期居住的人根本不知道。
店里还有几个年纪稍长些的大娘在买着棉花,一般这种店光顾的只有他们这些普通人,即使现在人们买商品也是以成品为主,主要随着时代再进步手艺活已经没有多少人会了。
今天早上买成衣的价格让几人心惊,品相不好的一件棉衣都要七百积分点,这也让李青当下决定买些布料,棉花针线由村里的老人们自己缝制保暖衣裤。
一见是大主顾,老板分不开身立马喊着里屋的老板娘出来招呼。
这时一个穿着粉色棉服的中年妇女从里屋走了出来。
“这种优质棉花一斤五十五积分点,这种年代有些久了可以30积分点。这种厚涤纶料子做成衣最好,这是黑色,我库房还有深蓝和老绿一尺布二十积分点。”
李青心里盘算着价格“我想要的量很大,一千斤这种便宜的棉花,20积分点能不能出?”
老板娘连忙摆手“不行不行!哪有那么大利润”
李青继续说道“不行就再要五百斤,布料我们还要许多,额外我们还需要很多鞋底子针头线脑,您给便宜些~说实话你这里如果不比官方便宜太多,我们还不如和官方合作了。”
老板也想留住这个大客户,极热那么多年,他家生意难得这么好,那么久的货底子也终于可以清一清了。
“行了,二十就二十,不过布料不能优惠了”
布料李青想着村里还有很多,这种布本来就耐磨倒不用买很多,随即点头。
接下来的一整天时间里,几个人开始了疯狂的采购行动。每个人都手持着各种单据,各自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进行采购,精心挑选着所需的物品,忙碌而充实地度过了整个白天。
当夜幕悄然降临时,天空中竟然飘起了洁白的雪花。货物已经装载完毕,但担心夜长梦多,李青和邱泽决定趁着夜色立刻启程返回。这个决定看似冒险,但后来证明却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整整一夜的行驶过后,即使到了清晨时分,雪花仍未停歇,甚至有越下越大的趋势。然而,幸运的是,当车子驶入辽城境内时,雪势逐渐减小,但仍然没有完全停止。
就在这时,前方的越野车突然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经过一番检查,他们发现车子陷入了一个深深的雪窝之中,无法继续前行。面对这一突发状况,邱泽迅速做出决策:“车子就先扔在这里吧,从这里到家那边至少还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家全部转移到卡车上!”
他的果断让所有人都感到心安,大家纷纷响应,迅速行动起来。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几人成功将物资转移到了卡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