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信号干扰
难道是组织的人?
“能看清他的长相吗?”
“不行,他穿着黑色卫衣,带着帽子,还带了口罩……怎么样,要不还是找警察过来……”
“暂时不要。我担心这附近还有他的同伙。如果打草惊蛇,可能就会错过一条线索。”
“那新一,你要小心啊。”
“好,就算遇到紧急情况,还有麻醉针,我现在想办法绕到他的身后,看看他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
诸伏景光转了两圈,没有找到那个小孩,正准备放松警惕,但是脑海中却突然浮现出库拉索的身影。
她貌似在用一种很严肃的神情跟他说,那个小孩不简单。以后遇到了一定要绕道走。
诸伏景光感到很奇怪,一个小孩能有多大的本领,连库拉索都有些忌惮。
想了许久,还是没弄清楚其中的缘由。
好吧。那就先调查别的地方好了。
库拉索都要绕着走,他又有什么把握呢。
回去之后得让零调查一下那个小男孩,说到底也是一条线索。
诸伏景光转身走出了住宅区。
路上,他时不时地往身后看两眼,防止被人跟踪。
也许是因为库拉索的嘱咐吧,他现在丝毫不敢大意。
柯南躲在垃圾桶后寸步难移。
可恶。组织的那群家伙,已经谨慎到这个地步了吗……
那个黑衣男子都没有进屋检查,难道是因为发现了他,想要确认他是不是来调查这个案子的吗?
连小孩都要提防……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阿笠博士,那名黑衣男子出去了,在他上车前,想办法把发信器黏到他车上。”
“我已经这么做了,刚才他进去的时候我就用树枝做弹弓,把发信器射到车轮外侧了。”
“好的,既然这样我就先抓紧时间去屋里调查一下。”
“为什么不先跟上去呢?线索在这里什么时候都能来查的。”
“这附近如果有他们的同伙,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过来销毁证据。刚才离开的那名黑衣男子并没有带走什么东西,很可能只是发现有人出入,过来查看一下情况,能随时赶来查看情况,这就说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会离这里太远。”
柯南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猜想,阿笠博士听得连连点头。
诸伏景光关上了车门,坐在驾驶座上,精神恍惚了一瞬,他转头看向副驾驶的位置。
他记得,就是在副驾驶的位置。
库拉索跟她说过,在遇到一个穿蓝色西装,打着蝴蝶结领带的男孩子时候,一定要检查一下身上有没有被塞什么东西。
他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时,副驾驶的那个身影已经渐渐消失了。
诸伏景光摸索了一下身上,并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东西。
松了口气。转动汽车钥匙。
阿笠博士的望远镜内,一辆白色的汽车离开了视线。
同时,柯南的眼镜上一个红色的小点显示了出来。
柯南翻过警戒线,查看着现场的痕迹。
片刻后,柯南的的眉头越皱越深。
怎么会找不到疑点呢。
老鼠咬断电线的胶皮,导致短路引发了火灾。
连老鼠烧焦的尸体都还在现场,他甚至还在厨房找到了烤熟的鼠鼠一家n口。
也许,就是意外。
那黑衣人的出现又怎么解释?
柯南拍下案发现场的照片后匆匆离开了现场。
上车。
阿笠博士问道:“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
“暂时还没有。先去找那个黑衣人。”柯南按下追踪眼镜的按钮,一个红色的标记出现在了眼前。
“好了,往前走,然后右拐。”
“他停下了。看来快到目的地了。”
不知为什么,诸伏景光越来越觉得有些心慌。
脑海里总是想着库拉索在劝他检查一下有没有被人装上什么东西。
最后,诸伏景光还是不耐烦的下了车。
揪着衣领抖了抖,然后又跳了跳。
什么都没有。
最后跺跺脚。
依旧什么都没有。
他一边自嘲自己有些神经质,一边打开车门上车时候,又意识到了什么,再次关上车门,绕着车走了一圈。
忽然在汽车轮胎的缝隙里发现了一个类似泥斑的东西。
取下后,他心里更加震惊了。
金属材质。
根据他从业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制作非常精巧的发信器。
果断将其捏碎。
柯南眼镜上的红点也在同一时间消失了。
“发信器被发现了。”
诸伏景光坐在汽车驾驶座上,后背一阵发凉。
没想到,最后救他一命的,居然会是库拉索。
真是一个可怕的女人。
不过,如此谨慎的女人,居然没有发现一直陪在她身边的人已经恢复了卧底的记忆。
倒是显得有些可笑了。
也许这也是她第一次失误吧。
收拾好自己的情绪,诸伏景光前往了下一个地方展开调查。
他倒是不担心那个蓝衣服的小鬼会销毁什么证据,依照他现存的记忆来看,那个小鬼和组织是两伙人。
估计是别的组织,派出来调查那群家伙的吧。
利用小孩子做掩护,也不知该说他们精明还是卑鄙。
阿笠博士带着柯南来到了标记消失的地方。
只有一条公路。
那个黑衣人在这里下了车。
他怎么知道车上装了发信器?
是别人告诉他的吗?
那那个人又是怎么知道那是发信器的呢?
如果说他目睹了阿笠博士装发信器的过程,阿笠博士早就暴露了。
对方没必要等到现在才动手。
难道是那名男子在开车途中使用了电子设备,发生了信号干扰?
是手机还是收音机
如果是团伙,通讯器的可能性又大一些。
也就是说,对方上车之后,走了一段时间,突然收到了某个指令,或者说,是汇报任务的时候,发现了信号被干扰。
所以,对方并不知道发信器是阿笠博士装上去的。
所以,阿笠博士和他没有暴露。
那么黑衣男子他们,现在会去哪呢?
“新一。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