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章 靖王惹恼圣上
成丰田都没反应过来,这一下子就把火烧到了他的头上,被圣上削了他的兵权。这代表什么?是不是圣上开始忌惮他与靖王联合?难道是靖王这次在拓跋洪的事上面,做的让圣上不满意?成丰田在心里暗自揣测着圣上的想法。
招进王也没想到,圣上突然会将沈家军分出一万人给他弟来统领,圣上这次是真的让他们家的人,掌握兵权了?还让小五领兵两万,去守青州,沈圣兰和古心月就在青州。这次表面上将小五的三法司给夺了,但是给了他兵权,更何况还让他拥兵驻守青州。青州京城并不太远,不到三日便可到达。京中有事,青州很快便能带兵回防。圣上这是布的什么局?陈增进想不明白。
“谢圣上,下官领命。”小五领旨了。这本就是他昨天和圣上商量好的,让小五将沈婉儿先行安顿去姚吉生的军营中,等小五领旨后,再来和她们汇合。然后一起去青州,暂不回京。这样让圣上可以给拓跋洪一个交待,也顺便将成丰田手中的兵权夺了过来。他想让陈增广在京中,与成丰田抗衡,不让他一家独大,要不然圣上百年之后,京城就会变成成丰田的京城。
“你去成将军进行交接吧,这里也没你什么事了。三法司也不用你管了,你就去青州给朕反省一下,什么时候反省明白了,什么时候回来见朕。”圣上假装生气地把小五赶出了大殿。
小五便和成丰田、陈增广一同退出了大殿,去往城外沈家军营地交接军务了。
“圣上,为了我的婚事,如此怪责贤德王爷,是否有些不妥?”拓跋洪不知圣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一切看似圣上是为他出头,但是好像他并没得到好处,反而让他更加得罪了小五。虽然他并不在乎得罪小五,他也并不准备再和小五打交道。
“首领想多了,贤德王此次确实是有些太过了。他虽然和沈家有些交情,但这事还轮不到他来插手。更何况他掌管三法司,处理下面的官员,还是有些太过苛责。权当给他点教训吧。游爱卿,你也不要当什么礼部尚书了,你还回三法司吧,你来接任三司使。兼大理寺卿。各部的吏治整治,就由你来牵头,直接向朕汇报。”从这次拓跋洪一事,还有太傅牵头对付小五一事,圣上也看出来,游静玉还算公正,还不至于太过贪腐。圣上决定还是要让游静玉负责大理寺,本来该让刑部尚书尹少纯来负责三法司,但是他明显刑部都不见得干净。圣上还是要给他自己清理刑部的机会,不要将太多担子都压到游静玉一个人身上。
“臣领命。”游静玉在礼部虽然是升了官,但他还是更喜欢在大理寺,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如今终于可以回到大理寺,而且是升了散法使,他又可以大展拳脚,自是开心。只是少了古心月和小五的帮忙,总是欠缺不少。
“拓跋首领,此次和亲一事,虽不能让你如愿,但是让你能与朝廷百官,达成联谊,也是不少收获吧?希望下次你再来,你的老朋友,还能继续在这殿上,与你相见。我就不送你了,就让他们替朕送送你。收了你的礼,也该让他们送送你。你们凡是收了拓跋首领礼的,都要替朕送他出城,不得有误。”圣上在拓跋洪临走之时,才向朝中大臣挑明,他不是不知道各人的所为,而是要看他的心情,是不是要追究责任。各官员听了,都是心中一惊,不知是该去送,还是不去。现在圣上虽然免了小五的三法使,但是还要让游静玉继续彻查各部官员,在这种时候,再保持和拓跋洪的关系,怕是不妥。
圣上也不管那些官员心里如何想,散朝回宫了。
“游大人,留步。”散朝后,尹少纯叫住了游静玉。如今游静玉和他官职品位一样,再加上游静玉是三法使,还是这次自查的负责人,无形中已经比他的官职更高了,他不得不想要巴结一下。
“尹大人,不知有何吩咐?”游静玉见是尹少纯找他,也知道肯定没好事,但不管怎么样,这也是曾经的上级,不能不给面子。
“游大人,能否借一步说话。”尹少纯见刚散朝,人多眼杂,很多话不便当众说出来,便想等人少再说。
“我们边走边聊,可以不?”游静玉如今已不再是当年的大理寺少卿,自然也懂道理多了。他已明白尹少纯的企图,便跟着放慢脚步,让别人走去前面。
“是,我们虽然同朝为官,见面多,说话少。如果有所得罪,还望见谅。”尹少纯还是很客气地对游静玉,还好他当年并没有亏待过游静玉。因为游客的原因,尹少纯也不敢得罪游静玉。
“这是说哪里话,你我的关系,这话就见外了。”游静玉还不知道尹少纯究竟有何事找他,也不敢轻易答应什么。
“我看你在圣上面前能说上话,还望你能替我美言几句。我知道今天我站错队了,不该跟着太傅他们一起,贤德王爷好说话,他不会和我一般见识,但是圣上就不一定了。如今圣上让你接替贤德王,负责三法司,我知道刑部一定有事。但他们都是我的同僚,他们有事,我不帮也不好看,帮他们又怕把我也牵扯进去。这次的自查,还望你能帮我遮掩一下。”尹少纯这才说出了自己的意图,他自己进了刑部,到底自己有没事,这可说不定。如果他自己清白,怎会为别人来求游静玉?
“这次自查,你就按圣上的意思,如果下面的人,真有事,你自己查出来,报上去,圣上可能会宽容一二,也不奇怪。如果真让大理寺查出什么,怕我想帮也不好帮了。”游静玉可不敢答应,他刚接手三法司,出了事他也要担责。
“那是,我回去就让他们自查,定要细查。你看,去送拓跋洪的事,你去吗?”尹少纯这才说到重点,因为圣上最后说,让大家收了礼的人,自己去送拓跋洪出城。他是收了拓跋洪的礼,但是圣上最后将他的婚事,推到小五的身上,不再处理。对小五也不再处理,将他的三法使免了,像是追了责,但是并没有答应他的婚事。看来圣上是很不高兴,他们收了拓跋洪的礼。他也是听说靖王都收了,他才收的。如今要他去送拓跋洪,他可是不敢去。但是不去,又怕圣上怪责,不知如何是好,这才来问游静玉,因为他知道游静玉拒绝了拓跋洪。他也真的后悔,当时贪小便宜,收下了拓跋洪的礼。
游静玉这才明白,尹少纯找他真正想讨的主意,是要不要去给拓跋洪送行。他心想,谁让你当时要收拓跋洪的礼,那点东西值多少钱?如今知道后悔,已经迟了,不管去不去送拓跋洪,圣上肯定知道谁收了,谁没收。
“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你收了拓跋洪的礼,已经有错在先,然后再去送他。这岂不是错上加错?反正我没收他的礼,我是不会去的。你就自己看着办,我已经告诉你,我的想法。”游静玉本不想理这事的,但是考虑到,尹少纯曾经是他的上司,而且当初对他还可以,便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他说了。最后还是让他自己决定,去还是不去。
“你说靖王会不会去?”尹少纯还在想靖王去不去的问题,就像当初他也是见靖王收了,他才收一样。
“你还敢和靖王比?”游静玉本还想说多几句,但还是忍住了。靖王去与不去,都说得过去。去送是礼节,不去送也完全说的过去,他没必要给一个外帮使节这个面子。你一个大臣,去送是巴结,不去才是正理。但这些话,他不想说了,留着让尹少纯自己思考去了。
尹少纯思考着游静玉最后那句,他有什么资格和靖王比?靖王收了拓跋洪的礼,被责罚也不关他的事,自己就是不该收。学游静玉一样,如今又得圣上重用。他这时真觉得自己太蠢,但这次他一定不能再蠢了,给拓跋洪送行,他绝对不能参加。思考妥当,尹少纯便下了决定,不去。哪怕过后被圣上责罚也好,他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刑部的人好好彻查一遍,严惩下面的人,让自己的罪过轻点。
去给拓跋洪送行的人不多,太傅和靖王都没出现,只有户部、吏部和工部尚书去了。到最后,他们才知道自己错了,错的很。可惜已经迟了,他们今天做的,早就传到了圣上的耳中。接下来,他们的自查,再做不到位,恐怕真的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拓跋洪看着只有三个尚书来给他送行,他坐在马车里都懒得出面,让车队直接从三人面前走过,都未做停留。这次京城之行,圣上一点面子都没给他。来的时候,先是把他晾了几天,不肯接见。后来听说了他要求亲,然后又再次把他晾下。结果等来的是小五竟先行一步,把沈婉儿给送走了。然而他却毫无办法,不能奈何小五。如果他的杀手有能力杀了小五,他真想让他们去取小五的性命。
拓跋洪心里的气没处发泄,他想了好久,最后决定,中途下车,不跟大队走,他要自己走。看着马队走了,拓跋洪自己骑上马,往晋州前去了。他有了一个决定,要去晋州找二皇子,他要在中原利用瑞王和靖王的矛盾,搞点事情。一想到这,拓跋洪嘴角有了笑意。
“圣上,只有户部、吏部和工部尚书去送拓跋洪,别的人一个未到。”杜公公将城门外送拓跋洪的情况,报与了圣上。
“你是说靖王没去?”圣上只是关心靖王有没去,其它官员他一点也不在乎。
“靖王走到半路,被成丰田的人拦下了。直接被叫去了将军府。”杜公公只是如实汇报,至于是什么原因,就让圣上自己去判断。
“成丰田还是懂事。他与小五的交接,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吧。”今天在朝上发生的事,其实都是昨天圣上和小五商量好的,圣上让小五先将沈婉儿安顿好,然后在朝上两人假借沈婉儿的事,免了小五的三法使,再顺便将沈家军的位置从成丰田手中夺下,分别给了小五和陈增广。圣上越来越觉得靖王并不是最好的接班人选,他还没决定是给瑞王还是靖王接任,这了以防万一,他不能让成丰田一家独大。如果京城势力,全数被成丰田控制,到时瑞王便没有机会接位。让小五还上两万人在青州,远离京城,可以震慑京城,而让陈增广掌握剩下的一万人,可以就近给成丰田压力。
“没有,成将军的交接很顺利。”成丰田没有犹豫便将沈家军交了出来,他当然知道,目前他还没能力与圣上对抗。
“拓跋洪有没老实离开京城?”圣上还是不放心拓跋洪,他这次进京,未能达成所愿,应该不会就此罢休。只是不知道,他接下来,会做什么。
“他独自一人离开了车队,照估计,有可能是前去晋州找二皇子。”凭他去的方向,杜公公估计他是前往晋州,但是不敢肯定。
“你继续留意他的动向,有情况,随时来报。”圣上不怕拓跋洪去找二皇子,他只是想知道,二皇子会有何反应。靖王对拓跋洪的态度,已经让圣上很失望,他私底下会见拓跋洪已经很不对,然后还收了他的礼物。虽然在朝会上没有帮他说话,但是他的行为会给大臣带来很坏的影响。谁也不知道他在家中和拓跋洪的会谈,有没达成什么交易。在拓跋洪离京之时,朝臣都知道圣上不喜,不去送他,身为靖王竟然还准备去送。小五整治吏治其实就是在替靖王善后,但当他在朝中被群臣攻击,靖王竟不站出来。最后只能是让圣上亲自面对众臣,幸而有招进王出面帮忙。圣上对靖王越来越不满,但是瑞王公然反叛朝廷,这事虽然瑞王并不是全错,但也是一根刺扎在圣上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