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孔家:开除儒籍!彻底封杀!
随后,庞府内就有仆人传出消息,说庞府的夫人这两天心情格外的好。
尽管具体细节尚未公开,但这则消息却不胫而走,这引起了坊间的广泛猜测。
许多人暗自揣测,庞老爷的突然离世,十有八九是被人害的。
庞大山的堂兄弟与其他族人闻讯后,愤然将此事告到了官府。
陈泽当机立断,召来仵作当场进行验尸。
在众人的注视下,仵作细心检查,最终在庞大山的头顶发现了一根深深插入脑中的银针。
这一发现震惊了在场众人。
它不仅证明了庞大山并非自然死亡,而是遭到了他人的毒手。
而且,这种隐秘的杀人手法显然是为了掩盖真相,使人们误以为是自然死亡。
因此,凶手很可能是庞大山身边的人。
庞于氏作为最亲近的人,自然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
庞家族人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她。
然而,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无法直接定罪。
就在百姓们翘首以待,想知道皇上将如何审理此案时。
陈泽却出人意料地双手一摊,直接判庞于氏给无罪,命人将庞于氏给放了。
就在这时,包拯站起身来说道:
“陛下,如此草率地放人,恐怕不妥。臣请求接手审理此案。”
陈泽瞥了包拯一眼,淡淡地说道:
“你且坐好看着就是。”
然而,包拯并未退缩,他继续说道:
“臣以为……”
包拯就是这样的人,哪怕他对陈泽有一百的忠诚度,但是该说他还是要说。
在他看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他认为陛下此刻的决定有误,那么自己就有责任帮助陛下纠正这一错误。
陈泽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这么敢于顶撞自己的人了。
这个包黑子。
还真是又臭又硬。
他沉声说道:“现在是朕在审案,待朕离开后,你想怎么审就怎么审,朕不会干涉。”
包拯原本还想继续争辩,但听到陈泽这么说,也就坐了下来。
他心中暗想:这个庞于氏绝对有问题!
等陛下离开后,自己再派人将她抓回来重新审理便是。
围观的百姓们窃窃私语。
虽然说审案的人是皇上,他们自是不敢当面蛐蛐皇上,但是这样草率断案,实在是有损圣天子的形象。
在人群中,荀鹤轻轻皱眉。
此案确实棘手,既无明确证据,又无线索可循,凶手根本就找不出来。
但是一点都不尝试就放人,未免有些……
荀鹤暗自叹息一声。
自昨日踏入长阳城,他便观察着这座城市的每个细节。
长阳城的繁华与活力令他叹为观止,这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是他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见到过的。
就比如,这两日长阳城中,竟有如此多的普通百姓放下生计,专程前来观案。
这在齐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齐国,民众对官府敬而远之,更别提主动凑热闹了。
再者,他们宁愿将时间用于谋生计,哪有闲暇去关注这些。
正因为如此,荀鹤在心中已将乾国皇帝视为圣君。
然而,期望越高,失望也可能越大。
在此案的处理上,这位圣君的决策似乎有失妥当。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片刻之后,几名锦衣卫押着两人步入大堂。
其中一人,竟是刚刚被释放的庞于氏。
此刻,她面如死灰,眼中透露着绝望。
而她身旁,还押着一名年轻男子。
“这……”
荀鹤见状,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围观的百姓们也是一片哗然,他们疑惑地看着庞于氏再次被带上堂,不知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过,这时候,庞于氏倒是招的很利索。
她坦白了自己与奸夫私通,并合谋杀害了庞大山的罪行。
原来,在庞家族人将庞于氏告上衙门后,她的奸夫也混入了围观的百姓之中。
当看到庞于氏被无罪释放时,他试图与她交谈,但因忌惮府衙近在咫尺,所以直到远离府衙后,两人才得以接触。
而这一切,都被陈泽派出监视的锦衣卫看在眼里。
围观的百姓们霎时间沸腾起来,他们望着堂上的皇帝,目光中充满了崇敬,仿佛在看一位神明般的存在。
这才是真青天。
“新来的府尹,叫什么包拯是吧,你就学吧。”
“要是他能学到咱们皇上的三分火候,咱们长阳府的百姓那可就有福喽!”
百姓们窃窃私语,对包拯寄予了厚望。
案子审结后,荀鹤被陈泽的智慧深深折服。
在荀鹂的引荐下,他很快就有机会亲自拜见陈泽。
陈泽对荀鹤也颇为满意。
然而,陈泽内心却有些小小的疑惑。
这荀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是荀鹂,一见面就对自己表现出了85点的忠诚度。
而这个荀鹤更是夸张,第一次见面就给出了90点的忠诚度。
难道说,自己身上已经散发出了王霸之气?
于是,陈泽直接给荀鹤安排职位,将他任命为了大乾皇家学院的副院长。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乾国的文臣们都松了一口气。
看来陛下并没有将儒学一棍子都打死的意思。
虽然荀亚圣他老人家的观点,和当今的主流儒学多少有些出入。
但是,说到底还是属于儒学的范畴。
更何况,在乾国这个边远地方,他们所学的儒学本来就比较驳杂,在中原儒生看来并不纯正。
现在就不必再计较这些了,只要是儒学就行。
然而,当这个消息传到中原时,却引起了一片骂声。
在那些儒学世家眼中,荀家是离经叛道的代表。
而乾国公然处死孔家后裔的行为,更是被视为天下儒生的公敌。
如今他们两者狼狈为奸、抱团取暖的行为更是激起了众怒。
最为愤怒的要数孔家了。
在陪同宋帝封禅泰山之后,孔家家主便广邀天下儒学大师召开文会。
在文会上,大家一致批判荀家、声讨乾国。
他们将荀家亚圣开除出儒籍,并决定对乾国进行封杀。
从此中原儒生绝不前往乾国讲学,让乾国再也接触不到中原文风。
他们相信长此以往下去,乾国各地一定会怨声载道。
这就是得罪他们儒家的下场。
乾帝,你就等着后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