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化竹
自从能够随意进出山洞,外头的满山遍野皆是供她玩耍的地方。今儿追得一对野兔撒腿狂奔,明儿又挥着一根木棍把靠近鸟窝的毒蛇打跑。至于爬到树杈上掏野蜂巢里的蜜,跳入溪涧中捉螃蟹,更是不在话下。
而以往是由菱姑和姐姐为她打理起居的琐事,如今落在自己身上,那些繁缛能省则省。头发只用布条潦草的绑了个髻,累了便往罗汉床上一躺,直接和衣而睡。
程墨素来喜好洁净,只觉她这副邋里邋遢的模样有点扎眼,遂发话了:“沐浴后方能回山洞,衣裳每日浣洗。”
李荷撅嘴,有些不服气的道:“也没见你沐浴濯衣啊。”
“我用的净身咒。”
她听完一呆,待到反应过来,连忙问他:“竟还有这等咒语,为何不早告诉我?”
“我见你近日玩得乐不思蜀,不便打扰。”他清淡淡道。
李荷自知理亏,这几日炼功确实懈怠了。于是,她双眸满含纯挚的看着他,信誓旦旦的道:“师兄,我定会用心修炼,不再贪玩,你教教我吧。”
对于她这番话的可信度,程墨颇有些不以为然。
“本门功法一共九层,待你过了第三层,根基稍稳了,再提此事。”说完,他缓缓往地势更高的一片树林行去。
李荷仍在原地,脑子里却开始了天马行空的胡乱想象。功法里居然有沐浴的咒语!那么,是否还有做糕点零嘴的、穿衣的、梳发髻的……又想到他方才的话,她犹如醍醐灌顶,赶紧重振旗鼓,回山洞里炼功去了。
过了些时日,她感觉有一团真气在体内缓慢流动,惊喜之余,愈发精神抖擞的修炼。如此一来,功法颇有进益。
这晚,山风忽然变得凌冽,吹的树木簌簌作响。一只棕褐色的雕鸮在山洞外盘旋着,发出沉闷的哼吼声。
程墨踏出洞口,微微抬起了左臂,那只雕鸮的金瞳乍然一亮,旋即俯冲而下,稳稳当当的落在他臂上。他将系在它腿上的一个小筒摘下来,轻拍它的脑袋,道了声:“辛苦。”
雕鸮胖乎乎的身子在他衣襟蹭了蹭,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的扑了扑翅,迎着冷风往山崖处的巢穴飞去。
回住处后,程墨抬起指尖,从小筒里抽出一卷信纸,将其慢慢展开。
夜明珠的柔光照着,而他眸色幽幽,有如探不清深浅的一汪潭水。
李荷笔直的盘坐在罗汉床上,炼着功法,周遭格外安静。
渐渐的,她的皮肤传来一阵阵从未有过的痒痛感,像被无数根针尖一样的物什刺到似的,颇有些难耐。她眉心蹙起,依然维持着结手印的姿势。
时间悄然流逝,不记得过了多久,只知针刺般的感觉逐渐褪去,归于平静。她再也支持不住,就势歪倒在榻上,晕睡了过去。
“她是入眠了,还是晕厥?”
“理她做甚。住了这么些时日,也没个洒扫掸尘,我肚子里都长灰了。”
“自昨儿个起,我身上就黏着几颗饭粒,一点儿都不舒坦。”
“得了吧,她连自个儿都无心收拾,那身袄子又有三两日未换洗了。”
“生得倒是冰雪可爱,只是有些堕懒。”
“是了。”
李荷倏然睁开眸子,以审视的目光盯着发出声音的地方,问道:“你们谁在说话?”
瞬息之间,洞穴内恢复了宁静,静得落针可闻。
李荷心下狐疑不定,眼神在仅有的几件物什之间来回穿梭着,忽地,定在了罗汉床边的黄花梨小茶桌上。
它的右侧边缘挂着几颗很小的,干透的饭粒子。
拂晓时分,程墨方从衣桁取下一件玄色万字纹领的丝绸长袍,一个冒冒失失的身影闯了进来。
“师兄……”李荷话未说完,陡然顿住。
他不紧不慢的把略微宽大的衣袍套在瘦削的身上,再抻出衿带系了,神色自如道:“说吧。”
李荷犹自发愣,刚刚一瞥而过的肩背,宛如上乘的玉雕,真真白璧无瑕,反倒让身为女子的她有些自惭形秽了……
而程墨只当她是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却不知她脑袋瓜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奇思妙想,稍作沉吟,对她道:“你若宽馀,便去柳杉林里,把结的野灵芝给摘一些出来,晒足三日,歇一日,再晒两日即可。”
“唔。”
林中,一棵棵高大的柳杉拔地而起,伸向云层。李荷仰头,顺着那粗壮通直的树干,透过簇簇的深绿色针叶,竟轻易望不见树顶。
对于采菌子这种事,她固然驾轻就熟,不过现下已是初冬,如何会长出野菌子?她不经意瞄向树根周围的土地,那双眸豁然一亮,几步过去,探手将那野灵芝采下了一株。
它呈油亮的黑褐色,质地坚硬,可以闻到一股子独特的甘香味道。
“师兄平日吃的都是这个?”李荷把灵芝放入嘴里一嚼,没能咬动,“也没见他下锅煮菌子啊?”再往周遭粗略的一看,还有不少与这株相似的灵芝。
几日过去,她把晒干的野灵芝打了一个包袱。
这天,刚至清晨。程墨将那包袱纳入袖囊,缓缓走至山壁,嘱咐她道:“整座山布下了阵法,阵内灵力加持,假使有人误闯也不得入,你只管专心炼功即可。”
说罢,他抬手折下一段枯黄的竹枝,随意往一旁扔去,同时启唇念咒。那竹枝紫光闪耀,骤然间化作了一匹雄壮的黑鬃马。
李荷见他要走,一时也顾不得询问这化竹为马的诀窍,急急的拉住他的衣摆:“师兄,你要下山吗?”
她个子小,还不及他的胸口处,是以每每看着他时,都是仰着一张脸蛋,眼帘上挑着,流露出的眸光犹如山溪里的水,清可见底。
程墨没过多解释,只是语调舒缓着道:“好生待着,我不出数日便归。”然后,他轻捷的跃上马背,稍稍一抖缰绳,骏马便往坡下疾驰而去。
李荷觉到手里的一截衣衫倏地滑走,再抬起头时,那一人一骑已渐渐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