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丰收
每个丰收的季节,队里都会组织动员大会,队里在外边上学和工作的人这段时间也会放假回来参加劳动,今年也不例外。
等大队成员都到齐后,队长才站到台子上开始讲话“安静,我讲两句,又到一年的抢收季,乡亲们,我们在跟时间赛跑,今天,明天用力干,以后才能吃饱饭,往年我们都是人与天的较量,输赢几何现在我们不再追究,今天我们变成了机器和天在较量,我们一定会把抢收这个工作做得很漂亮,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现在我宣布:‘开镰’。”
韩程润、秦天宇和队里几个年轻人一起开着水稻收割机和和玉米收割机同时行动。
队里的男女老少,都在地里观看机器怎么收庄稼?公社里新上任的领导米副书记,以前的黄副书记,现在的县委副书记,还有机械厂厂长杨珏,也过来观看了这场抢收。
他们早早的就收到消息,前进大队跟机械厂合作研究出了几种农用机器,就等着秋收使用,几人提前跟大队长打好招呼,要过来观看。
看到往年站满人的地里,今年都被机器代替,不过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好几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半个小时的时间,给了所有人震撼。
米副书记想着,以后要跟张队长和伍支书打好关系,他们手里有这种资源,求到他头上的时间不会少,还有一个就是,听说原本自己的这个位置,上边属意的是张队长,只是他拒绝了,可见这人是个有本事的。
黄副书记就比较骄傲了,前进大队一直是自己看好的大队,自己在下边时也给了他们方便,虽然自己也沾光升了职,现在自己不是能给的便利更多了嘛,大家互利互惠。
杨珏也很满意自己看到的效果,虽然刚生产出来时就试验过,但没看到真正的效果,心里不踏实,现在杨珏无比庆幸,当初给前进大队开了方便之门,这段时间,厂子里赶工出来的机器全是政绩,他仿佛看见光明的前途在向自己招手。
这一刻,所有人都激动的热泪盈眶,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极而泣,远处站着的封启几个下放人员,也在无声的哭泣,但这一刻的他们不是绝望,而是在这淤泥里看到了曙光。
肖一一更高兴,她刚刚看到了一大波功德入账。
看了一会,队长把人们分配去收大豆、红薯、高粱、棉花这些不能用机器完成的农作物,只留下少部分人们帮助晾晒。
牛棚里的人,秋收时,也不再做最苦最累的活,只做些力所能及的的事。
最后剩下几个干部,在路上相视一笑,一个个眼眶都红红的,但他们也是真高兴。
伍支书就扶着他的眼镜嘲笑队长“老伙计,这回能睡着了吧!”
“去,去,去,还来嘲笑我,是谁的头发白了一半的,”大哥别说二哥,大家都一样。
李会计看着开心玩闹的两人,内心极度舒适,等到这一天了呢,抬抬眼把快要出框的眼泪憋了回去。
玩闹着的两个老男孩,转过头来吼他“装什么忧郁,从今天起,你得天天加班,快过来,走了。”
这两个破坏氛围的,李会计快步赶上了两人,哪里还有什么伤感。
肖一一今天跟着杨婶子她们一组拔花生,跟着杨婶子一起干活的几人,都在费尽心思的夸肖一一。
“一一,我就知道你最能干了,想当初刚见到你,我就觉得你这娃聪明,这不被我说中了吧。”
“就是,就是,你们一来就给打上了压水井,后边又建了砖厂,我家孩子就在砖厂上班呢,婶子一直想找机会谢谢你的,你一直在忙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谁说不是呢,做了那老些事,我家小叔子也在砖厂里呢,还说明年要自己建个砖房娶媳妇。”
“这谁家还不是了,我家大妮就在蘑菇厂,想不到我们农民也有进厂的一天。”
“是的呢,我大伯母就在豆制品厂,现在两口子都不怎么打架了。”
“那个,婶子们,蘑菇厂是乔曼文知青提议建立的,也是她出的技术,豆制品厂是付楠知青提出来的,技术也是她自己的,我就给了一点建议。”
“都一样,就是你们几个知青来了以后,我们日子才好过的,这声感谢你受得起。”
“那有没有人来提亲的?”肖一一怕他们继续夸,赶紧转移下话题。
“那怎么能没有,好几个大队的人都知道她进厂干活了,来了好几个,我没答应,我们队里这么好了,我舍不得她嫁出去吃苦。”
“有你这个妈,是大妮姐福气。”
“那要不我给你找一个,就找咱大队的。”杨婶子这爱帮助人的气质又出来了。
“好呀,我们下工了聊聊。”
“……”
一天下来,粮食都收了过半。
晚上,肖一一给做了丰盛的晚餐,其实真正到地里干活的只有肖一一,其他人都在各自的厂子里,韩程润和秦天宇则开了一天的机器,也很累,但绝对比干活好。
好在肖一一做饭时就放了灵泉水进去,能消除大部分疲劳。
袁晓晓还贴心的给肖一一揉了揉手,看的韩程润都想直接把她手拍出去。
乔曼文回来时,特意来找了肖一一,“姐妹,你做的真棒,我这边有农业种植的书籍,有需要就说话。”
肖一一没跟她客气“有农药那方面吗?有就贡献出来。”
收起乔曼文的书籍,付楠也来找了肖一一,“坐吧,吃饭了没有,我们这,还剩这些,别嫌弃。”说完肖一一作势去拿碗筷。
付楠拦住了她,“你别忙活了,我吃过了,我只是想过来你这坐坐,今天的丰收场景我看了,一一,你真勇敢,是你给了我勇气,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做时,你就把它做好了,我这边有几项技术或许可以帮助你,你别问我哪里来的。”
她说完,放下东西就走了。
她们两个专门跑这一趟,就是为了给自己送“东西”。
都是华夏好儿女!不枉重走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