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十四亿人口的国家
黄浩楠轻轻摇头,语气充满赞叹:“真是好事,大好事。苏晨把海外版权给了别人,分文未取,反而用那笔钱设立了一个基金,让全世界都能免费学习华夏的历史文化,传播知识。”
他兴奋地望向女儿黄菲菲:“这样做能让华夏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如果仅靠节目,人们就算好奇,也无法深入了解。但有了‘典藏华夏学院’这样的学校,就接地气了。华夏的文化就能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黄浩楠认真评价:“苏晨此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不愧为少年英才。”
黄菲菲眼中闪烁着惊讶,她平时不太关注这些,但这不代表她不懂。多年海外金融行业经验,使她对商业和市场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
“爸,我有个想法。”
“说来听听。”
黄浩楠知道女儿从小就机灵,总能从寻常新闻中发现商机。这也是她二十出头独自出国,如今三十多岁便身家千万的原因。
“我觉得苏晨的项目潜力巨大,是个绝佳的投资机会。我想在‘典藏华夏学院’还没大规模发展前,提前投资。这个项目的未来潜力难以估量。”
黄菲菲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黄浩楠笑着摇头:“这事你得找苏晨谈,我老了,现在只想稳妥。新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你们和苏晨这代人手中。华夏的未来能在世界激起多大波澜,就看你们的雄心壮志了。”
说完,他的目光转向小孙子。四岁的小孙子正处在茁壮成长的年纪。身为中央电视台台长的黄浩楠满眼宠爱,羡慕孩子出生在这个时代。因为未来的美好,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知晓?
……
晚上八点,苏晨将所需物资,包括冰箱、食材、床铺等搬进录影棚工作室。洗了个澡,他精神焕发地看着初具规模的工作室。换上休闲装,他来到街边的咖啡馆。
这些天忙得没时间休息,好不容易放假,苏晨打算好好放松一下。一会儿黄浩楠可能会带女儿来喝咖啡,聊天。苏晨比约定时间早了一个小时到达咖啡馆。
此时华夏正值金秋十月,苏晨坐在靠窗的角落,望着窗外的街道。落叶纷飞,车辆穿梭,行人悠闲走过。孩子们在前方奔跑,家长们跟在后面指点,笑声不断。看到这和谐的画面,苏晨的嘴角也浮现出微笑。
幸福其实很简单,别人通过史书了解历史,而苏晨则亲眼见证。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中,最幸福的时代莫过于当下,最安稳的岁月莫过于此时。
这是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国家,别说发展位居世界前列,单是让每个人吃饱饭,已是世界罕见的奇迹。街头的路灯上,一面面小红旗迎风飘扬。适逢国庆节,苏晨心中充满平静、安定和自豪。
看了下手表,离黄浩楠父女到来还有四十分钟。苏晨舒适地靠在咖啡馆的沙发上,静静地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
黄金周期间,游客络绎不绝,各处人潮涌动。蜀中一家茶馆里,老板娘好不容易等客人散去,开始打扫卫生。收拾时,她在茶馆角落的窗台后发现一张纸。
纸上字迹飞扬,显然是有几十年毛笔功底的人留下的。老板娘展开纸张,发现上面是一首诗词。虽然她看不懂诗的意思,但字迹有些眼熟。
“老公……”
“老公,你看这是不是客人走时落下的东西?”
老板娘擦了擦手,把纸拿给正在屋里练书法的老公。老公一看到字,脸色骤变。
“这是李白的字迹!”
他戴上眼镜仔细端详。越看越震惊,越看越紧张。
“字迹与李白的一模一样,但纸张是现代的宣纸,应该是哪位书法大师模仿诗仙留下的。我们要妥善保管,万一有人来找,也好归还。”
老板娘一脸困惑:“这字写得这么随意,很值钱吗?”
老公的目光始终没离开那张字:“现代书法大师再怎么练习,也比不上古人,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书写,而我们只是临摹。仅从这幅字看,能模仿李白到这种程度,绝对是国内顶尖大师级水平。不论诗的价值,光这张字,市价至少两万以上。”
老板娘听后,瞪大了眼睛!两万?她辛苦接待一天客人,扣除成本,顶多赚五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