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雍执剑人 > 第297章 坦途

第297章 坦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薛凌云和封祈一屁股坐在地上。

    车上不是银两。

    亏得两人一路拼命相护,提心吊胆,生怕出点意外。

    现在可好,居然不是银两,两人像是泄气的皮球,顺势往地下一躺,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葛小桓也是惊讶不已,他道:“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卫昭扫了一眼薛凌云和封祈,两人也是看着卫昭,幽怨的眼神比那深闺怨妇有过之而无不及。

    “等这两货起来再说。”

    葛小桓想知道的问题,地上躺着的两位比他还想知道。

    两人眼中幽怨,耳朵却是高高竖起。

    薛凌云和封祈当然不会真的怨恨卫昭。

    只是两人觉得被骗,大人未免做的过于高明,一点异样都没有。

    如果不是葛小桓发现,他们还蒙在鼓里。

    现在大人亲口承认,两人也想不到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薛凌云和封祈拍拍屁股起身。

    封祈挠头道:“还请大人明示!”

    卫昭道:“很简单,三百万两不可能真的靠人力押送进入并州,路途过于凶险,我们是否能够守住尚未可知。

    即便侥幸守住银两,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

    道理薛凌云都懂,可没了这三百两,大家两年时间岂不是白忙活?

    他急道:“大人,镇北军的军饷怎么办?”

    卫昭不疾不徐,轻声慢语。

    “我自有办法。”

    “什么办法?”

    薛凌云追问。

    卫昭竖起食指,在薛凌云脸上左右摇摆。

    “等到并州你们就知道了。”

    “不是,大人?都到这份上了,还要瞒着我们?”

    “天机不可泄露!知晓此事者,只有我们四人,切勿让第五人知道!”

    话说完,他也不多解释,逗弄着小娥转身即走。

    卫昭高深莫测的样子,将三人的话都堵了回去。

    三人面面相觑。

    这一夜,薛凌云和封祈睡了一个好觉。

    自打离开临安府,还未有一夜像今晚这般无牵无挂,安然入睡。

    既然车队中没有银两,只需做做样子便可。

    就算丢失,也不打紧。

    不过薛凌云和封祈开始好奇,马车上如果不是银两,那又是什么。

    那一块一块银色的东西,是两人亲自看着朱府下人装车,分量绝对不轻。

    会是什么东西呢?

    ……

    过了大柳府和许文泗这两关,车队再也没有遇到有人骚扰,走的格外顺利。

    自打知道马车上装的不是银两,薛凌云与封祈肩上重担不再,心情不同往日,连带着车队众人也是轻松赶路。

    深秋,五十辆马车的车队终于来到了壶州与并州边境。

    进入并州,便等于进入镇北军的地盘。

    薛凌云算是彻底放下了心。

    并州,便是他的家。

    ……

    并州,平川府。

    平川府一点都不平,除了府城所在处有一片平地,周围多是高山。

    并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随处可见大山。

    在并州,能看到大雍其他州看不到的特色建筑,窑洞。

    窑洞冬暖夏凉,深受并州百姓喜爱。

    生活在并州大山中的百姓,极少有人选择砖瓦木房,几乎都住在窑洞之中。

    花马山位于平川府西边,是夹着府城的四座大山之一。

    山中一间窑洞,一名中年男子身披黑色斗篷,坐在火炉旁烤火。

    初秋的大山,已经很冷了。

    炉中烧的是山里到处都能捡到的干柴。

    火苗很旺,整个窑洞内暖烘烘的。

    偶尔有火苗蹿出,照亮了男子的脸。

    若是卫昭和封祈在此,便会认出此人。

    正是两人曾经在玉笔山北坡下,名为百木村的村落里见过的教书先生。

    此人与夏婵不愿开口的遭遇有关系。

    封祈曾打算亲自询问,岂料他却是先一步离开百木村,不知去向。

    谁知道竟会出现在并州平川府。

    平川府在并州最北,与壶州接壤。

    乃是壶州北上并州必经之路。

    黑衣男子阴沉着脸,目光深邃,似是藏着心事。

    烤了一会儿火,他起身来到门外。

    窑洞门口站着两个体型壮硕的大汉。

    两人见他出来,立即把头低下。

    “丹先生!”

    “山下可有消息传回?”

    “还不曾有。”

    黑衣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汤泉行宫底下山洞的缔造者,丹先生。

    执剑人追查他两年,也没有找到踪迹。

    “李家最近可有人入山?”

    “也没有。”

    丹先生沉默片刻。

    “我们的人都到了吧?”

    “先生,早就准备好了。”

    丹先生点点头,这才满意的转身进屋。

    刚揭开门帘,大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他停了下来。

    一人脚步匆匆,进门直奔丹先生而来。

    “先生,山下有消息传回,卫昭的车队进入并州了。”

    丹先生阴恻恻的脸上,总算有了一丝喜色。

    “总算是来了。车队附近可曾发现镇北军踪迹?”

    “先生,我们十六族已有五族大军在边境,镇北军哪敢分出兵力来平川府。”

    丹先生点了点头。

    镇北军大营在北边,平川府则是在并州最南端。

    三百万两对镇北军很重要。

    但方初岫绝对不敢派兵南下接应。

    想到此处,丹先生冷笑不已。

    “可曾探清卫昭车队有多少人马?”

    “一直都是离开临安府的六百人,不多也不少。”

    “很好,继续盯着。”

    “是。”

    说话之人离开,丹先生准备进屋。

    揭开门帘,他的一只脚停在空中。

    又有人到了。

    瞧着来人的面孔,丹先生的神色略微缓和。

    他关心的两人,前后脚进门。

    或许,这是一个好兆头。

    “李公子,怎么是你亲自来了?”

    “家父千叮咛万嘱咐,此事事关重大,一定要小可亲自前来。”

    “呵呵,我信得过令尊为人,只需派下人跑一趟便可。这深山老林的,李公子上来怕是吃了不少苦头。”

    “好说,在家中坐久了,偶尔入山开开眼也是未尝不可。这时节的山中秋景,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两人相互恭维几句,丹先生回到正题。

    “李公子,我刚收到消息,卫昭的车队已经进入平川府地界,正往府城方向而去。”

    李公子皮笑肉不笑道:“小可亦是为此而来。这位并州巡抚总算到任了。我们为他备下的见面礼,希望他能喜欢!”

    丹先生附和两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