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雍执剑人 > 第237章 御书房

第237章 御书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皇宫,御书房。

    乾祐帝身披锦被坐在龙椅上,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像是个粽子。

    数九寒天,御书房的炭盆也不见火光,房中冷冰冰的像是冰窖。

    乾祐帝一连打了三个哈欠,昏昏沉沉的脑袋总算清醒了些。

    “王公公,不是早就告诉过你好好歇息,这时候起来做什么?”

    “陛下都能起来,老奴哪里睡的着。”

    “算了,你要是觉得身体吃得消,朕也不拦你。只是这样下去,怕是等不到你送朕,朕要先送你一程了。”

    “陛下!”

    乾祐帝一听这两字,就知道他要什么。

    “行了行了,秦国公还等着呢,你先在外面候着吧。”

    “遵旨。”

    王公公佝偻着身子,一路小碎步离开。

    乾祐帝又打了个哈欠。

    “大哥,出什么事了?”

    “陛下,此事无需避讳王公公。”

    “他不出去,我不得叫你秦国公?早知道当年就应该跟着你们修炼,我这副身体现在就像是个用旧的木桶,到处都是裂缝,装不住太多水了。”

    谢归巢一阵沉默。

    “算了,扫兴的话也不说了,希望大哥你带来的是好消息,让我乐呵一阵子。”

    “陛下,是好消息。”

    乾祐帝当即把身子直了起来,“什么好消息?卫昭把粮饷送到镇北军中了?”

    早在被太监叫醒时,乾祐帝便猜测着谢归巢的来意。

    深夜入宫,必有大事。

    只是不知是好是坏。

    朝堂近日发生的事情,件件都让他大动肝火,没有哪怕一件喜事。

    乾祐帝悲观的认为,大哥此时带来的多半也是坏消息。

    哪知他居然说是好事。

    大哥那边能有什么好事?

    乾祐帝第一个想到了卫昭。

    镇北军严重缺乏粮饷。

    去年入冬前,北蛮多次袭扰边境,试探镇北军战力。

    若非二哥用兵如神,北蛮怕是要在并州境内好生肆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哥再怎么用兵如神,也没办法让将士饿着肚子上前线。

    户部尚书李释傥这个狗东西,几次三番找他要粮饷,他都以国库空虚为由拒绝。

    国库空虚不假,可为何空虚,这狗东西能不知道?

    可惜,砍了他也换不回银两。

    没有办法,他只能让削减宫中开支。

    御书房一整个冬天都没有烧碳。

    他已经将处理奏章的地方,搬到了长安宫。

    长安宫是皇后的住处,她受不得冷。

    今夜若非秦国公突然到来,他也不愿意来这冷冰冰的御书房。

    大哥也真是,直接来后宫便是,整这么多破规矩做什么。

    乾祐帝猜测完毕,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秦国公回答。

    他纳闷道:“大哥,是还是不是?你倒是说句话啊!急死我了!”

    谢归巢呵呵一笑,“陛下,卫公子此时应当还在临安府,他筹集的粮饷并未北上。”

    乾祐帝脸上出现一抹疑惑。

    如果不是这件事,他实在想不到大哥那里会有什么好消息。

    忽然,他抬眼凝视谢归巢。

    “大哥?你向来不喜欢故弄玄虚,怎么今天还玩起了这些虚的?你分明就是知道我猜不出来,才在这里装高深!”

    谢归巢笑了。

    “大哥,你学坏了!”

    谢归巢从袖中抽出一张纸,上前放在桌上。

    乾祐帝跳下龙椅,把龙椅往前推了推,又重新跳了上去。

    他像是个市井无赖一般蹲在龙椅之上,拿起纸张。

    白纸黑字,乾祐帝只看了一眼,瞬间睡意全无。

    等他看完,整个人蹲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陛下,这是执剑人的密信,你不必怀疑其真实性。”

    谢归巢适时出声提醒。

    乾祐帝慢慢的抬起头,脸色泛红。

    “大哥,这真的是真的?”

    “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

    乾祐帝放声狂笑。

    御书房外,王公公听着乾祐帝的笑声,自己也不禁跟着笑了起来。

    只是没有发出声音。

    不过他也想不明白,究竟有什么事能让陛下这般开心。

    乾祐帝的笑声持续了一会儿。

    不久,止住笑声的乾祐帝大声道:“王公公,你可以进来了。”

    王公公推开房门,小跑着回到了乾祐帝身边。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你什么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恭贺的是哪门子喜?”

    “能让陛下这般高兴,一定是天大的喜事。”

    “你倒是机灵!”

    他顺手将纸张递给王公公,让他看清发生了什么。

    乾祐帝激动过后,逐渐平静下来。

    这件事值得高兴,但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事情,才是大哥深夜入宫的原因。

    “秦国公,卫昭现在身在何处?”

    “多半是在临安府,我已派人前去打探。”

    “你觉得此时是否应当给卫昭正名?”

    谢归巢点头道:“虔州兵出现在镜州时,五姓七族便能想到来龙去脉,通缉犯的身份,显然保护不了卫公子。”

    当初通缉卫昭,一是为了平息五姓七族的怒火,给他们一个台阶。

    二也是为了保护他,好让他暂时离开五姓七族的视线。

    那个时候,还有人比卫公子更值得五姓七族注意。

    但是镜州发生的事,又将他重新推到风口浪尖。

    通缉犯这一身份,再无必要。

    得到秦国公的肯定意见,乾祐帝也是一拍手,“本来朕就不想通缉他,正好借此机会,让他官复原职。不,朕要升他的官。”

    王公公在旁愣了半天,总算是回过神来了。

    他道:“临安府对于卫大人,显得太小了。”

    “秦国公,你觉得给卫昭升什么官好呢?”

    谢归巢开口,说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答案。

    “并州巡抚。”

    乾祐帝两眼一亮,顿时领悟了秦国公的用意。

    并州乃是镇北军大营所在。

    卫昭在临安府为镇北军筹集粮饷,急需运送至镇北军中。

    给他并州巡抚一职,恰能方便其行事。

    执剑人在雍京的力量,尚能与五姓七族抗衡。

    但在各州府之中,无力对抗世家大族。

    若非如此,也不会给卫昭出此难题。

    押运粮饷北上,本就困难重重。

    如今他得罪了镜州许氏,北上难度无疑又加重了。

    巡抚是官衔最高的地方官。

    虽然挂着“并州”二字,却有权利支配所有地方官。

    当然了,地方官员愿不愿意为其所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管怎么说,并州巡抚一职,很契合卫昭此时的处境。

    “王公公,拟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