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下挂式霰弹枪
既然我们没办法制造出稳定的,可以同时射击多种子弹的枪管,那么为什么不换一个思路呢?谁说,子弹必须要从枪管里面射出来了?谁说子弹必须飞直线了?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和炮弹的启发下,一种可以被安装在战术配件上的“下挂”诞生了。
由于是原型机,相当粗糙,完全没有经过精工车床的打磨,所有配件都是由研究员们手搓出来的,只能勉强固定在枪上,还得缠两圈胶布,简直就像伊拉克战损版。
内部结构也很简单,可以理解为锯断了枪管的左轮手枪。使用上和下挂式榴弹发射器区别不大。
设计师为这种发射器应该发射哪种弹药进行过一番论证,结果是化学弹和爆能弹胜出。两者都属于近距离弹药,一个射不远,一个下坠巨大,因此更加适合使用这种不太需要瞄准的东西。而标准弹药则需要精确的远距离射击,更适合使用枪管发射。
原型机的表现相当不错,除了换弹时显得过于繁琐以外没有其他问题了。专家们起初并不在意换弹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3发弹容足够应付几乎所有近距离威胁。
不过负责测试的士兵对这一点倒是相当不满意,他向专家和工程师们大大的发了一通牢骚:“你们完全没有我那种对于尸群的概念!你们认为的丧尸似乎难以突破火力网冲到我们面前,即使是巷战也可以使用其他更适合的武器。但是,你们完全搞错了。丧尸实际上很容易突破火力网,因为它们的移动速度太快,神经反应也很离谱,有时候我们的战士刚刚把重机枪的枪口转过去,它们就会立刻躲起来。等到机枪转走,它们又会冒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求扩大弹容和易拆装的原因。丧尸可不会傻傻的呆在原地让你打,大部分射击都难以命中目标,近距离它们的灵活程度更是恐怖,这三发弹药打完,你也要死了。”
显然,前线战斗人员的话更加值得信赖。于是,专家们和技术员连夜通宵加班,在改良了各种口径弹药后,最后决定使用霰弹。现在,12号口径的弹药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射,弹药设计也把化学弹和爆能弹结合了一波,它们统统都被做成了12号口径的。弹鼓也迎来了一波改良,变成了载弹6发,同时允许像换弹匣一样更换弹鼓。
话说这东西其实看起来非常像很久以前的一款武器,叫什么six-12来着。但是那东西在战前没有能够发光发热,就是因为它那坑爹的重心和悲惨的射程。左轮结构天生的气密性缺陷导致这东西根本射不远,快速更换的需求更是雪上加霜。前倾的重心使得士兵们平常的瞄准非常困难,相当于为了一个下挂而自废武功,非常不划算。
但是在崭新的21世纪末期,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军事援助里面包括有一些基本的电驱动外骨骼,重心现在已经完全不是个问题了。握持手感倒是没办法解决,毕竟造型就那样,这已经是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了。
气密性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左轮的天然缺陷和快速换弹的需求都使得这东西无法攻击远距离目标,当然了,也没人会用它攻击远距离目标,所以,这应该算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倒是膛压问题比较大,但是这东西设计之初就被定义为“一次性”的,打完后的转轮弹鼓甚至不要求士兵回收,这倒是反而压缩了成本。
这款装备的实验型号被首先装备在了靠近城区的守备部队那里,因为他们对于巷战的需求更大,霰弹枪在那里始终属于供不应求的好东西,反倒是步枪凄凄惨惨戚戚,压根无人问津。就连狙击枪的处境都比它好,这东西起码能给所有丧尸以毁灭性打击。
这批装备一经装备,立刻获得了广大守备队士兵们的强烈好评。以前他们压根不敢随便进入城区,因为城市内各种各样的破洞和废墟简直就是特技专家的天堂,而还有比丧尸更好的特技专家吗?
当你在走廊里和丧尸们斗智斗勇时候,殊不知一大群丧尸正在从天知道哪个漏洞里面钻出来,就问你绝不绝望吧。就算是拿着霰弹枪也没有大用,因为霰弹枪弹容有限,而且属于“稀缺性装备”,一个小队有两支就不错了。
现在,一个单兵可以携带六发爆能弹,每个步兵都可以使用这种恐怖的武器了,那么,这群家伙的好日子,那可就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