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魔改
更加离谱的是美洲联邦还专门为这种东西建造了一个船型,就离谱。
这个所谓的“母舰”其实骨架就是一艘巴拿马级货船,稍微改了改就拿过来用了。虽然体型巨大导致转向不便,灵活度差,但是考虑到它的定位,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采用最大载重量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携带106艘鱼雷快艇以及配套的弹药和油料,但是由于大量空间被占用会使得航行速度和机动性大幅下降,释放速度也会降低,一般不会使用。
这次的入侵采用的是经济装载,数量降低为88艘,利用补给船进行补充。
由于这种鱼雷快艇天然存在的缺陷,导致其无法适应远海环境:要是静海还有点希望,至于大西洋那种海况嘛…呵呵。
因此这种东西完全就是“狼群战术+近海龟缩”,母舰只敢在远海地区活动,否则陆基火力可不是和你开玩笑的,这么大一艘船就是再垃圾的雷达也扫得出来,没有舰队机动掩护那完全就是靶子。
由于美洲联邦的舰队家底过于丰厚以及恶心人的战术下,导致泛亚联盟方面目前难以取得战果,敌人完全不进行正面作战,路上还有鱼雷快艇骚扰。
虽说有不少舰船有能力追上并摧毁那艘该死的“母舰”,但是显然无处不在的快艇和鱼雷更加难受,没有这些新锐战舰的掩护,后面的航母舰队就是一盘菜。
相比于发现难度,摧毁这些快艇倒是不难,便宜又廉价的舰炮和反潜火箭弹可以轻松撕碎那些毫无防御的薄弱小船。不幸的是,它们也不是依靠防御的,它们靠的是自身变态的隐形能力。
美洲联邦方面曾经发明出一种较为廉价的隐形涂料,这种涂料平均下来每平米只需要5300美元,工业化生产后成本还有继续降低的空间。这个消息不是秘密,还引起过一阵热议,不少人认为“全面隐形”时代就要来了。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种涂料后来被证明表现出来了极强的腐蚀性,它可以脆化,腐蚀绝大多数的主流金属材料,少数免疫的材料也出现了效果降低等情况,而且成本极为高昂,算下来还不如用原本的天价涂料呢。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一次乌龙,可能是美洲联邦方面为了掩护其他高价值情报故意放出来的烟幕弹,万万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这种涂料的特性决定了它无法像工厂一样作为成品大规模生产,只能在使用时进行涂抹,这也是为什么明明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释放入水程序会如此缓慢的原因—工作人员要去刷漆。他们甚至特地开发出来了一种特殊的喷漆设备,还改良了一番配方,这使得其加强了腐蚀性的同时换取了更加强大的隐形能力,原本的喷漆时间也从数个小时变成了20分钟,还不需要烤干,就离谱。
搭载的鱼雷自然也不是什么高级货色,甚至可以说相当落后,就是改良版本的氧气鱼雷,甚至没有制导!完全就是加强了隐形能力的直航鱼雷。不得不说,这种鱼雷反而加强了拦截难度,毕竟拦截之前起码要发现吧。
当然了,贯彻了美洲联邦一贯的阴险作风,这些鱼雷里面也有坏兄弟,采取了线导方式的鱼雷也适配这些东西,由快艇上的ai自动识别控制,更加具有威胁性。
泛亚联盟舰队就是被这种东西弄的苦不堪言,直航隐形鱼雷还可以依靠防雷网防御或者减小损失,但是这种线导的就是纯纯出生了,它可以轻松绕过防雷网,直接攻击脆弱的螺旋桨,往往一击就会造成巨大杀伤,失去动力都是好的,就怕进水,淹没了轮机舱直接变靶子,动都动不了。
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经过后方紧急整备维修,几艘改装后的战舰已经开出船厂了。几天时间自然没办法做出什么精细的改装,他们就是简单粗暴的给水线下面焊了一圈铁栅栏。
据说这种改造是从坦克上的格栅装甲上得到的灵感。火箭弹其实和鱼雷差不多,也就是一个小了点,一个大了一点,那么,既然抵御火箭弹卓有成效的东西,对付鱼雷也应该有效果吧?
最终,这些怪模怪样的反潜船就这样开了出来,以降低航速,增加阻力,降低性能为代价,换取了抵御鱼雷直接射击的能力。按照计算,这种东西可以有效对抗几乎所有鱼雷,当然,核鱼雷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