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接待考察团(划掉)找茬团
贰壹原本以为,他们现在就是直接去机场接人家考察团的机。
还有来自“闪米特尼罗共和国”的考古团队,虽然作为一个被“不列颠联合王国”殖民过的国家,理论上来说用鹰语也能沟通,就算人家尼罗国的考古教授鹰语不好,这不是还有随行翻译么?
所以这才会有了这次“挑刺找茬团”访问的事件。
面对邢教授这个多年好友的时候,好歹还能说笑几句,可是跟贰壹大概介绍了一下情况之后,很快就没话了。
为了避免这些来考察的学者,在参观、研究、考据磐龙城遗址的时候,因为解说者和翻译人员,语言、文化上的隔阂,从而产生什么“误会”。
众所周知,西方一直不愿意承认煌国,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固执的认为最多也就有三千年左右而已。
但问题是,不论考察团的成员会不会使用鹰语这种国际通用语,他们这边都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准确向对方传达词语含义的人存在。
好吧,不管这些西方学者出于什么“目的”,如此强烈的否认煌国文明的历史,而且还发表各种似四而非的研究理论,来反驳煌国考古界的各种研究成果。
贰壹见徐教授面无表情的专注开车,也不敢出声打扰他,只好闭嘴老实坐着。
周酬倒是个爱说话的,看来也不是所有学考古的都那么严肃,两人说说笑笑的聊了一阵之后,贰壹才真正的了解了这次外派任务的情况。
而作为国内目前发现的,第二古老的文化遗址,磐龙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可以证明夏末商初时期,长河两域文明存在的文物和古迹,板上钉钉的将西方学者认为的,煌国只有3000年的历史往前推了1000年左右。
最可气的是,国内还真就有些不肖子孙,对这些言论如获至宝的,跟捡了本圣经似的哧溜哧溜舔……
因为这一次的多国联合考察团名为考察,但实际上来意并不算是友善。
“呃,不需要!这次多国联合考察团,是来参观上古磐龙文化遗址的。”
什么高卢、日耳曼、罗马……之类的,不过欧罗巴以鹰语作为通用语,所以理论上也是可以用鹰语进行沟通的。
这次多国联合考察团成员,有来自阿美利加和不列颠的考古团队,这是主要说鹰语的,用不着贰壹翻译。
他这一身兜帽衫加牛仔裤的打扮,好像有点太休闲了,给人不太重视的感觉。
这徐教授说话到底是有多简练?
所以不少西方学者,不承认煌国历史中的夏王朝以及五帝的存在,只认为是神话传说而已。
最麻烦的就是来自欧罗巴的多国联合考察团,一个考察团里混杂了好几个巴掌大国家的考古队成员。
比经常欺负学生的邢教授看上去可靠谱多了,但是相对也显得有些不善言辞,很容易把天就给聊死了。
尼玛老子好不容易编出来的论文,你早不出土晚不出土,等老子发表了你才出土,这不是故意打脸么?合着我白费劲了?你说加1000就加1000啊?问过我了没有?不行!我得给你搅和了去!
想想也对,贰壹就觉得徐教授这脏兮兮满是泥巴的小破吉普,应该也装不下人家多国考察团的一帮子人。
“因为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发掘,局部地区已经开始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再加上又位于市区近郊,甚至都还没到机场呢!所以现场环境还好,不用特地准备野外装备,你这一身就挺方便!”
可能是从事考古这一门学科,徐教授的性格相对严肃认真。
好在这一趟,并不是只有贰壹和徐教授去。
他本来以为自己只是来当个多国翻译而已,没有想到居然还肩负着这么重大的责任。
出了计算机学院,徐教授开着他脏兮兮的小破车拐回了历史系一趟,把他名下带的一名研究生周酬给捎上了,气氛这才稍微活跃了一点。
反正让煌国人民听了,肯定会大嘴巴子抽他们:谁给你们那么大的脸,用你们西方的定义来厘定我们煌国的历史文明?而且还特么是双标的?
最起码也要知道对方在用自己的语言交谈讨论时说了些什么,以便于徐教授他们及时“指正”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还觉得毕竟是接待外宾,不论出于礼貌还是出于对自身形象的考虑,是不是应该穿稍微正式一点。
他们这边还是必须有一个,懂得各方语言的人员在场,监督和防止翻译“误传误导”。
同时还认为煌国北方人属于蒙古人种,而煌国南方人属于马来人种,所以所谓的煌国人实际上就是从中亚、南亚迁移来的混血而已……
就算按一个国家来那么三五个人计算,估计光考古学者就有好几十人,再加上翻译、随行人员什么的就更多了。
这就一下子推翻了嗨大一票西方学者的“研究理论”,自然会引起西方考古界的质疑和愤怒:
而且不承认煌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认为是一种没有延续下来的死文字。
可是没想到听到周酬师兄说,接机另外有文化局和博物馆的官员团队负责,他们直接去磐龙城的田野现场等着人家来了,作为磐龙文化遗址的发掘及研究者代表,跟对方进行交流就好。
即便双方都拥有通用语言的沟通能力,也有随行翻译帮忙解说。
徐教授一边带着贰壹往他的车走去,一边向贰壹介绍着情况,还打量了一下穿着一身简单连帽衫、牛仔裤和球鞋的贰壹,点了点头:“你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翻译,防止双方有语言理解上的疏漏就好,其实任务不重不用太紧张。”
贰壹悄悄抹了把汗,然后默默的拿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开始临时抱佛脚的疯狂刷书!
那他之前刷过的那些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就不足以应对这一次的任务了,必须得深入的研究一下东西方考古界的所谓“标准”的差异,以及考古界专业用词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