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卷第九
伤寒上
论曰:伤寒〔1〕热病〔2〕,自古有之。名贤濬哲〔3〕,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4〕,莫测其致〔5〕,所以医人未能钻仰〔6〕。尝〔7〕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伤其如此,遂披伤寒大论,鸠集〔8〕要妙,以为其方,行之以来,未有不验。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9〕难悟,中庸之士〔10〕,绝而不思,故使闾里〔1〕之中,岁致夭枉之痛,远想令人慨然无已。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须有检讨〔2〕,仓卒易知。夫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皆是吐下发汗后不解之事,非是正对之法。术数未深,而天下名贤止而不学,诚可悲夫。又有仆隶卑下,冒犯风寒,天行疫疠,先被其毒,悯之酸心。聊述兹意,为之救法,方虽是旧,弘之惟新,好古君子,嘉其博济之利,无嗤诮〔3〕焉。
〔1〕伤寒 病名。广义的伤寒,为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包括多种外感热病在内。《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狭义的伤寒,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病证。
〔2〕热病 病证名。冬季受寒,到了夏季因时令之热而发生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口渴、便秘、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数等。《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3〕濬(jùn 俊)哲 有深邃智慧者。《诗经•长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毛传:“濬,深。”孔颖达疏:“毛以为有深智者,维我商家之德也。”
〔4〕旨趣 宗旨,意义。《文选•稽康•琴赋序》:“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
〔5〕致 尽,极。《荀子•荣辱》:“志意致修,德意致厚,智虑致明,是天作所以取天下也。”
〔6〕钻仰 谓深入研究。《文心雕龙•徵圣》:“天道难闻,犹或钻仰;文章可见,胡宁勿思。”
〔7〕尝 曾经。《广韵•阳韵》:“尝,曾也。”
〔8〕鸠集 收集。《抱朴子•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
〔9〕造次 仓卒,急遽。《后汉书•吴汉传》:“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10〕中庸之士 中等之才。《荀子•王制》:“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1〕闾(lu 驴)里 乡里。《战国策•齐四》:“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下则鄙野监门闾里,士之贱亦甚矣。”鲏彪注:“闾在乡,里在野,并五百家,皆有门。”
〔2〕检讨 查核,整理。白居易《与元九书》:“仆数月来,检讨囊袠中,得新旧诗,各以类分,分为卷目。”
〔3〕嗤诮 讥笑责备。寒山《诗》之一四一:“下愚读我诗,不解却嗤诮。”
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五十七证 方五首
论曰:伤寒与痓病〔4〕湿病及热暍〔5〕相滥,故叙而论之。
〔4〕痓病 病名。谓以肌肉拘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疮家误汗,耗伤营血,筋脉失养,内风扰动,故痓。《伤寒悬解》卷十四:“疮家,脓血损伤,再以汗伤其血,则筋脉挛缩而病痓。”
〔5〕热暍 即中暑。段成式《酉阳杂俎•肉攫部》:“凡鸷鸟,雏生而有惠,出壳之后,即于窠外放巢。大鸷恐其堕坠,及为日所曝,热暍致损,乃取带叶树枝,插其巢畔,防其坠堕及作阴凉也。”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反恶寒,是为刚痓〔6〕。
〔6〕刚痓 病证名。以项背强急、发热、无汗、恶寒为症状特点。《金匮要略论注•痓湿暍病脉证》:“痓即痉,强直之谓也。痉病必有项背强直等证,故曰痉,即省文不言。但治痉病,刚柔之辨,最为吃紧,故特首拈无汗反恶寒为刚,有汗不恶寒为柔,为示辨证之要领耳。”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是为柔痓〔7〕。一云恶寒。
〔7〕柔痓 病证名。以项背强急发热、汗出、不恶寒为症状特点。
太阳病发热,其脉沉细,是为痓。
太阳病发其汗〔1〕,因致痓。
〔1〕发其汗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发汗太多”四字。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2〕,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是为痓〔3〕。
〔2〕颈项强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强”下有“急”字。“颈项强”,病证名。谓颈项部拘急牵引,强硬不舒。《伤寒论注》卷三:“营血不足,故颈项强。”
〔3〕是为痓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十字。
上件痓状。
太阳病而关节疼烦,其脉沉缓,为中湿〔4〕。
〔4〕而关……中湿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十五字。
病者一身尽疼烦,日晡〔5〕即剧,此为风湿,汗出〔6〕所致也。
〔5〕日晡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日”上有“发热”二字。“日晡”,申时,即午后三时至五时。
〔6〕汗出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十三字。
湿家〔7〕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而身色似熏黄〔8〕也。
〔7〕湿家 谓素患湿病之人。《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辨痓湿暍脉证》:“湿家,谓病湿之人。”
〔8〕熏黄 谓黄色晦暗。《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熏黄者,如烟之熏,色黄而晦,湿气沉滞故也。若热黄则黄而明,所谓身黄如橘子色也。”
湿家之为病,其人但头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9〕。若下之早即哕,或胸满,小便利〔10〕,舌上如胎〔11〕,此为丹田〔12〕有热,胸上〔13〕有寒,渴欲饮,则不能饮,而口燥〔1〕也。
〔9〕被覆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覆”下有“向火”二字。
〔10〕小便利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便”下有“不”字。
〔11〕舌上如胎 舌上好象有苔。按“如”,好象。《广雅•释言》:“如,若也。”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胎”,舌苔。朱右《撄宁生传》:“数视其舌上胎黄。”《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治》:“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
〔12〕丹田 在脐下三寸,谓下丹田。《抱朴子•地真分丹田为三》:“在脐下者为下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
〔13〕胸上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胸中”。
〔1〕口燥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燥”下有“烦”字。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病风湿相搏,身体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溜下不止,师云此可发汗,而〔2〕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续在,是故不愈。若治风湿者,发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则风湿俱去也。
〔2〕而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汗之”二字。
病人喘〔3〕,头痛鼻窒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独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窒,纳药鼻中即愈。
〔3〕病人喘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十三字。
上件湿状。
太阳中热,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肤中〔4〕也。
〔4〕中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中”下有“所致”二字。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洗然〔5〕,手足逆冷,小有劳热〔6〕,口前开板齿〔7〕燥。若发其汗,恶寒则甚;加温针,发热益甚;数下之,淋复甚。
〔5〕洗然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洒洒然毛耸”五字。
〔6〕小有劳热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小有劳,身即热”六字。
〔7〕口前开板齿 《伤寒论•辨痓湿暍脉证》作“口开前板齿”。“板齿”,谓门牙。杜甫《戏赠友》诗之一:“一朝被马踏,唇裂板齿无。”
上件暍状。
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其脉浮。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风,其脉缓,为中风。
太阳中风,发热而恶寒。
太阳病三四日,不吐下,见芤乃汗之。
夫病有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不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其经竟〔1〕故也。若欲作再经〔2〕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1〕其经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以其经尽”四字。“其经竟”,谓太阳经已行完。按“竟”,终了。《玉篇•音部》:“竟,终也。”柳宗元《田家三首•其三》:“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伤寒论新义•太阳上篇》:“行其经尽而自愈者,内而阳明气充,拒之不使内传,外则太阳气盛,使之不得留恋,故邪乃不得而去也。”
〔2〕再经 谓病情将要发生传经之变。此指邪将传阳明经。《伤寒论条辨》卷一:“欲作再经,谓病加进也。”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尽未。
风家〔3〕表解而不了了〔4〕者,十二日愈。
〔3〕风家 谓感受风邪之人。《伤寒论条辨》卷一:“风家谓中风之病也。”
〔4〕不了了 谓不清爽。《伤寒来苏集•伤寒总论》:“不了了者,余邪未除也,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濡弱,浮者热自发,濡弱者汗自出。濇濇恶寒〔5〕,淅淅恶风〔6〕,翕翕发热〔7〕,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濇濇恶寒 恶寒深重貌。《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啬啬言由于内气馁,不足以担当其渗逼,恶之甚之意。”
〔6〕淅淅恶风 恶风深切貌。《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淅淅言恶风由于外体疏,犹惊恨雨水,卒然淅沥其身,而恶之切之意。”
〔7〕翕翕发热 发热如羽毛覆盖之貌。《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翕翕为温热而不蒸蒸大热也。”
〔8〕以救邪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以”作“欲”。按“救”,治疗。《吕氏春秋•劝学》:“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高诱注:“救,治也。”“以救邪风”,谓用以治疗风邪引起的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以救邪风〔8〕,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1〕,而反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2〕。本论云桂枝加葛根汤。
〔1〕项背强(shushu 殊殊) 谓项背强急,不能自如俯仰。由邪客太阳,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而致。《伤寒贯珠集》卷二:“项强连背,不能展顾之貌。”
〔2〕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八字。
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3〕,可与桂枝汤,不冲〔4〕不可与之。
〔3〕气上冲 谓自觉胸中有气向上冲逆。因太阳病误下后,正气未衰,逆上与邪相争,故气上冲。此处借气上冲、不上冲,说明表证仍在,或表邪传里。《伤寒论类方•桂枝汤类一》:“此误下之症,误下而仍上冲,则邪气犹在阳分,故仍用桂枝汤发表;若不上冲,则其邪已下陷,变病不一,当随宜施治。”
〔4〕不冲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作“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九字。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吐下温针而不解,此为坏病〔5〕,桂枝汤复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而治之。
〔5〕坏病 即变证。谓因医治不当而致病情恶化。《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成无己注:“谓之坏病,言为医所坏病也。”
桂枝汤本为解肌〔6〕,其人脉浮紧,发热无汗,不可与也,常识此,勿令误也。
〔6〕解肌 谓用调和荣卫之法,以解除肌表之邪。《伤寒贯珠集》卷一:“解肌者,解散肌表之邪,与麻黄之发汗不同。”
酒客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佳。
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而反烦不解者,当先刺风池风府,乃却与桂枝汤则愈。
太阳病外证未解,其脉浮弱,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宜桂枝汤〔7〕。一云麻黄汤。
〔7〕宜桂枝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十字。
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解外宜桂枝汤。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下之,其脉浮,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1〕在外,当解其外则愈,宜桂枝汤。
〔1〕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故”下有“知”字。
病常自汗出,此为荣气和,卫气不和故也〔2〕,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卫〔3〕和则愈,宜桂枝汤。
〔2〕卫气不和故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荣气和者,外不谐,为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十八字。
〔3〕卫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卫”上有“荣”字。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愈,宜桂枝汤。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其大便反青〔4〕,此为不在里,故在表也,当发其汗。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4〕其大便反青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其小便清者”。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其脉浮数,可复发其汗,宜服桂枝汤。
伤寒医下之后〔5〕,身体疼痛〔6〕,圊〔7〕便自调,急当救表,宜桂枝汤〔8〕。
〔5〕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续得下利者,谷不止”八字。
〔6〕疼痛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痛”下有“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九字。
〔7〕圊 原作“清”,今改。按“清”,与“圊”同。《释名•释宫室》:“厕,或曰圊。”毕沅疏证:“圊亦俗字。据《一切经音义》、《御览》引皆作清。”
〔8〕宜桂枝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宜”上有“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八字。
太阳病未解,其脉阴阳俱停,必先振〔9〕,汗出而解,但阳微者,先汗之而解〔10〕,宜桂枝汤〔11〕。
〔9〕必先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振”下有“栗”字。
〔10〕阳微……而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十字。
〔11〕宜桂枝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二十一字。
太阳病未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其血必自下,下者即愈。其外未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宜桂枝汤〔1〕。
〔1〕宜桂枝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十九字。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2〕,不可攻痞,当先解表〔3〕,宜桂枝汤。
〔2〕恶寒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者”下有“表未解也”四字。
〔3〕解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表”下有“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八字。
桂枝汤方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汗出一时许益善。若不汗,再服如前。复不汗,后服小促其间〔4〕,令半日许三服。病重者,一日一夜乃瘥,当晬时〔5〕观之,服一剂汤,病证犹在,当复作服之,至有不汗出,当服三剂乃解。
〔4〕小促其间 谓稍微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按“促”,缩减。《字汇•人部》:“促,蹙也。”《抱朴子•广譬》:“大川不能促其涯,以适连济之情,五岳不能削其峻,以副陟者之欲。”
〔5〕晬时 一周时,一昼夜。《灵枢经•上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
〔6〕遂漏而不止 谓不间断地小量出汗。《伤寒来苏集》卷一:“阳气不所止息,汗出不已矣。”
太阳病发其汗,遂漏而不止〔6〕,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中加附子一枚,炮,即是。
〔7〕脉促 脉来急促。《伤寒溯源集》卷四:“脉促者,非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之促也,即急促亦可谓之促也。”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7〕,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去芍药,中加附子一枚即是。
〔8〕微寒者 谓脉微而恶寒。《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若脉不见促而见微,身复恶寒者,为阳虚已极,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恐桂、姜之力微,必助之附子而后可。”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1〕,发热而恶寒,热多而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2〕,一日再三发,其脉微缓者为欲愈,脉微而恶寒者,此为阴阳俱虚〔3〕,不可复吐下发汗也;面色反有热者,为未欲解,以其不能得汗出,身必当痒,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1〕如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疟”下有“状”字。“如疟”,谓发热恶寒呈阵发性,发无定时,似疟非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病如疟状,非真是疟,亦非传少阳也,乃正气内胜,数与邪争故也。”
〔2〕圊便欲自可 谓大便将自然恢复正常。示热邪未传阳明。按“欲”,将要。《词诠》卷九:“欲,将也,言未来之事用之。”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可”,合适。《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然则王若欲置相于秦,则莫若向寿者可。”《伤寒论条辨》卷十:“不呕不渴,清便欲自可,出者未彻表,入亦未及里也。”
〔3〕阴阳俱虚 谓表里俱虚。《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脉微而恶寒者,表里俱虚也;阳,表也,阴,里也。脉微为里虚,恶寒为表虚,以表里俱虚,故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去皮尖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服桂枝汤,大汗出,若脉洪大,与桂枝汤,其〔4〕形如疟,一日再发,汗出便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4〕其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如前法。若”四字。
桂枝一两十七铢 麻黄十六铢 生姜切 芍药各一两六铢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杏仁十六枚,去皮尖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二服,今合为一方。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则无阳也,不可发汗,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方
桂枝 芍药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 大枣四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1〕,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2〕。
〔1〕桂枝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枝”下有“汤”字。
〔2〕桂枝汤二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分”下有“越婢汤一分”五字。
服桂枝汤,下之,颈〔3〕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
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方
〔3〕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头”。
茯苓 白术各三两
上于桂枝汤中惟除去桂枝一味,加此二味为汤,服一升〔4〕,小便即利〔5〕。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4〕为汤,服一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十四字。
〔5〕小便即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小便利即愈”五字。
太阳病用麻黄汤法第二一十六证 方四首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为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脉弱,至四日太阴脉大。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呕若躁烦,脉数急者,乃为传。
伤寒〔6〕其二阳证〔7〕不见,此为不传。
〔6〕伤寒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寒”下有“二三日”三字。
〔7〕其二阳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阳明少阳证”五字。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体疼,腰痛,骨节疼,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不可下也,宜麻黄汤。
太阳〔1〕病十日已去,其脉浮细,嗜卧,此为外解。设胸满胁痛,与小柴胡汤;浮者〔2〕,麻黄汤主之。
〔1〕太阳 原缺,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补。
〔2〕浮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浮”上有“脉但”二字。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而发热,其身疼痛,八九日不解,其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3〕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增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宜麻黄汤。
〔3〕服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药”下有“已”字。
脉浮而数者,可发其汗,宜麻黄汤。
伤寒脉浮紧,不发其汗,因致衄,宜麻黄汤。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麻黄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故也,宜麻黄汤。一云桂枝汤。
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4〕。
〔4〕桂枝法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有“将息”二字。
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 芍药 甘草炙,各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一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不须与粥,取微汗〔5〕。
〔5〕不须与粥,取微汗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十九字。
太阳与阳明合病,而自利〔6〕,葛根汤主之。用上方。一云:用后葛根黄芩黄连汤。
〔6〕而自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必自下利”四字。
不下利〔1〕,但呕,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汤中加半夏半升,洗,即是。
〔1〕不下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不”上有“太阳与阳明合病”七字。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遂利不止,其脉促,表未解,喘而汗出,宜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 黄连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用青龙汤法第三四证 方二首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汗出而烦,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筋惕肉〔2〕,此为逆也方
〔2〕筋惕肉谓筋肉抽搐跳动。因大汗亡阳,肌肤经脉不得温煦而致。《伤寒明理论》卷三:“发汗过多,津液枯少,阳气太虚,筋肉失所养,故惕惕然而跳然而动也。”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两仁者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勿再服。若复服,汗出多亡阳,逆虚恶风,躁不得眠。
伤寒脉浮缓,其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可与大青龙汤发之。用上方。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3〕,咳而发热,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
〔3〕心下有水气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气”下有“干呕”二字。“心下有水气”,谓里有水饮之邪。“心下”,谓胃脘部,此泛指里。“水气”,即水饮之邪。《伤寒论直解》卷二:“心下有水气者,里之水气发动也。”
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渴,则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一鸡子大,熬令赤色;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而渴者,此为寒去为欲解,小青龙汤主之。用上方。
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一十五证 方七首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在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1〕不欲食饮,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其呕,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而渴者,此为属阳明,以法治之。
〔1〕默默 原作“嘿嘿”,今改。按“嘿”,同“默”。《玉篇•口部》:“嘿,与默同。”“默默”,谓病人表情沉默,不欲言语。《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默,静也。胸协既满,谷不化消,所以默默不言,不需饮食也。”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再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柴胡复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四五日,身体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与小柴胡汤。小建中汤见杂疗门中。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也。凡柴胡汤证而下之,柴胡证不罢,复与柴胡汤解者,必蒸蒸而振〔1〕,却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五六日,中风〔2〕,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外有微热,或咳,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八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若胸中烦,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3〕;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胁下痞坚者,去大枣,加牡蛎六两;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覆微发其汗;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坚,其脉细,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沉〔4〕则为病在里。汗出亦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有外证,悉入在于里,此为半在外,半在里。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大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柴胡汤〔5〕,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用上方。
〔1〕蒸蒸而振 谓周身战栗而又发热汗出如热气蒸腾。《伤寒贯珠集》卷五:“蒸蒸而振者,气从内达,邪从外出,有战胜之义焉,是以发热汗出而解也。”
〔2〕伤寒五六日,中风 谓始患伤寒或中风,经过数日,太阳证罢,而邪传少阳成少阳证。《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互文也。言伤寒与中风,当五六日之时,皆有此往来寒热以下之证也。五六日,大约言也。”
〔3〕四两半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半”下有“瓜楼根四两”五字。
〔4〕沉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沉”上有“脉”字。
〔5〕柴胡汤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作“小柴胡汤”四字。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而微利。此本当柴胡〔1〕,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再服小柴胡汤以解其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方
〔1〕柴胡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胡”下有“证”字。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一两,切 半夏一合,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上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2〕,温分再服,以解其外,不解更作。
〔2〕去滓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滓”下有“纳芒消,更煮数沸”七字。
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方〔3〕
〔3〕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方 今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并无此方。按“方”下主治、药物组成原缺。
上以前七味,以水七升下芒消三合、大黄四分、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汤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消大黄桑螵蛸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4〕,一身〔5〕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
〔4〕谵语 谓病人神志不清,妄言乱语,多见于实证,由邪热扰乱神明而致。
〔5〕一身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身”下有“尽重”二字。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生姜切 龙骨 牡蛎熬 桂枝 茯苓 铅丹各一两半 大黄二两 半夏一合半,洗 大枣六枚,擘
上一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大,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6〕,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宜柴胡桂枝汤。
〔6〕肢节烦疼 “肢”原作“支”,今改。按“支”,通“肢”。四肢。《正字通•支部》:“支,与肢通,人四体也。”《淮南子•人间》:“商鞅支解,李斯车裂。”
发汗多,亡阳狂语者,不可下,以为可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方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生姜切 桂枝 芍药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甘草一两,炙 大枣六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柴胡〔1〕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1〕柴胡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柴”上有“半夏”二字。
伤寒五六日,其人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而烦,此为未解,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方
柴胡八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2〕,温服一升,日二服。初服微烦〔3〕,汗出愈。
〔2〕煎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煎”下有“取三升”三字。
〔3〕微烦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烦”下有“复服”二字。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再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续在,先与小柴胡汤,呕止小安〔4〕,其人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与大柴胡汤下者止。
〔4〕呕止小安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作“呕不止,心下急”六字。
伤寒十余日,邪气结在里,欲复,往来寒热,当与大柴胡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坚,呕吐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病人表里无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可下之,宜大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 枳实四枚,炙 生姜五两,切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汤。
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九证 方四首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宜小承气汤〔1〕。
〔1〕宜小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与调味承气汤”六字。
太阳病未解,其脉阴阳俱停〔2〕,必先振〔3〕,汗出而解,但阳〔4〕微者,先汗出而解,阴微者先〔5〕下之而解,宜承气汤〔6〕。一云大柴胡汤。
〔2〕脉阴阳俱停 谓尺寸脉俱沉浮不见。《伤寒论类方•承气汤类》:“脉法无停字,疑似沉滞不起,即下微字之意。寸为阳,尺为阴,微字即上停字之意,与微弱不同,微弱则不当复汗下也。”
〔3〕振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振”下有“栗”字。
〔4〕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阳”下有“脉”字。
〔5〕先汗出……者,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九字。
〔6〕宜承气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十二字。
伤寒十三日〔7〕,过经而谵语,内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小便利者,大便当坚,而反利,其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自利者,其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宜承气汤〔8〕。
〔7〕十三日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日”下有“不解”二字。
〔8〕宜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主之”七字。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9〕而胸中痛,大便反溏,其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时自极吐下者,宜承气汤〔10〕。
〔9〕温温欲吐 谓自觉心中蕴郁不畅,泛泛欲吐。《伤寒论条辨广注》卷六:“温温者,热气泛沃之状,欲吐而不能吐,则其为干呕可知矣。”
〔10〕宜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主之”七字。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11〕,大便难,谵语者,下之愈,宜承气汤〔12〕。
〔11〕漐漐(zhízhí 直直)汗出 汗浸出不住貌。《伤寒论条辨》卷一:“漐漐,和润而欲汗之貌。”
〔12〕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四字。
太阳病三日,发其汗不解,蒸蒸发热〔1〕者〔2〕,调胃承气汤主之。
〔1〕蒸蒸发热 谓发热如热气蒸腾,从内达外。因邪传阳明,燥实内结,里热亢盛而致。《尚论篇》卷二:“蒸蒸者,热势自内腾达于外,如蒸炊然。胃实之验也。”
〔2〕者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此下有“属胃也”三字。
伤寒吐后,腹满者,承气汤主之〔3〕。
〔3〕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与调味承气汤”六字。
太阳病吐下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坚,可与小承气汤,和之则愈。
承气汤方〔4〕
〔4〕承气汤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方”五字。
大黄四两 厚朴八两,炙 枳实五枚,炙 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消,更煎一沸,分再服,得下者止。
又方〔5〕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 枳实大者三枚,炙
〔5〕又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小承气汤方”五字。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温分再服。初服谵语即止,服汤当更衣,不尔尽服之〔6〕。
〔6〕服之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之”下有“若更衣者,勿服之”七字。
又方〔7〕 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两
〔7〕又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方”六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8〕取一升,去滓,纳芒消,更一沸,顿服。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即愈。其外不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
〔8〕煮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此下有“二物”二字。
承气汤方〔9〕
〔9〕外解……汤方 《外台秘要》卷一•古今录验方作“又疗往来寒热,胸胁逆满,桃仁承气汤方”十六字。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芒消一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消,更煎一沸,分温三服〔1〕。
〔1〕分温三服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十二字。
太阳病用陷胸汤法第六三十一证 方一十六首
问曰:病有结胸〔2〕,有脏结〔3〕,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其脉寸口浮,关上自沉,为结胸。何谓脏结。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下利,阳脉浮,关上细沉而紧,名为脏结。舌上白胎滑者,为难治。脏结者,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2〕结胸 病证名。主要临床表现为心下痛,按之硬满。因邪气内陷,与有形之痰水凝结于胸中而致。《伤寒准绳》卷五:“盖表当汗,反下之,里之正气为下所损,则表之余热乘虚入里,结于心下为结胸也。”
〔3〕脏结 病证名。由脏虚阳衰,阴寒凝结而致的病证。《舒氏伤寒集注》卷二:“脏结之证,本气虚寒。外感皆从寒而不化热,所以表里俱无阳证。”
夫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发于阴,而反汗之〔4〕,因作痞。结胸者,下之早,故令结胸。结胸者,其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即和,宜大陷胸丸。
〔4〕汗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下之”。
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之,下之即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其表未解,医反下之,动数则迟,头痛即眩〔1〕,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2〕,阳气内陷,心下因坚,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其余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1〕头痛即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膈内拒痛”。
〔2〕懊 烦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目齿心热,甚则瞀闷懊,善暴死。”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紧,心下痛,按之如石坚,大陷胸汤主之。
但结胸,无大热,此为水结在胸胁,头〔3〕微汗出,大陷胸汤主之。
〔3〕头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上有“但”字。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如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坚满而痛不可近,大陷胸汤主之。若心下满而坚痛者,此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大陷胸丸方
大黄八两 葶苈子熬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 芒消各半升
上四味和捣〔4〕,取如弹丸一枚,甘遂〔5〕末一钱匕,白蜜一两,水二升,合煮取一升,温顿服,一宿乃下〔6〕。
〔4〕和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捣筛二味,纳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十四字。
〔5〕甘遂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上有“别捣”二字。
〔6〕乃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下有“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十三字。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 甘遂末,一钱匕 芒消一升
〔7〕分再服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温服一升”四字。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消,煎一两沸,纳甘遂末,分再服〔7〕。一服得快利,止后服。
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即痛,其脉浮滑,小陷胸汤主之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楼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者,心下必结,其脉微弱者,此本寒也,而反下之,利止者,必结胸,未止者,四五日复重下之,此为挟热利〔1〕。
〔1〕挟热利 谓里虚挟表热而下利。《伤寒溯源集》卷一:“误下里虚,热邪陷入,虚热相协,中气失守,水谷下趋,随其误下势,必为协热下利也。”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挟”作“协”。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结胸,心下坚,下利不复止,水浆不肯下,其人必心烦。病在阳〔2〕,当以汗解,而反以水噀之,若灌之,其热却〔3〕不得去,益烦,皮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宜服文蛤散方
〔2〕病在阳 《外台秘要》卷二•伤寒结胸方作“病在太阳”四字。
〔3〕却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被劫”二字。
文蛤五两
上一味捣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一方寸匕。若不瘥,与五苓散。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黑皮 白术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上五味各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4〕。
〔4〕汗出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愈”下有“如法将息”四字。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方〔5〕
〔5〕小白散方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九字,《外台秘要》卷二•伤寒结胸方作“小陷胸汤方。如前法白散亦可服”十三字。按《伤寒总病论•结胸证》:“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方。小陷胸者,非也。”
桔梗十八铢 巴豆六铢,去皮心,熬赤黑,研如脂 贝母十八铢
上三味捣为散,纳巴豆,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上则吐〔1〕,在下则利〔2〕。不利进热粥一杯,利不止〔3〕进冷粥一杯。一云冷水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噀之洗之,更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即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1〕在上则吐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在膈上必吐”五字。
〔2〕在下则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在膈下必利”五字。
〔3〕利不止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利”下有“过”字。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痛〔4〕,或眩冒,如结胸〔5〕,心下痞而坚,当刺肺俞肝俞大椎第一间,慎不可发汗,发汗即谵语,谵语则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4〕头痛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头项强痛”四字。
〔5〕如结胸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如”上有“时”字。
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6〕,半夏泻心汤主之
〔6〕此为痞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痞”下有“柴胡不中与之”六字。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炙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7〕,温服一升,日三服。
〔7〕去滓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滓”下有“再煮取三升”五字。
脉浮紧而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太阳中风,吐下〔8〕呕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坚满,引胁下〔9〕,呕即短气〔10〕,此为表解里未和,十枣汤主之方
〔8〕吐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下利”。
〔9〕引胁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下有“痛”字。
〔10〕短气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气”下有“汗出,不恶寒者”六字。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为散,以水一升五合先煮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枣,强人纳药末一钱匕,羸人半钱匕,温服,平旦服。若下少不利者〔1〕,明旦更服,加半钱,得快下〔2〕,糜粥自养。
〔1〕不利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病不除者”四字。
〔2〕得快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下有“利后”二字。
太阳病发其汗,遂发热恶寒,复下之则心下痞,此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胸烦。面色青黄,肤,此为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愈。
心下痞,按之自濡,关上脉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去滓,分温再服。此方必有黄芩。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方
附子一枚,炮,别煮取汁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四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之泻心,其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言:忍之一日乃愈。用上方。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以下痞坚,干噫〔3〕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而利,生姜泻心汤主之方
〔3〕噫 即嗳气。《景岳全书•杂证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
生姜四两,切 半夏半升,洗 干姜一两 黄连一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4〕,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坚而满,干呕而烦,不能得安。医见心下痞,为病不尽,复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之坚,甘草泻心汤主之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 干姜各三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一方有人参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4〕,温服一升,日三服。
〔4〕去滓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滓”下有“再煮取三升”五字。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坚。服泻心汤,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而利益甚。理中治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若不止,当利小便。
伤寒吐下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坚,胁下痛,气上冲喉咽,眩冒,经脉动惕〔1〕者,久而成痿。
〔1〕经脉动惕 谓全身肌肉跳动不宁,不能自主。因伤寒误治,阳气衰微,津液不足,经脉失养而致。《伤寒贯珠集》卷二:“夫经脉者,资血液以为用者也。汗吐下后,血液之所存几何,而复搏结为饮,不能布散诸经,譬如鱼之失水,能不为之时时动惕耶。”
伤寒发汗吐下解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方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切 代赭一两,碎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挟热而利不止,心下痞坚,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主之方
桂枝四两,别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 人参 干姜各二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去滓纳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其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其痞,当先解表,表解乃攻其痞〔2〕,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用上方。
病如桂枝证,头项不强痛〔3〕,脉〔4〕微浮,胸中痞坚,气上冲喉咽,不得息,此为胸有寒,当吐之,宜瓜蒂散方
〔2〕痞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下有“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八字。
〔3〕头项不强痛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头不痛,项不强”六字。
〔4〕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上有“寸”字。
瓜蒂熬 赤小豆各一分
上二味捣为散,取半〔1〕钱匕,豉一合,汤七合渍之〔2〕须臾,去滓,纳散汤中和〔3〕,顿服之。若不吐,稍加之,得快吐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1〕半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一”。
〔2〕渍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煮作稀糜”四字。
〔3〕纳散汤中和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取汁合散,温”。
太阳病杂疗法第七二十证 方一十三首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而吐,此为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结胸门〔4〕中。
〔4〕门 原作“闷”,据文义改。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一枚,擘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饴〔5〕,温服一升〔6〕。呕家不可服,以甘故也。
〔5〕纳饴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九字。
〔6〕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下有“日三服”三字。
伤寒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惊狂〔7〕,卧起不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方
〔7〕惊狂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惊”上有“必”字。
桂枝 生姜切 蜀漆各三两,洗去腥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1〕,气从少腹上冲者,灸其核上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方
〔1〕奔豚 病名。症见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如豚之奔突,时发时止。或“从惊发得之”,或感寒入里,劫汗伤阳,阳虚阴乘而致。《伤寒论本旨•汗吐下后并误治诸证》:“针处被寒,寒闭其经穴而核起,太阳之邪不得外泄,内遏肾脏水寒之气,必致上冲于心,如豚之奔突,以太阳经脉络肾,寒邪由表犯里也。”
桂枝五两 芍药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方
桂枝一两 甘草 龙骨 牡蛎各二两,熬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伤寒〔2〕加温针,必惊。
〔2〕伤寒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太阳伤寒者”五字。
太阳病六七日出,表证续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坚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在里故也。宜下之,以抵当汤。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坚,小便不得者,为无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3〕也,抵当汤主之。
〔3〕谛 谓真实无谬。《伤寒论辨证广注》卷四:“谛者,审也。犹言精审而无差也。”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须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抵当汤方
大黄二两,破六片 桃仁二十五枚,去皮尖,熬 虻虫去足翅,熬 水蛭各三十枚,熬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抵当丸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五枚,去皮尖,熬 虻虫去足翅,熬 水蛭各二十枚,熬
上四味捣,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晬时当下〔1〕,不下更服。
〔1〕当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下有“血”字。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虚实而取之〔2〕。
〔2〕随其虚实而取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随其实而泻之”六字。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柴胡汤门。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了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当自愈。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而烦,其背微恶寒,白虎汤主之〔3〕。
〔3〕白虎汤主之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八字。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白虎汤主之〔3〕。
〔4〕里有寒 《伤寒论》同。《注解伤寒论》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作“里有热”。按“寒”当作“热”。《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正误存疑篇》:“里有寒之寒字,当是热字。若是寒字,非白虎汤证也,当改之。”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4〕,白虎汤主之方
〔5〕又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白虎加人参汤”六字。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5〕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立夏后至立秋前得用之,立秋后不可服,春三月病常苦里冷,白虎汤亦不可与之,与之即呕利而腹痛,诸亡血及虚家亦不可与白虎汤,得之则腹痛而利,但当温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 甘草各二两,炙 大枣一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切
上二味加入前方中即是。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黄连汤主之方
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 人参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分五服,昼三夜二服。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1〕,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下已脉浮而紧〔2〕,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坚,小便自利,术附子汤〔3〕主之方
〔1〕风湿相搏 谓风寒与湿邪互相搏结而致病。“搏”,执持。《北史•古弼传》:“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此谓结合。《伤寒论条辨》卷一:“搏,扟聚也。言风与湿扟合团聚,共为一家之病也。”
〔2〕下已脉浮而紧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脉浮虚而涩者”。
〔3〕术附子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作“(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六字。
桂枝四两 附子三枚,炮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术附子汤方:于前方中去桂,加白术四两即是。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复服之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附子术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1〕,以大便坚,小便自利,故不加桂也〔2〕。
〔1〕四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两”下有“此本一方二法”六字。
〔2〕故不加桂也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三十二字。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 白术三两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即止〔3〕,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后服六七合愈〔4〕。
〔3〕即止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即解”。
〔4〕后服六七合愈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宜服六七合为始”七字。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
甘草四两,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切 麦门冬去心,半升 麻子仁半升 人参 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擘 生地黄一斤,切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消烊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状第八七十五证 方一十一首
阳明之为病,胃中寒〔5〕是也。
〔5〕胃中寒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胃家实”。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微〔6〕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1〕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2〕是也;微〔6〕阳阳明者,发其汗,若利其小便,胃中燥〔3〕,便难是也。
〔6〕微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少”字。
〔1〕脾约 病证名。谓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大便坚硬难出。因太阳病汗后,胃热肠燥,津液损伤,约束脾阴之转输而致。《伤寒论后条辨》卷七:“脾约者,小便数而大便难,肠胃素乘燥气也。”
〔2〕胃家实 谓胃与大肠俱属邪实。《伤寒论本旨•阳明篇》:“胃家者,统阳明经腑而言也。实者,受邪之谓。”
〔3〕胃中燥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燥”下有“烦实,大”三字。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其汗若下之,亡〔4〕其津液,胃中干燥,因为阳明。不更衣〔5〕而便难,复为阳明病也。
〔4〕亡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亡”上有“若利小便,此”五字。
〔5〕不更衣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衣”下有“内实”二字。按古人登厕必更衣,不更衣,意即不大便。《伤寒总病论》卷二:“更衣即登厕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出而不恶寒,但反恶热。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发热〔6〕恶寒者何。答曰:然虽二〔7〕日,恶寒自罢,即汗出,恶热也。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处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故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是为阳明病。
〔6〕发热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不发热而”四字。
〔7〕二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得之一”三字。
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复不彻,因转属阳明。
伤寒〔8〕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9〕,是为转在阳明。
〔8〕伤寒 原作“病”一字,据《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改。
〔9〕濈濈然 汗出连绵不断貌。《伤寒论后条辨》卷七:“濈濈,连绵之义。俗云汗一身不了,又一身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8〕脉浮而缓,手足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当发黄,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而坚〔10〕,为属阳明。
〔10〕而坚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便硬者”四字。
伤寒传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后〔1〕汗出。
〔1〕后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微”字。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若紧,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能食为中风,不能食为中寒。
阳明病中寒,不能食,而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为欲作坚瘕〔2〕也,必头坚〔3〕后溏。所以然者,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2〕坚瘕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固瘕”。
〔3〕头坚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便初硬”四字。
阳明病初为欲食之,小便反不数〔4〕,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5〕发狂,濈然汗出而解,此为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坚者即〔6〕愈。
〔4〕不数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不利”。
〔5〕奄然 忽然。《后汉书•侯霸传》:“未及爵命,奄然而终。”
〔6〕坚者即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脉紧则”。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尽戌〔7〕。
〔7〕从申尽戌 谓申、酉、戌三个时辰,即现在的十五时后至二十一时前的六个小时。为阳明病欲解有利时辰。《伤寒论集注•辨阳明病脉证篇》:“经云日西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从申至戌,乃阳明主气之时,表里之邪欲出,必随旺时而解。”
阳明病不能食,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8〕,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8〕下之不解,其人不能食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无此九字。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即微烦,头眩者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其腹必满如故耳。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久久而坚者〔9〕,阳明病当多汗,而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此为久虚故也。
〔9〕阳明病久久而坚者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无此八字。
冬〔10〕阳明病反无汗,但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若厥者,其人头必痛,若不呕不咳,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0〕冬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无此字。
冬〔1〕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者,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冬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无此字。
阳明病脉浮而紧,其热必潮,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2〕,必发黄。
〔2〕心中懊 谓自觉胸膈间有烧灼嘈杂感,烦郁闷乱,莫可名状,因湿热上扰心神而致。《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湿热郁蒸,瘀热在胃,不得发泄,故心中懊,而知其必发黄也。”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必发黄。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衄。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复重发其汗,病已瘥,其人微烦不了了,此大便坚也。必亡津液,胃中燥,故令其坚。当问小便日几行,若本日三四行,今日再行者,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必当大便也。
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坚,汗出多,极发其汗亦坚。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也。
阳明病当心下坚满,不可攻之,攻之遂利不止者〔3〕,利止者愈。
〔3〕不止者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者”下有“死”字。
阳明病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不吐下而烦者,可与承气汤〔4〕。
〔4〕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调味承气汤”五字。
阳明病其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体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如此者,其外为解〔5〕,可攻其里,手足濈然汗出,此为已坚〔6〕,承气汤〔7〕主之。
〔5〕为解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欲解”。
〔6〕此为已坚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此大便已硬也”六字。
〔7〕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四字。
若汗出多而微〔8〕恶寒,外为未解,其热不潮,勿与承气汤。若腹大满而不大便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勿令至大下。
〔8〕微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微”下有“发热”二字。
阳明病潮热,微坚〔1〕,可与承气汤〔2〕,不坚〔3〕勿与之。
〔1〕微坚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便微硬者”五字。
〔2〕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四字。
〔3〕不坚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不硬者”三字。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可与小承气汤,若腹中转失气者,此为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头坚后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腹胀满,不能食。欲饮水者,即〔4〕哕。其后发热者,必复坚,以小承气汤和之。若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之。
〔4〕即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与水则”三字。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5〕。郑声者,重语是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5〕郑声 谓语言重复,声音低微,因精气虚脱,心神失养而致。《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虚则郑声,精气衰乏,不能自主,语言重复,其声微短,正气虚也。”
阳明病其人多汗,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坚,坚者则谵语,承气汤〔6〕主之。
阳明病谵语妄言,发潮热,其脉滑疾,如此者承气汤〔6〕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复与一升,如不转气者,勿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此为里虚,为难治,不得复与承气汤。
〔6〕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小承气汤”四字。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坚耳,承气汤〔2〕主之。
阳明病下血而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则愈。
汗出而谵语者,有燥屎在胃中,此风也〔7〕,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8〕。下之则愈,宜承气汤〔2〕。
〔7〕风也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也”下有“须下之”三字。
〔8〕里实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里热故也”四字。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语。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其人腹微满,头坚后溏者,不可下之。有燥屎者,宜承气汤〔1〕。
病者五六日不大便,绕脐痛,躁烦,发作有时,此为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病者烦热,汗出即解,复如疟状,日晡所发者,属阳明。脉实者当下之,脉浮虚者当发其汗。下之宜承气汤〔1〕,发汗宜桂枝汤。方见桂枝汤门。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承气汤〔1〕。
〔1〕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四字。
病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怫郁〔2〕不能卧,有燥屎故也,宜承气汤〔1〕。
〔2〕怫郁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喘冒”。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而烦,心下坚,至四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大便〔3〕,但头坚后溏,未定成其坚,攻之必溏,当须小便利,定坚,乃可攻之,宜承气汤〔1〕。
〔3〕大便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能食”。
伤寒七八日,目中不了了〔4〕,睛不和〔5〕,无表里证,大便难,微热者,此为实,急下之,宜承气汤〔1〕。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承气汤〔1〕。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承气汤〔1〕。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承气汤〔1〕。
〔4〕目中不了了 谓目睛视物不清,因热邪内扰,灼竭津液,五脏六腑之精无以上注而致。《伤寒溯源集》卷六:“目中不了了,是邪热伏于里而耗竭其津液也。”
〔5〕睛不和 谓眼珠转动不灵活,因邪热深伏,津液枯燥,精气不得上注于目而致。《伤寒贯珠集》卷三:“睛不和者,目直视而不圆转也。”
阳明与少阳合病而利〔1〕,脉不负者为顺〔2〕,滑而数者有宿食〔3〕,宜承气汤〔4〕。方并见承气汤门。
〔1〕而利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必下利”三字。
〔2〕顺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顺”下有“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十三字。
〔3〕有宿食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食”下有“也,当下之”四字。
〔4〕承气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大承气汤”四字。
阳明病脉浮紧,咽干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偏恶热,其身体重,发汗即躁,心中愦愦〔5〕而反谵语,加温针,必怵惕〔6〕,又烦躁不得眠,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汤〔7〕主之方
〔5〕心中愦愦 谓心里昏乱。按“愦”,昏乱。《说文解字•心部》:“愦,乱也。”《战国策•齐策四》:“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宁愚。”郭希汾注:“愦,昏乱也。”《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心液亡,故昏昧而愦愦。”
〔6〕怵(chù 处)惕 心惊而恐惧。《书经•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孔颖达传:“言常惧惟危,夜半以起,思所以免其过悔。”《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若谬加温针,是以火济火,故心恐惧而怵惕。”
〔7〕栀子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栀子豉汤”四字。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温进一服。得快吐,止后服。
三阳合病〔8〕,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9〕,言语向经〔10〕,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11〕,白虎汤主之。按诸本皆云向经,不敢刊改。
〔8〕三阳合病 谓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订正伤寒论注》卷九:“三阳合病者,太阳、阳明、少阳合而为病也。必太阳之头痛发热,阳明之恶热不眠,少阳之耳聋寒热等证皆具也。”
〔9〕口不仁 谓食不知味,言语不利,因阳明热盛,津液被灼,胃气失和而致。《伤寒论注》卷三:“口者,胃之门户。胃气病,则津液不能上行,故口不仁。”
〔10〕言语向经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而面垢”三字。
〔11〕厥冷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逆冷,若自汗出者”七字。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汤〔1〕主之。方见杂疗中。
〔1〕白虎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白虎加人参汤”六字。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主之方
猪苓去黑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胃中虚冷,其人不能食者,饮水即哕。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即衄。
若脉浮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而胸胁满不去,小柴胡汤主之。
阳明病胁下坚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胎〔2〕者,可以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舌上胎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胎”上有“白”字。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3〕,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其人嗜卧,一身及目〔4〕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与小柴胡汤;但浮无余证,与麻黄汤。不溺,腹满加哕,不治。方见柴胡汤门。
〔3〕腹部满 “部”原作“都”,据《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改。
〔4〕目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目”上有“面”字。
阳明病其脉迟,汗出多而微恶寒,表为未解,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其人必喘,发汗即愈,宜麻黄汤。方并见上。
阳明病汗出,若发其汗,小便自利,此为内竭〔1〕,虽坚不可攻,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猪胆汁,皆可以导方
〔1〕内竭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内”上有“津液”二字。
蜜七合
上一味纳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捻〔2〕如指许,长二寸,当热时急作,令头锐〔3〕,以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2〕捻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九字。
〔3〕令头锐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冷则硬”。
又方〔4〕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法醋,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已试甚良。
〔4〕又方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猪胆汁方”四字。
阳明病发热而汗出,此为热越〔5〕,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其身无有,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6〕,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汤主之。
〔5〕热越 谓热邪向外发泄。按“越”,播扬。《尔雅•释言》:“越,扬也。”《文选•上林赋》:“郁郁菲菲,众香发越。”李善注引郭璞曰:“香气射散也。”《伤寒贯珠集》卷四:“热越,热随汗而外越也。”
〔6〕渴引水浆 谓口渴而大量取用饮料。“引”,持取。《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孔)融别传》云:“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水浆”,泛指饮料,如汤水、瓜果浆汁等。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小便不利,其腹微满,茵陈汤主之方
茵陈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纳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溺如皂荚沫状,色正赤,一宿〔7〕黄从小便去。
〔7〕一宿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宿”下有“腹减”二字。
阳明证其人喜忘〔8〕,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1〕。虽坚,大便必黑〔2〕,抵当汤主之。
〔8〕喜忘 谓言语行动既往而忘,因瘀血与邪热相搏,扰乱心神而致。又,《外台秘要》卷一•千金方“喜忘”作“善忘”。
〔1〕喜忘 谓言语行动既往而忘,因瘀血与邪热相搏,扰乱心神而致。又,《外台秘要》卷一•千金方“喜忘”作“善忘”。
〔2〕虽坚大便必黑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虽大便坚,反易,色必黑”九字。
病者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可下之。假令下已,脉数不解而合热,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抵当汤主之。若数不解〔3〕,而下不止,必挟热便脓血。方见杂疗中。食谷而呕者,属阳明,茱萸汤〔4〕主之方
〔3〕数不解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数”上有“脉”字。
〔4〕茱萸汤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吴茱萸汤”四字。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阳明病〔5〕寸口缓,关上小浮,尺中弱,其人发热而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此为医下之也。若不下,其人复不恶寒而渴者,为转属阳明。小便数者,大便即坚,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但与之,当以法救渴〔6〕,宜五苓散。方见疗痞门。
〔5〕阳明病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太阳病”。
〔6〕者但与之当以法救渴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十一字。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如〔7〕,汗出多者为太过〔8〕。太过者,阳绝于内,亡津液,大便因坚。
〔7〕自如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自和也”三字。
〔8〕太过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过”下有“阳脉实,因发其汗,出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气则生热,其阳则绝。跌阳〔9〕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即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方
多者,亦为太过”十四字。
〔9〕跌阳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趺阳”。
麻子仁二升 芍药 枳实炙,各八两 大黄一斤 厚朴一尺,炙 杏仁一升,去皮尖两仁者,熬,别作脂
上六味蜜〔1〕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2〕,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1〕蜜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蜜”上有“为末,炼”三字。
〔2〕丸 原作“圆”,据《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改。南宋时为避宋钦宗赵桓之名讳,改“丸”为“圆”。
伤寒发其汗,则〔3〕身目为黄。所以然者,寒湿相抟,在里不解故也〔4〕。伤寒其人发黄〔5〕,栀子檗皮汤主之方
〔3〕发其汗则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发汗已”三字。
〔4〕故也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也”下有“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十二字。
〔5〕伤寒其人发黄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伤寒身黄发热者”七字。
栀子十五枚,擘 甘草〔6〕 黄檗十五分〔7〕
〔6〕甘草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草”下有“一两”二字。
〔7〕十五分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二两”二字。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身体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方
麻黄去节 连翘各一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切,一斤 甘草二两,炙 一方生姜二两,切
上七味,以水〔8〕一斗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9〕。
〔8〕水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潦水”二字。
〔9〕温服一升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作“分温三服,半日服尽”八字。
少阳病状第九九证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病脉弦细,头痛而发热,此为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为属胃,胃和即愈,不和烦而悸。
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坚满,干呕不能食饮,往来寒热,而未吐下,其脉沉紧,可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1〕脉浮大,上关上,但欲寐〔2〕,目合则汗。
〔1〕三阳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阳”下有“合病”二字。
〔2〕但欲寐 谓精神萎靡,神志恍惚,似睡非睡的昏沉状态,因三阳合病,热盛神昏而致。《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寐”作“眠睡”二字。《伤寒溯源集》卷七:“邪自太阳而来,与少阳热邪,阳明热邪,三经郁热之气赤蒸,令人矇昧昏冒,故但欲眠睡。”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此为阳去入阴〔3〕故也。
〔3〕阳去入阴 谓阳邪离表入里。《伤寒来苏集•伤寒总论》:“六七日乃阴阳自和之际,反见烦躁,是阳邪内陷之兆。阴者指里而言,非指三阴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其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其邪。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欲已。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