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新的一年
送别女儿女婿后,华生在初八那天也去工厂上工了。没有了杨氏帮忙,以他慢工出细活的效率,按件计算的工资将会大打折扣。但是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阿军的父母也在努力挣钱帮忙还债,没办法带孩子。所以杨氏在家带孩子最合适。他尽量多加加班,再加上金梅寄回来的工资,养活一家老小还是没问题的。
金娣和阿军给两个女儿取名为“双凤”——阿军姓李,他的老家是四川的。为了不让她们忘记自己的根,分别叫李川双,李川凤。
双凤过完年才半岁。完全不知道父母已经离开她们外出工作了。她们现在吃饱后精神越来越好了,躺在床上,两只小手挥舞着,啪啪地打到旁边的姐妹身上,嘴里噢噢地说着只有她们自己能懂的“婴语”。双儿四个月的时候就学会翻身了,躺着躺着就侧着身子翻过来,双手撑着席子,脸朝下到处看,脚也不停地乱蹬。现在可以在床上360度趴着转圈圈。凤儿自小比姐姐体弱,只会翻身,还不会爬。她看着姐姐嘴里不停地吐出一串串婴文,好像在说:“姐姐好好玩呀!我也要爬……”但是她使尽了吃奶的力也没有爬出半分地。
杨氏看着两个可爱的外孙女,心情很快阴转晴,坐在一边学她们咿咿呀呀地说话。双凤听到外婆的话更加激动了,叫得口水直流,时不时还会呵呵地笑出声,然后又津津有味地吃起拳头来。现在双凤看到外婆已经不再哭了。短短几天的相处,她们已经熟悉了外婆的存在。一看到经常照顾自己的外婆来就抬着头朝她望着,哦哦地说着,好像在说“外婆你来啦!”
家里多了两个小不点,金凤金玲金焕最开心。她们一会儿拿玩具在双凤眼前晃,一会儿给她们唱歌跳舞,逗得双凤直乐。
从大姐把她们抱进门,她们把这两个小不点当成宝贝一样。无论杨氏叫她们做什么都迅速反应,生怕照顾不周,一有空就寸步不离地守在旁边逗她们玩儿。
金凤对于照顾小孩最有心得。她六岁的时候,杨氏就每天早上把她叫起来背小老五,还要给她把屎把尿。所以短短几天,她跟在大姐身边也学会了给双凤换尿布,冲奶粉了。她学着大人的样子抱着孩子也是有模有样的。
杨氏走进来听着孩子们哈哈笑心情也好了很多。
她瞄了一眼窗外,这个房间的后面是一片荒芜的水田,去年田主人把水稻收割后一直没有打理,田里杂草丛生。远处是一座座低矮的山头。山上的树木密密麻麻,有些已经发出了新芽,有些已经发青发绿。春天来了,一切都会好的。
再过十天,三个女儿也要回校上学了。
金凤去年九月小学毕业,如当初校长所愿考上了城里的重点中学读书。因为学校是公办的重点中学,择优录取,学费倒是不贵。
今年九月,金玲也要从小学毕业。但是以她的成绩连考上初中都难。杨氏想到这就头疼,要是考不上初中金玲该何去何从?像两个姐姐一样外出打工吗?她们俩当初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迫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家里供她们三个读书还是供得起的。金焕倒是不着急,才读三年级。平时多让金凤教教还有机会。
杨氏看着几个女儿心里不停地盘算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船到桥头自然直!”杨氏一直都是一个想得开的人。以前她们夫妻俩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把五个女儿养大。现在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怕什么!辛苦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苦尽甘来。她坚信好日子在后头呢!
想到这,杨氏心里豁然开朗。叮嘱三个女儿看着双凤别让她们掉下来,她就去厨房给两个孩子熬点米糊吃。
孩子越来越大了,光喝奶粉不顶肚子,那东西就是水,拉几泡尿人就饿了,得给她们加点辅食才顶饱。孩子吃饱了白天就不用喝那么多次奶粉了,能省一点是一点吧,奶粉这么贵。
新的一年,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家里现在困难重重,唯一让杨氏觉得欣慰的是金梅过年回来跟她们说她工作做得好,被领导赏识,又升职加薪了。
工厂订单量越来越大,财务忙不过来。主管见她对数字非常敏感,思维敏捷。就让她不用到流水线上工作了,把她调到办公室帮财务处理工厂月结和平时的出入货对账。
随着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金梅在过年回家的时候特意跟金凤找了她学过的数学和英语书通过自学提升自己。因为公司的产品都是用字母表示,她在对账的时候连读都不会读,和领导解说的时候就很尴尬。而且她们的老板是香港人,平时说话总是中英文混着说,她听不懂。
由此她也看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过年这段时间,当别人都想着去玩耍的时候,她却一有空就揪着金凤教她读英文字母和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晚上还拿着数学书学习,就连出去上班也没有忘记把这些书带上。
金凤和金梅接触最多,二姐和她说了很多工作上因为学习的不足而遇到的困难,受触动也最大。因此学习更加勤奋了。
她想二姐每天上班那么辛苦,下了班还要自学。自己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有大教室,有好老师,有安稳的家庭条件,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她每天除了完成作业,还会坚持预习下一天的课程和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点。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她就会做一个小结。学完一个学期就做一个总结。由课本延伸到课外,举一反三,把自己能想到的也加进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初中的科目有十几个,她每一科都能拿到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