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家五姐妹 > 第30章 插班生

第30章 插班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杨氏夫妇告诉老爷子,他们从今年开始不再种田了,全家人进城,大人入厂打工,小孩进城读书。老爷子听后觉得很荒唐,几次创业都没有成功,进厂打个工还想在城里住?他非常不看好地说:“就你们也想在城里找饭吃,你们要是能在城里立住脚,我把我的头切下来给你们当凳子坐!”

    华生和杨氏都知道老爷子的性格,说不通他就算了。但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反正家里还有几千斤稻谷,交了公扣粮也够他自己在家吃很久了。他的身体还算硬朗,平时都是自己煮自己吃,不和孩子们吃的。他要留在老家也不会有什么事。

    当杨氏夫妇把家里的鸡鸭狗猪牛和菜地里的一切都处理好,带着四个女儿来到城里时,城里的改变也是一天一个样。

    很多楼房和工厂好像一夜之间就建起来了。工厂越来越多,有做纸箱的,有做纸巾的,有做木材加工的,有做针织的,有做组装电子的,更多的是家具厂。那些大老板好像都在同一时间嗅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大大小小的家具厂好像组团一样圈地盖厂房。

    就在杨氏一家惊叹社会发展的迅猛之势时,这些工厂吸引了周边乡镇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很多农民拖家带口来到这里,或住在简易的工厂宿舍,或在外面租房住。由此也让城里的各个学校产生了大量的新插班生。

    城里没有提前加建学校,现有的学校学位有限,只能在招完本地学生后,又开了一次统一的考试,把剩余的学位按照招生考试分数从优录取。如果所有的学校都招满了的话只能继续回老家按户口地址划分的学校读书。

    在上户口的时候,华生给老五取名张金焕,只是大家平时叫习惯了老五,忘记了她还有这个名字。

    杨氏夫妇给三个女儿在最近的一间小学报了名,跟她们一起去报名的还有小姑子的三个女儿。

    金凤金玲和两个表姐妹木兰海兰是插班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入读,金焕来娣今年都是七岁,入读学前班,不需要考试,报名就行了,只是学费比本地的学生贵很多。本地学生学杂费,校服费,早餐费加起来四百多块钱,她们的需要八百多块。

    因为她们是外地新生,需要自己出钱买桌子椅子。金凤金玲木兰海兰不是新生,不需要自己出钱购买桌子椅子,用学校的旧桌子椅子,但是也要六百多。三个小孩一个学期需要两千多块钱!

    费用一张贴出来,大家看到都咋舌。怎么这么贵呀?工资低的家庭两个人打工还供不起一个小孩上学呢!

    8月1日。这一天,来自各个乡镇的各级插班生人数空前的大,六个年级一共160多人来参加城北小学插班生入学考试。每个年级平均有二三十个人争抢到所剩余不多的学位,现场非常残酷。

    由于金凤平时学习踏实,基础较好,最后她以语数两科满分的成绩成功入选!金玲平时比较活泼好动,语文基础较差,最后数学考了80分,语文考了59分,差点被学校拒绝录取。表姐妹木兰海兰考得还可以双双入选。

    当学校通知家长,张金凤被录取,张金玲转回原籍就读的这个结果的后,杨氏夫妇特意放下手上的事情赶到学校找到校长。

    他们从校长找出来的考卷上详细地看了两个女儿的考试成果。他们承认金玲基础较差,但是姐妹两个必须在一起上学,如果金玲继续回原籍读书的话,金凤也会跟着一起回老家就读。这样他们大人在外面工作,两个小孩一起结伴在老家上下学,才能放心。

    校长劝说他们城里的教学资源肯定比乡下要好得多,如果把张金凤这个好苗子送回老家读书会耽搁了她的前程。就算她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镇上的初中,但是每年从那里的初中考上城里重点高中的人极少,连百分之一都没有。如果想读大学机会就更加渺茫了。他把之前的乡镇录取人名单找出来给杨氏夫妇看。希望他们为了女儿的前程再慎重考虑一下。

    但是杨氏夫妇更加关心的是女儿的人身安全。全家人都在城里,把四女儿一个人留在老家读书,路途遥远,其中危险不计其数,他们不能冒这个险。

    校长意识到他们的顾虑并了解他们老家的情况后,也明白了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但是他不忍心放弃金凤这个好苗子,学校如果在升学中多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初中就多一份奖励。最后还是校长妥协了。他把两个人都留了下来。杨氏夫妇终于松了一口气。

    金凤金玲木兰海兰成功转学,两个读四年级,两个读三年级,还有两个新生。六个人一起上学,都住在出租屋里,平时自己照顾自己。父母有空就过来看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