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家五姐妹 > 第10章 农民的苦与乐

第10章 农民的苦与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了上一次粮食失收的惨痛教训,到了第二年,杨氏夫妇经过商量,决定到镇上的粮食种子店重新买一种新品种的稻谷种子回来种植,换一个品种,也换一换口味,还能增加产量的。

    以前都是自己收了稻谷挑选最好的留做种子给下一季种。但是同一个谷种返种次数太多它的产量就会下降,病害也会增多,质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

    刚好那时候的袁老师研发出了很多种杂交水稻,产量大,易种活,口感还不差,正在全国推广。

    当然也有一些非常优质的品种,吃起来香喷喷的,不用菜也能让人吃三大碗米饭,但是它的缺点是产量低。

    良田多的人家会种几片田自己解解馋。毕竟还要交公粮,要是全种上了收起来还不够交给国家的,自己家人怎么办?所以大部分的人家选择的都是产量高,成活率高的品种。

    中国人能吃上饭吃饱饭真得要好好感谢袁老师,造福了中国的千秋万代。

    果然,他们换了新谷种之后,粮食产量比之前增加了很多。

    一家人开心地收割着这半年的辛苦劳动成果,虽然辛苦,但是累并快乐着。

    家里成员分工明确。金娣,金梅跟着妈妈到田里割稻谷。爸爸负责用扁担把稻谷一担担地挑回家前面的地坪上。金凤和金玲负责家里的所有家务活——挑水,煮粥,喂鸡喂猪,挑水淋菜,摘菜洗菜炒菜。牛被拉到了田里绑着吃稻杆,不用专门看着。他们还要给在田里劳作的人煮一大锅粥水送到田头上给她们吃喝。

    农忙时节,她们中午都是不回家吃的,在地头用碗灌两碗清粥休息一下继续干活,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工回家。

    回家吃了饭后还不能休息。他们必须把今天收回来的稻谷脱粒。

    由于家里那台老古董打谷机坏了,他们只能采用最古老的方法帮稻谷脱粒——用牛踩。

    他们把稻谷全部倒在地坪上摊开,一个人站在稻谷中国拉着七八头牛的绳子让它们围着他转。牛要是停下来就抽一鞭子它,要是拉屎还得外面的人拿着筲箕(竹子编织的一种铲子)去接,要是吃稻谷就扯一下它的绳子(每头牛的鼻子都穿了一个环,用绳子绑着,扯一下它觉得痛了就会听话不敢再吃了)……其他人就站在外面配合着翻转稻谷,把没脱到稻杆翻到上面,已经脱了的翻到下面。这样的动作要持续重复几个小时,他们管这种脱粒方式叫——练禾。

    当稻谷基本脱干净了就装袋,再把稻杆翻到另一处继续练,直到没有为止。

    每当收割的季节,全家人都要从早上天不亮开始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收工睡觉。

    第二天又继续重复同样的动作,只是多了一项工作——晒谷。

    晒谷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天气阴晴不定,一会太阳一会雨的。要是下雨了收谷不及时被雨淋湿了,谷子会发芽坏掉。所有的辛苦都会白费。

    因此,必须留一个人专门守在地坪上,除了防止周边的鸡鸭跑来偷谷子吃,还要时不时地给谷子翻面,最重要的是监视天气变化。

    要是发现天上乌云密布,风吹得特别快,或者有雷声,闪电,空气湿度越来越大都要赶紧收,不能有侥幸心理。

    地里干活的人也会赶回来帮忙。

    要是碰到那种晴空万里却突然突然下下来的大雨也没辙,只能以尽快的速度用东西把谷子遮盖起来,能盖多少盖多少。

    其实最让农村小孩们害怕的不是晒谷子,而是黄豆。那玩意儿圆溜溜的,一扫就跑,越急越难收……非常令人崩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