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农圣 > 第320章 长孙冲的成长

第320章 长孙冲的成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嚯,志气还不小啊!”李世民闻言,虽然赞了一句,却是一脸不相信的看向了长孙冲。

    “怎么个章程?”

    而孙享福要在这条防线后面,打造一个大型的商品输出端,却是战略意义十足,因为,这里离西域诸国的距离,比离善阳还近,一旦它建成,那么西域诸国的商人,一年可以从这里向国内走两到三次货,到时候商贸的发达,必定会拉动泰安,以及前沿四州的经济的。

    “怎么了你这是?”

    “我应该知道吗?”

    “嗯,你先下去吧!朕马上要召见高昌国王子。”

    待得诸人用餐完毕,各自回房之后,孙享福才对李世民道,“陛下,今天您如果没有视察计划的话,可以抽点时间会见高昌国的麴智盛了。”

    新设的四州的人口都不多,更适合当前沿的战略防线,只要守住了这条防线,大唐在玉门关外就有了上千里的战略纵深,这千里之地,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多了,因为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比后世好,这里现在有很多地方都适合耕种放牧,并非像后世那样,全部是荒漠或戈壁滩。

    不过,为了让各家都能有个好收成,孙享福只能按照科学的配比给他们分配人手,不过,却是在官方,给这些分派下去的人手里正的身份,也就是说,孙享福借着给各家派农业技术员的机会,将自己的权力,渗入到了世家子对于底层农奴的控制之中。

    在他看来,长孙冲这一年多的经历,就应该是大唐所有官员的一个管理地方的典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了那些原本并不属于大唐的化外之民,使其归心,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从此时大唐版图的最西边,走到处于中部的善阳,差不多快有五千里远了,而往返一次的话,就是一万多里,这可是差不多三个月的路程,西域的胡商,每年就是将很多时间浪费在了这个路程上面。

    如何从高昌国吸取民力,这就要看李世民这个红脸的手段了。

    闻言,长孙冲却是有些忐忑道,“真的要讲吗?我怕讲完,陛下更加不会让我继续留在定襄了。”

    “陛下,定襄城现在有从草原各地收拢,以及从善阳分流过来的牧民共十四万户,约三十五万人口,臣一到善阳,就被孙正明打发去治理定襄了,到如今,也已经有一年多了。”

    或许,朝廷的政绩考评制度,也应该改一改了,不能够不出乱子就有功,不能够完成税收任务就有功,应该以增长量和开发出来的新产业数量,以及百姓的人均收入来做评比,简单了来说,就是逼官员们去抓生产,抓民生,富民。

    可在距离善阳五千里之外的地方建一座城,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要砸不少钱的,人力,更是需要就近向高昌国,龟兹国吸取,安北大都护府现在能够支持泰安城发展的,顶多也就是回纥部臣服过来的那些牧民,总数十来万左右,这还是因为他们原本放牧的区域,离那里比较近。

    等长孙冲将自己在定襄施政的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构想全部说出来之后,李世民愣神了好久,最终道,“冲儿,你长大了,已经足以主政一方,朕不能因为要让你照顾承乾,而使国家失去一个栋梁,你就继续在定襄城留任吧!过一段时间,朕会去定襄城看一看的,到时候,会正式任命你为定襄刺史。”

    定襄城的发展,可以说是站立在了善阳的肩膀上的,有善阳各方面的支持,它会比善阳建立的时候,更加的顺利。

    孙府客厅之中,长孙冲给李世民见礼之后,被赐了坐,他言明了有政事要跟李世民谈,那么李世民就只好耐住性子先听听了。

    收到孙享福要给各家派技术员的消息,几大家毫无意外的又开始争抢起来,纷纷给孙享福开出了优越的条件。

    “仅仅是因为新城快要建设起来了么?”

    孙享福选择的泰安城的位置很巧妙,他将是安北大都护府最西边的一座城池,距离李世民新设的四州,直线距离不超过八百里距离,近些的,像伊州,和庭州,不过四五百里距离,快马一两日可达。

    “陛下,臣敢放这样的豪言,是有根据的,我定襄城的百姓,虽然全部都是胡人,但他们都比较听臣的话,因为是臣带领他们,将一间间供牛羊过冬的暖棚搭建起来,教他们使用新式的割草车,囤积草料,教他们用发酵的草饲料喂养牛羊,请医师为他们诊治疾病……帮他们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春耕之后,新城的城墙就快建设完毕了,入冬以前,许多砖瓦房屋,道路,都会修建好,差不多就和去年初的善阳一样……”

    “嗯,甚好,朕得知你的发展战略之后,派许敬宗此人来做未来的泰安刺史,正是有这样的打算,你且细细给朕说说吧!”

    对于李世民的办事能力,孙享福是十分放心的,讲完自己该讲的事情,孙享福就告退了,正准备派人去通知麴智盛来见,却发现长孙冲从外面进了自家大门,而且,看上去很有点不爽。

    李世民的视察固然很重要,但孙享福的本职工作也同样重要,李世民带过来的那些熟手农户,他必须要尽快的分派下去,让他们指导那些不会种植棉花和瓜物的世家农户,管理成苗的修理,虫害,收获等。

    李世民听长孙冲噼里啪啦的一通讲解,顿时对定襄城从一座破城,怎么演变成一个焕发勃勃生机,即将走向辉煌的新城的全部过程都了解了。

    如果,直接在离他们较近的位置,建设一座工业产出城池,那么,对于大唐和西域诸国来说,都是一个大大的福音。

    既然长孙冲有事情要跟李世民说,孙享福就不着急派人去通知麴智盛了,反而去了军营中,让郭破派骑兵到草原上看情况,迎接室韦,靺鞨,等部的首领进城,根据估算的路程,明天他们差不多就到了,而这个阅兵仪式是什么章程,孙享福还要先跟他们说一说。

    “也不是,你应该也知道,在那些牧民百姓感激,崇拜的目光中活着,也是很爽的。”

    “那个,臣想要继续在定襄主政,最多两年,臣有把握,把定襄发展成一个和善阳差不多的城池。”

    “臣,臣多谢陛下。”长孙冲如释重负,大喜道。

    长孙冲被孙享福那套当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毒到了,而且还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他给所有聚拢到定襄的牧民百姓做了一年多的保姆,从生产,到生活,各方面帮那些牧民百姓解决问题,这样的官,那些牧民百姓不喜欢才怪。

    “很简单,把你在定襄的施政手法,以及与定襄城的牧民百姓相处的点点滴滴,真实的情况,全部讲给陛下听,陛下是明君,知道该怎么做的。”

    “许刺史其人多智,善机巧,让他主政泰安城,却是恰得其用,最近他跟臣的幕僚唐奉义一直泡在善阳的各大工坊之中,对各种工业生产的套路,上手很快,到时候泰安城的工业发展起来,一定会带动伊,吾,庭,西等四州之地的发展。”

    才到善阳一天多的时间,李世民就又发现了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么改下去,怕是最终要将沿袭前隋的那些政治制度,全部都改个精光才罢休。

    长孙冲闻言,面色一喜,急促的追问道,“什么办法?”

    “嗯,孙正明既然将三十五万人口|交给了你,想必你在定襄,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吧!”

    “和孙正明比起来,算不得什么成绩,不过,臣也做的不差,现在定襄有开好的田地二百多万亩,圈养的牛羊共八十余万头,放养的牛羊五十余万头,马,十五万匹以上,除了自身食用或留种的之外,今年可以向朝廷提供三十万羊,十万头牦牛,三万匹驯熟的战马,以后每年都会递增。”

    李世民朝他挥了挥手,长孙冲行礼退下后,内侍没有马上过来通报麴智盛请见,李世民正好就长孙冲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反思了一下下。

    这种渗入,短期之内,并不会起到什么效果,但是,当有些事情,形成了一个氛围,需要被引爆的时候,他们却是能在关键的时候,做那个火星子。

    “黑脸臣已经唱过了,您只要去唱红脸就好,具体,您看看这个之后,臣再给您说。”

    “放心吧!直管讲,正好,我可以给你拖延点时间,快去吧!”

    “当然,我在哪里努力了一年多,眼看着新城就要建设起来了,这个时候把我调回来……”

    “当然了,陛下要派那个张行成去做定襄城的刺史,让我回来给你当长史,顺便管太子。”

    在衙门里和世家子们开了一上午的会,当孙享福回到自己的府邸,准备向李世民汇报一些情况的时候,正好看到了李世民在大口大口的享用一碗猴头菇炖鸡汤,同在厅中用餐的还有韦妃,杨妃,以及李承乾,李泰等皇子皇女,显然,他们对这种鲜美的汤羹,都没有什么抵抗力,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吃的大汗淋漓,也不肯停嘴。

    孙享福将一份泰安城的发展计划交给李世民,由于他写的都是大白话,李世民很快就看完了。

    闻言,孙享福点了点头笑道,“嗯,现在的你,绝对有资格做一州刺史了,放心吧!教你一个办法,可以让陛下正式任命你为定襄刺史。”

    “你不知道?”

    “怎么地,你现在都舍不得定襄城了?”

    这一幕,让孙享福悔不当初,只恨自己没有早些将府上的好东西都藏起来,现在这些东西估计是渣都不剩了。

    孙享福给李世民提的建议是,以施恩和利诱的方式,让他们心甘心愿的为泰安城的建设出力,等泰安城真的建设起来了,他们就知道什么叫自己挖坑自己埋了,它分分钟能彻底击垮高昌国的经济。

    李世民闻言,有些意外的点了点头道,“确实做的不差,朕原本只是想让你跟着孙正明学些新的政务管理的,想不到,你这么快就做出了成绩,说吧!想要朕给你什么赏赐。”

    怎么能够让当官的,像长孙冲一样,一心想着为百姓服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