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布衣小书生 >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其心可诛?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其心可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洛景同的话音在朝堂上回荡,激起了千层浪花,百官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洛大人此计甚妙,镇南将军用兵如神,实乃我大乾的定海神针。若他亲自挂帅前往平阳省,北莽骑兵必不敢轻易进犯。”武将陈千军率先表态,身为武将的他,深知镇南将军的军事才能,对其充满信任。

    然而,也有官员持不同意见,尤其是礼部那边。

    “镇南将军用兵如神,威震四方,的确是统帅的最佳人选。”礼部左侍郎温荣轩站出来说道。

    说到这里,他可以顿了一下,接着又继续说道:“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此刻镇南将军正在守孝期间。孝道乃我大乾之根本,国家虽大,亦不能忽视人伦之情。若朝廷降旨令其出征,恐有违我大乾礼制,更可能引发民间不满,动摇国之根本。”

    温荣轩的声音平和却又充满力量,显然这些话并非针对凌云,而是表达对伦理道德的坚持。

    冯星河也紧随其后,站了出来。

    身为礼部的老人,他对此事不能坐视不理。

    但见他神色肃然,沉声道:“温大人所言极是。孝道,乃我大乾立国之本。镇南将军的军事才能固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此刻他正在守孝,此乃私事,亦为国事。”

    “朝廷若强行征召,不仅有违孝道,更是有损我大乾的礼制威严。我们必须慎重考虑,不可轻率行事。”

    两人的话语在朝堂上回荡,引起了众多官员的深思。

    他们深知,要想解决当前北莽的危机状况,镇南将军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的军事才能与威望,在朝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只是当前有一个尴尬的事实—凌云此刻处于守孝的悲痛之中。

    于情而言,凌云正在为逝去的亲人尽孝,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他作为子嗣应尽的义务。

    此时让他出山征战,无疑是在他伤口上撒盐,于情不合。

    于理而言,孝道乃大乾立国之本,大乾礼制更是明文规定,守孝期间不宜外出征战。

    强行征召凌云,不仅有违孝道,更是有损大乾的礼制威严,于理不通。

    因此,尽管众官员心中都明白,只有凌云才能带领大军抵御北莽的入侵,但面对他此刻的特殊情况,他们也不得不产生犹豫。

    “两位大人啊,如今局势紧张,已容不得我们再去固守那些繁琐的礼制了!”威远将军彭万里焦急地站了出来,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难道你们真的忍心,看到北莽骑兵的铁蹄踏平平阳城,看到我大乾的无辜百姓惨遭残忍的杀戮吗?”

    “此时此刻,我们需要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将领,凌云将军无疑是最佳人选。他的领兵才能和威望,能够给予我军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彭万里说着,向礼部官员所在的位置拱手:“请两位大人以大局为重,暂时放下对礼制的坚持,请凌云将军出山吧!”

    彭万里身为一位久经沙场的军人,曾在战场上与北莽骑兵有过多次交锋,深知其厉害之处。

    回想起当初与北莽交战的惨烈场景,心中仍然充满了震撼与恐惧。

    那些北莽骑兵,冲入大乾军队中,就如同狼入羊群,肆意屠杀

    此刻,面对西夏和北莽大军的联合进犯,彭万里深感朝廷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如果朝廷不能迅速派出,一个能力挽狂澜的统帅来指挥作战,那么平阳防线一旦被攻破,北莽骑兵将势如破竹,直捣大乾腹地,甚至威胁到京都的安全。

    在个人孝道与国家安危之间,彭万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作为一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和使命。

    在国家的生死存亡之际,军人绝对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当然这是他个人的看法,其他官员或许觉得北莽骑兵可怕,但并不觉得大乾已经陷入危险存亡的境地。

    “咳咳”高安翔轻咳两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随后他缓缓站出来,目光在彭万里身上稍作停留,方才缓缓开口:“威远将军,您的话虽然言辞凿凿,但实则有失偏颇。北莽来袭,固然凶险异常,但我大乾兵力雄厚,民心所向,并非已至生死存亡之境。”

    “何况,平阳省有宣武将军坐镇,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并且多次抵御北莽骑兵的凶悍进攻,未让北莽骑兵多进半步。因此我们只需做好战略布局,严阵以待,便可保国家安宁,百姓无忧。”

    高安翔的话语平和而坚定,既表达了对北莽来袭的警惕,也展现了对大乾军力的信心。

    “高大人,此言差矣!”明威将军李子晋站出来,语气坚定地反驳道。

    他眉头紧锁,显然对高安翔的言论颇为不满,“宣武将军虽然多次抵御北莽骑兵的进攻,战绩斐然,但也不能忽视他曾经的失败。沧州和滨州已经落入北莽之手,这难道还能说宣武将军未曾退过半步吗?”

    李子晋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宣武将军在抵御强敌之前,总是向朝廷索要大量粮饷和其他物资。若朝廷稍有延误,他那十万大军便会按兵不动,这难道不会贻误战机,给敌人可乘之机吗?”

    “再者,先帝在位时,屡次召宣武将军入京述职,但宣武将军每次都以北莽为借口,推三阻四,未曾进京述职过一次。”

    “这种行为,岂不是置朝廷法度于不顾,其心可诛!”

    李子晋的话语掷地有声,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议论之声。

    尤其是李子晋的言辞,如利剑出鞘,直戳宣武将军张阳云的软肋。

    他犀利地指出了张阳云种种不足,不仅质疑其军事能力,更点出了他听调不听宣的严重缺点。

    这番话如同重锤击鼓,让众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镇守平阳、抵御北莽的将军的能力和忠诚。

    朝堂上的百官们都是人精,对于张阳云这个人,他们心中早有定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