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伯虎和王阳明 > 第74章 宁王之邀

第74章 宁王之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桃花庵一开始只是唐伯虎为自己和九娘安的家,后来一些朋友也喜欢到唐伯虎的桃花庵这里聚会。

    桃花庵歌横空出世之后,更是引爆了整个苏州的文学界艺术圈,文人墨客争相到这里聚会饮酒,饮酒吟诗,吟诗作画。

    呼朋引伴,你叫你的朋友过来,我带我的伙伴过来,朋友的朋友都成了朋友,伙伴的伙伴都成了伙伴。

    桃花庵歌脍炙人口,唐伯虎的声名慢慢又恢复了起来,桃花庵渐渐声名远扬。

    这天,唐伯虎早早就听见有人到访。

    听声音,来的人彬彬有礼:“早上好,请问,唐解元是住这桃花庵里吗?”

    唐伯虎开门见那人完全没见过的样子,也很客气的说:“早上好,请问阁下是?”

    来人微笑作揖:“唐解元,久仰久仰!在下,季生。在下早已听闻桃花庵唐解元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客人太客气了,唐伯虎只好客气地说:“承蒙抬爱,过奖了!过奖了!里面请!”

    季生走进桃花庵,看到美景,赞不绝口:“好啊!桃花仙人好啊,如此美景,换作是我,也不愿意出门啊!”

    唐伯虎微笑着说:“一首诗而已,先生见笑了!”

    季生说:“一首诗,相当难得的一首好诗,必将是千古名篇。桃花庵已是声名远扬,从此桃花仙人就非你唐解元莫属了。”

    唐伯虎连连说:“哪里!哪里!”

    季生跟唐伯虎看不停闲聊,拉拉家常,友好礼貌,客客气气。

    唐伯虎不知道季生的来意是什么,只是不停地给客人倒茶。

    季生喝了会茶,慢慢进入主题:“唐解元的才名,我觉得应该不止诗画之名,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只是缺少了建功立业的平台和机会。”

    唐伯虎:“有这诗画之名,我已知足!”

    季生:“唐解元的大才,远不止诗画之名,还应该有远大前程,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唐伯虎:“有些东西,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季生信誓旦旦:“有些东西,我觉得唐兄命里就应该有,才配得上唐兄的盖世才华,我今天就是来给唐兄送份大礼!”

    唐伯虎有些吃惊:“什么大礼?”

    季生:“宁王仰慕唐兄已久,让我前来邀约,和我前往宁王府共谋发展,共享荣华!”

    唐伯虎:“这份礼确实够大的,就怕在下接不住这泼天大礼啊!”

    季生笑个不停:“接得住,一定接得住,宁王爱才,唐兄才华横溢,一定能接住这泼天大礼!”

    季生接着给唐伯虎分享各种利弊,宁王如何励精图治,南昌如何物阜民丰,宁王如何求贤若渴,王府上下如何团结奋进。

    唐伯虎:“明白,明白,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兹事体大,还要跟家人商量商量!”

    季生:“明白,明白,要商量的!要商量的!”

    季生站了起来:“我还有别的安排,我就先告退了,你先忙着,下次再聊了。”

    唐伯虎:“季兄有事,我就不多留季兄了,您慢走!”

    唐伯虎也有听说宁王四处招贤纳士,广招贤才。

    有针对性地招募那些声名远扬的才子,尤其是那些久考不中,科举无门的才华横溢的学者,只要有名望有影响力就行,不用考试,直接招揽。

    唐伯虎回头跟兄弟好友一聊,没想到祝枝山、文征明也都有人上门邀请。

    祝枝山:“我就说我特别恋家,出不得远门,家人也舍不得让我出门奔波辛苦为由,委婉回绝了。”

    文征明:“我还被邀约好几次呢,我还找了好多理由才摆脱了,说家里老人年纪大了,要在家孝敬老人,又说自己身体不好,出不了远门,

    可是对方还是死缠烂打,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门,三顾茅庐再三顾茅庐,以显示自己的诚意。”

    邀请不了文征明,就想请文征明给宁王画幅画,好回去交差。文征明更是直接拒绝了,画也不给。

    文征明家里标语本来是:一是不给太监作画,二是不给外夷作画。

    文征明义愤填膺,直接修改标语:一是不给藩王作画,二是不给太监作画,三是不给外夷作画。

    文征明说:“我就是久考不中,也要走正道,为国效力,为百姓效劳,就是不为藩王做事!”

    祝枝山笑个不停,说道:“你也不用做得那么绝吧,人家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找你几次不成,人家慢慢就不会再找你了!”

    文征明摇摇头:“你是没被逼到那份上,逼急了你也会这么做的。”

    张灵:“师父,是宁王不好,还是每个藩王都不好?”

    祝枝山:“也不是说每个藩王都不好,藩王毕竟不是朝廷,我们读书人都是要考科举博功名,都是为国家出力,为朝廷效劳!”

    王宠:“为藩王做事就不是为国家效力吗?”

    祝枝山:“这要看做什么事了,如果只是给藩王做个管家,那就只是个下人了,如果要为藩王鞍前马后,那个气不是一般读书人能受得了的,那个苦更不是一般人能吃的。”

    唐伯虎:“是啊,我们都是每天喝酒懒散惯了,去了肯定是不会快活的,肯定是给自己找罪受的。

    其实不单是给藩王做事如此,就是去京城当官也是如此,你们不要以为当官作威作福,威风八面,其实来自各方的压力会很大,很不轻松的。”

    张灵:“压力大,不轻松,这话怎么说呢?”

    唐伯虎:“四大才子里的徐祯卿,你们年轻点的可能不熟,我跟你们讲哦,他可是四大才子里最先中举,最早进士当官的,可是在京城当官没几年,每天面对官场的人情往来,繁杂琐事,人生地不熟,又没什么积累,

    但是心气又很高,结果把自己搞抑郁了,又是难晋升,又担心被降职,担心被罚俸禄,没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很容易把自己玩完的,就这样,没几年,就把自己性命搭进去了,你说可惜不可惜。”

    王宠:“太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辛辛苦苦考中了进士,当了官,到头来还不如不当官呢!我听说他从小就很聪明,读书很拼命,文采斐然,写诗绘画如鱼得水,痛快淋漓,神采飞扬,年纪轻轻就这么走了,真的是太可惜了!”

    唐伯虎:“这你是说对了,还是沈老师好,老早就看透了,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科举。”

    文征明:“都知道沈老师那样闲云野鹤好,谁又有那个条件,可以做到超凡脱俗呢?”

    祝枝山:“是啊,大家都在拼命卷啊,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别人都考中了,你没有考中,你能做到心安理得吗?别人的孩子都在拼命考,你家的孩子优哉游哉地玩,你能做到放任不管吗?”

    说到孩子,唐伯虎还真有点想高官厚禄,这样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可是想到南昌那么远,唐伯虎怎么舍得老婆孩子热炕头呢。

    唐伯虎跟九娘提了一下,九娘态度就很坚决,说:“如果分居异地,隔着十万八千里,想见一面都难,女儿还那么小,就算穿金戴银,这样的日子我也不想要。我从来没想过要什么大富大贵,我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平平凡凡我也很知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