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不择手段(5)
巴赫集团的轻步兵战术才刚刚取得了一点点成效,这就已经让帝国情报局的工作能力受到了广泛批评。在帝国国会的听证会上,议员们抱怨说帝国情报局没有对留里克雇佣兵参战事件提前发出预警。帝国情报局长在接受质询时解释,帝国情报局事实上曾经出具过内部报告,提到了巴赫集团即将进入安息境内作战,这份报告的阅读权限较高,很多参议员没有读过这份报告而已。但是议员们不依不饶,他们指出帝国情报局的报告中对留里克人干预的规模和战术都语焉不详,报告中充斥着模糊的推测。议员们坚持认为,帝国情报局的这份含混不清的报告,证实了帝国情报局的无能,正是这种无能让帝国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
事实上,帝国军队并未遭受什么不可承受的重大损失。巴赫集团发起的反攻给帝国方面只造成了少量伤亡,而且这些伤亡主要是由亚述伪军承担的。不过帝国国会中的孤立主义议员们并不介意事实如何,他们只是抓住这一时机对帝国总统展开攻讦。孤立主义的议员们觉得适度的夸张或者别的什么修辞手法是无伤大雅的,反而更有助于展现问题的紧迫性。
帝国总统在国会质询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严厉指责这些孤立主义的议员,总统称这些把正在发生的帝国和安息之间的战争视为儿戏,只想从中为自己捞取资本。总统说他在领导这场战争中“腹背受敌”,总统以一句金句结束了新闻发布会:“在我们经历过这么多之后,整个帝国最不需要的就是一场人为制造的危机。”
不过帝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其实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麻烦,帝国总统并不是什么独夫民贼,他不是单纯凭个人意志发动了对安息的战争。帝国对安息的战争其实有非常坚实而广泛的“民意”基础,整个帝国的军工复合体都赞同帝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帝国控制全世界的海上和陆上的交通要道,这对自由世界的生存和繁荣绝对是至关重要的。帝国总统发起的对安息的战争,还远远没有受到什么巨大的国内阻力,支持他发动战争的人,比外界想象得要多得多,而且很多支持者身居高位或者身价不菲。
在帝国精英看来,需要检讨的并不是帝国入侵安息这一战略方向。帝国在上个世纪的罗伏战争期间曾经爆发过风起云涌的反战运动,但帝国公民在内心深处其实并不热爱和平,他们只是厌弃必将失利的战争,简单一点讲,帝国公民只反对战败。帝国精英面对当前局势的看法是,帝国目前需要检讨的只不过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为什么帝国情报局没能准确预测留里克雇佣兵进入安息后,可能对战争局势造成的影响?帝国精英们的看法是,帝国情报局太沉溺于过往的反游击战争了,帝国情报局从前依靠长航时无人机和特种部队突袭就能击败一个小国,或者对某个民间武装组织造成毁灭性打击。但这次帝国面对的安息人背后站着留里克人和秦国人。安息本身就有少量的工业基础,而留里克和秦国都是标准的工业化国家。帝国情报局仍然热衷于把那些在电影里大出风头的特种部队士兵派往安息,指望能通过什么特种行动造成安息的崩溃,这种做法是过时且有害的,敌人只会用122毫米榴弹炮弹回应帝国的精锐特种部队的进攻,帝国特种部队在安息付出了太多无谓的伤亡。帝国情报局太过沉迷于特种作战了,对留里克和秦国这样同等量级的对手来说,特种作战造成的伤害有限,帝国情报局应当回归其本职工作,即传统的情报搜集。
帝国的防务专家指出,相较于帝国方面在安息战争爆发以后才开始缓慢地转变思想的过程,留里克人在安息战争爆发前就已经经历过艰难地思想转变之路。留里克人在上个世纪一直以其装甲集群突击战术为荣。但在步入新世纪后,留里克生产的坦克在历次武装冲突中屡屡被打飞炮塔,这就促使留里克人转变了思路,他们开始重新重视普通轻步兵的突击和渗透的作用。
巴赫集团的步兵突击经过媒体渲染以后,让帝国面上无光。帝国誓言要展开报复。按照帝国俚语的说法,帝国在安息战场上必须要摘下手套,也就是说要进一步减小对帝国空军轰炸行动的限制。不过外部的军事观察家们对这种说法感到有点困惑,尽管一些帝国的新保守主义媒体热衷于宣传说,愚蠢的国联战争公约束缚了帝国军队的手脚,让帝国军队无法在安息战场上大开杀戒,但实际上帝国空军在安息上空的行动本来就没有受到什么限制。帝国轰炸机多次对安息的人口密集区进行地毯式轰炸,帝国的重磅炸弹摧毁了安息绝大多数的工厂
道路、通讯基础设施、城市。如果说帝国还要进一步扩大轰炸的范围,那么就只能选择把炸弹扔到安息普通村庄的头上了。帝国的斯坦利上将在帝国驻亚述大使馆的内部欢迎酒会上,曾经对亚述伪军的高级将领说,帝国将通过更高强度的空袭,在安息北部沿海地区制造一段无人地带,以阻止安息人从北部沿海接受来自留里克的援助。
帝国国防部的发言人表示,帝国原本只是使用普通的航空炸弹对安息进行轰炸,这种轰炸是“克制且遵守人道主义精神”的,但是当前留里克雇佣军违反了国际公约加入到了安息的战争中,这就迫使帝国空军必须升级手段。发言人说,帝国空军将使用此前从未使用过的凝固汽油弹和集束弹药。
从安息前线返回帝国本土休整的士兵们私下里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实际上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帝国就已经使用了子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