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星火
数日后,欧厄姆的队伍来到了古兰查理斯以南的戴伦营地。
在见到林远岚之前,欧厄姆一直用北海教主神戴伦的名义招收流离失所的平民入伙,不过他并没有像主教丹茨一样和戴伦有真实的感应。
说好听点是借戴伦的名义,说难听点就是招摇童骗。
但是他带领的队伍常常能够将小地主的粮仓洗劫一空并分给平民,名声不错,不少人都愿意投奔他。
欧厄姆按照林远岚的建议,将义军改名为革命军,并运用先进的编制方法将手下三千弟兄分为三个营和其他辅助部队。
一个简陋的木屋内。
“这里的气候地形与南方差别很大,要多采取游击战的方式来和敌人作斗争。”纳西赫教官对欧厄姆说。
去年,因为安克殷的围剿义军从万人之众锐减到百人,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意放弃根据地,和汗国的大军血战了两天两夜,最终力竭失败。
“这点我明白,不过我想知道我们的燧发枪是否可以自行生产。”欧厄姆把目光移向了武器专家。
“装备的事情我问过这的铁匠了,燧发枪的枪管枪托什么是可以就地生产。”专家深思熟虑一番后答道,“像弹簧这类零部件还是必须依靠偷运。”
“偷运的效率可行吗?”
“一天生产二十把不成问题。”专家看起来很有自信。
汗国新一轮的围剿近在眼前,如何击退汗国军队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打得好,不仅可以增加新根据地恢复的时间,还可以重新燃起周边民众反抗汗国的信心。
打不好,那恐怕欧厄姆就要再次东躲西藏了。
目前在营地里的几百士兵现在既要受到教官的专业训练,还要上文化课,不能再像以前经常无所事事。
“我知道你们参加义军的原因很多,但多半是活不下去了,把地主老爷的粮食给抢了,然后投奔了义军。但是,你们参加了义军之后,你们为什么而战?”坐在革命军战士中的政委向其他人提问。
“我没啥子理想,我吃口面包就满足了。”一个看起来十分瘦削的人说,手上的老茧是他长期干农活的证明。
“那怎样才能吃饱呢?”
“抢地主的,地主有粮,我们安全了也可以种一点”
“吃饱了之后呢?”
“那,我们就解散了?”
“汗国人和贵族呢?”
“对,他们也必须死。”战士想了想,决绝地说道。
“地主阶级和殖民者必须从白狼山脉消失,我们是革命军,我们需要彻底铲除他们,将土地收归国家而不是贵族,把权力赋予人民而不是贵族。”
政委分析道:“有人天生机灵聪明、有人天生勇武过人、有人天生就是魔法师,但绝对没有人天生就有统治的权力。我曾经也是个农民,认为地主天生高人一等,但是看到他们被枪指着屁滚尿流的狼狈样,我发觉他们也不过如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吃懒做不事农桑,甚至还不如我们。”
“国家权力在这帮人的手中,真是不幸!你们可能会质疑,说有些领主有才有德,应该把权力给他们,这点我以后再和你们谈。”
“按发展论的说法,国家权力和劳动资料必须是劳动者的,那些自命不凡的家伙必须被赶下台,不能妥协,唯有消灭。”
革命军战士还是第一次上这样的课,政委的长篇大论还需要细细消化,但是他们还是明白了几个要点。
地主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无产阶级将依靠暴力消弭前者。
这不是造反,这是革命。
“纳西赫给我们作了最好的示范,我们齐心协力必将胜利。”
“必将胜利!”
“必将胜利!”
……
燧发枪的学习无需投入太多精力,一天即可学会射击,一星期队列就有模有样。火枪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在山区作战本就靠游击,基本够用。
文化部的另一批人凭借商人的身份,在里亚里开设了一家酒水专卖店。
背地里,他们通过印刷机制造了无数宣传画,印在酒水包装纸的背面,再由可信的人运往殖民地各个地方。
平民的识字率很低,引人入胜的海报才是宣传革命理念的最佳手段。
印刷彩色宣传画还很困难,但是整点黑白的还是绰绰有余。
同时,对拉斯帝国的渗透也已经开始。
正好很多农民对改小麦为棉花颇有微词,隐蔽的革命组织发展十分顺利,甚至还有贵族在利益的驱使下打算投靠纳西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