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李斯之死
项梁死了,世上再无武信君。
章邯在定陶围困逼死了项梁,项羽都没来得及见叔父最后一面。
当时项羽和刘邦一起,正率军攻打外黄(今河南商丘民权县)。
没想到秦军守城将领很牛叉,愣是不投降。
项刘联军久攻不下,转而进攻陈留(今开封市祥符区陈留镇)。
这时项羽才知叔叔遇难了,古代通讯基本靠马驮人下达通知。
项羽悲痛万分,发誓要将章邯碎尸万段!
看项羽情绪低落,刘邦怕影响战事,于是劝解道:“人死不能复生,贤弟节哀便是。
报仇雪恨来日方长,切莫冲动误事。”
谁也会说这种话,又不是你刘邦的亲叔叔。
项羽思绪万千,“叔叔把我当儿子对待,叔侄情如父子,这仇不能不报。”
项羽下令全军缟素,以示哀恸!
有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章邯杀了楚军主帅项梁,你说秦二世能不高兴吗?
二世高兴的唱了起来:“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来到了青纱帐……”
随后他把手一挥:“来人,速去定陶,赏章邯黄金万两,不得有误!”
得令,来人转身离去。
李斯露出难得的微笑,是啊,一个多月了,总是坏消息传来。
不是章邯被项梁打得节节败退,就是秦国城池丢了,要不就是谁谁投降了起义军。
如今章邯斩了项梁,犹如向秦王朝打了一针兴奋剂,上上下下有了一些活力。
项梁死了,谁来接过他手中的大旗呢?项羽一夜之间仿佛长大了,之前总是依靠叔叔,如今往后要靠自己了。
……
咸阳宫里里外外透着喜庆,李斯和二世有说有笑,这在赵高眼中仿佛是一道刺。
赵高阴沉着脸,他知道,群臣与秦二世和谐相处,对他他来说不是好事,二世知道的越多越不是好事。
赵高心中暗想:“我必须让二世远离群臣,尤其是李斯。不然隐瞒不住外面战况了。”
赵高开始动脑筋,如何才能让二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呢?让他做一个囚笼里的天子。
有了,我何不如此这般这般如此?随即赵高脸上闪过一丝阴笑。
第2天,赵高向秦二世捧上燕窝银耳八宝粥时,满面春风道:“陛下,先皇曾对我说过,保持神秘才能具有威慑力。
你看咸阳城外那个大水坑,整天一动不动,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深。”
二世向来不喜欢说话拐弯抹角,怼了赵高一句,你想说啥直说。
赵高急忙道:“先皇教导我,一个人不能把自己整体亮给别人,要保持神秘。
还说君臣之间的关系要拿捏到位,太亲近臣子,臣子就不会对皇上存有敬畏之心。
太亲近臣子,臣子会时时刻刻窥视皇上的缺点,日久天长就会轻视皇上。”
赵高偷眼瞅了胡亥一眼,发现他正专注听自己说话。
赵高继续解释道:“陛下刚登基不久,正是君臣之间相互揣摩之时,只有保持神秘才是最好的办法。
你看先皇刚开始也是这样做的,到后来,臣子们哪个不畏惧先皇的威严?”
赵高讲的不是没有道理,这就是“远则疏,近则不敬”的意思。
简单来说,赵高让二世待在深宫保持神秘,这样皇上的弱点就会隐藏起来。
最后赵高小心翼翼道:“陛下隐居深宫修身养性,余下的事由小的代劳?”
高!赵高实在高!
赵高表面让胡亥待在深宫保持神秘感,没事在宫里学习学习,避免被群臣看不起。
实际是赵高要把二世和群臣们分离开来,尤其是把李斯和二世分离开来。
如此胡亥就成了聋子瞎子,任凭赵高摆布。
另外胡亥不去临朝亲政,作为内侍的赵高就成了胡亥的传话筒,实际就成了二皇上。
朝中所有事务皆由赵高处理,权力也就旁落到了赵高手上。
清朝乾隆年间和珅就玩了这一手,他成了乾隆和嘉庆皇帝之间的传话筒,成了当时的二皇上。
历史上用这种办法专权的宦官也不少,比如明朝时,宦官魏忠贤极力撺掇明熹宗朱由校做木匠活。
朱由校爱好做木匠,魏忠贤大力支持,如此一来皇上把精力用在打家具上,朝中大事就委托魏忠贤去处理。
魏忠贤最终成了九千岁,专权弄国,直接把明朝送走了。
赵高用的就是魏忠贤这等手段,所不同的是,赵高是原创。
二世傻乎乎懂啥?一听让自己在深宫里待着,岂不正好和美人们斗地主吗?
从此二世久居深宫,除了赵高能见到他,大臣们只能听到不时传来的打闹嬉笑声。
……
赵高第一步计划初见成效,皇上再也听不到臣子们建言献策了。
赵高开始了第2步行动。他要摸摸底,到底哪些人是他的朋友,哪些人是他的敌人?
如何才能分清敌我呢?
恰在这时,高丽向秦国献了一头鹿,这头鹿长得很漂亮,是一头梅花鹿,头上的角支支叉叉,还处在采鹿茸期。
赵高眼前一亮,很快想出了一条妙计。
上朝的时候,赵高破例把二世请了出来,当着朝中文武大臣,他要把鹿献给皇上。
赵高参拜二世:“陛下,高丽国敬献了一头马,你看多么的漂亮啊!”
赵高拍了两声巴掌,宦官把那头鹿牵了出来。
二世一看哈哈大笑道:“爱卿,你是不是喝酒喝高了,明明是一头鹿,你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故作一愣,道:“陛下,这是一头马,不是鹿,你看头上长犄角,是头公马!”
胡亥笑得更欢了,他说谁家的马头上长犄角呢?”
“陛下,你有所不知,这是高丽国的国宝,马上长犄角,是这种的特色。”
陛下如不信,你问问群臣,让他们说说看,到底是马还是鹿?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
是鹿是马不难分辨,只要脑子没被驴踢,没有人认为是马。
群臣之所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是在揣摩赵高的心思,一个个心想:“赵高一手遮天,我们说话不能得罪他。”
于是奇怪的场面出现了。有人说是鹿,有人说是马。
赵高就把说鹿和说马的人一一记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凡是说鹿的人,都被赵高杀得杀,贬得贬。
凡是说是马的人,都被赵高升得升,赏得赏。
赵高就是让同僚们明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跟着我混绝对有好果子吃!
此后也就有了指鹿为马这句成语。
在赵高“指鹿为马”的时候,丞相李斯低头不语。
右丞相冯去疾笑赵高不学无术,说我懒得和你说话,是鹿是马还用讨论吗?
其子御史大夫冯劫却是个犟头,非说是鹿,据说差点和赵高动手。
赵高深恨冯氏父子,但也不认为李斯是自己人,心说这种人更坏,低头不语,难道他猜透了我的心思。
……
接下来赵高要实行第3步,那就是要除掉朝中的敌人冯家父子和李斯。
有人可能会问,赵高和李斯他俩是一个绳上的蚂蚱,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是?
你想多了,当初赵高只是想用李斯丞相大印盖个章,没有这个章还改不成遗诏。
换言之,李斯当时有利用价值,只要盖上章,此后李斯就成了赵高的绊脚石。
李斯这个人除了贪恋权势之外没什么大毛病,他矫诏是赵高忽悠的结果。
赵高抓住李斯要保住丞相之位的心思,把他拉下了水。
说实话,李斯不是赵高这样十恶不赦之人,只是被人抓住弱点干了坏事。
赵高要独断专行,必须铲除像李斯这样骨子里效忠皇上的人。
赵高开始了忽悠,他对李斯道:“丞相,皇上整天不上朝,待在后宫里胡闹。
你看现在盗贼四起,大秦的江山岌岌可危。
丞相位高权重,应该向皇上谏言献策,不能放任不管啊!”
赵高接着说:“像我这种近侍,人微言轻,想管也管不了,还望丞相力挽狂澜。”
乍一听,赵高就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忠臣,实际上他是在为李斯挖坑,一点点要把李斯引进陷阱。
“公公所言极是,做臣子的就应该为皇上尽忠,可我连皇上的面儿都见不到,又怎么进谏呢?”
“这事不难,在下可寻机通报。”
赵高意思是说,在皇上闲暇的时候,我通知你一声,你就抓紧去觐见。
李斯点头同意,心中很敬佩赵高的忠心耿耿。
接下来的事,和赵高说的话恰恰相反。
赵高专挑胡亥和美人们开心的时候通报李斯进谏,让李斯打扰胡亥的兴致。
每次李斯觐见的时候,都被胡亥呵斥退出去。
历史上为皇帝提意见的臣子也不少,比如唐朝时,魏征给唐太宗李世民提意见,每次都揪着太宗的龙袍不放手。
还有宋朝的寇准,给仁宗皇帝提意见,唾沫星子喷了皇上一脸。
太宗和仁宗都是明君,能够理解臣子忧国忧民的心情,会认为这是忠心爱国的表现。
像胡亥这样的昏君,你诚心提意见,他认为是坏他的好事。
所以太宗和魏征,仁宗和寇准,成全了彼此——明君和忠臣。
赵高看到李斯屡屡被二世赶出来,心中暗喜。“我再加一把火,李斯的小命就完了。”
……
赵高举起了屠刀,他要大开杀戒。
一次下朝时,赵高追上李斯,道:“既然皇上不采纳你的建议,何不联合朝中大臣一起谏言。
到时下官瞅准时机呈给皇上。
李斯一听有道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很小,于是他就找到右丞相冯去疾和御史大夫冯劫。
三人联名上书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宫,说到处是民变,都是赋税太重惹的祸。
还说修阿房宫劳民伤财,大批的劳动力都去修宫殿,老百姓家里的田地都荒废了等等。”
赵高就把三人的折子呈给秦二世。
不用说二世看罢勃然大怒。“奶奶个熊!不修阿房宫我住在哪?没有辉煌的宫殿,如何体现出天子的威风?”
赵高趁机进谗言,污蔑李斯一伙拉帮结派,借修阿房宫之事施压皇上。
二世下令将李斯和冯家父子捉起来问罪。
“皇上被赵高控制了!大秦江山完了!”
冯去疾痛心疾首,叫天不语,见地不灵。
冯家一门忠烈,父子双双狱中悬梁自尽!
李斯却贪恋风尘,迟迟不愿自杀。
赵高没想到李斯这么没骨气,“不想死是吧?我逼你死!”
赵高使出了他的杀手锏,诬陷李斯父子谋反。
真是悲哀,李斯的长子三川郡守李由,本是力战楚军被曹参所斩杀,
如今却被赵高说成失职畏罪自杀。
还说陈胜吴广和李斯的老家离得不远,他们之前串通好了要择机谋反,到时李斯谋害皇上。
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斯连喊冤枉,奈何没人理他!
在赵高污蔑下,二世下令腰斩李斯,并夷灭三族。
行刑那天,李斯看了看身边的家人,回头对二儿子说:老二,我想和你一起牵着黄狗,一起从老家上蔡的东门出去逮兔子,可惜不可能了!
李斯的话让人落泪,奈何晚了!
“一步错,步步错!我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
刽子手按住李斯的头,二儿子跪在地上,随着鬼头刀一闪,李斯和他的二儿子被斩成了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