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让未来到来,让过去过去(一)
“那么多的香菇放在地里也不是事,我看还是要发动群众,大家集思广益,总是会有办法的。”
在没有结果之前为了扩大自己政绩效应先将风声吹送出去,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给梅山更是给易本初涨了声望,但是实质上就像真正致命的武器还没研发出来就暴露给了敌人一样是没必要的行径,古人都知道“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怎么易本初这个县长一点保密的意识都没有呢?
当初农民养殖香菇的时候县里是许诺统购统销让养殖户没有后顾之忧的,这下香菇卖不出去,县里没钱给农民发,几天之内各乡镇就如同被星火燎原一样全闹了起来,养殖户们先跑到村委后跑到乡镇政府诘问政府什么时候将应允的卖香菇的钱给了?各乡镇的工作人员只能回答说现在正在和县里沟通,会作安排的。
冯喆看着易本初,心说现在全省都在养殖香菇,谁知道是不是就是因为当初城关镇决定投产香菇那会那个广告宣传太过于猛烈了导致兄弟市县跟着学样子?
货运不统一,购销却是同时的,出货频率也就一致。这次运输倒是没有出意外,但香菇到了省城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后,梅山的人才发现扯天蔽地的,整个市场中除了时令的蔬菜外,停放的最多的就是数也数不清的拉着香菇的车辆。
梅山第一次的香菇出货颗粒无收。
宣传也许有用,也许没用,对于缓解目前香菇积压的情形能起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呢?宣传了,广而告之了,农民的手里就有钱了吗?下面基层同志的压力,就会减少了吗?
抢,他们也知道这是在抢。
在易本初的坚持下,李开来退缩了,现在,他曾经的担心终于日益加剧的转变成了现实:囤积起来的香菇全都压在那里换不成钱,后续长成的香菇又接踵而至等着走向市场,重复的投资没法收回,付诸的劳动量更是一笔难以计算的数字,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今后香菇种还是不种?工作要怎么继续?眼前这一关都过不去,今后的路,又该如何走?
但是大家都同意了县长和书记的提议,冯喆只有照办,他再次联系了市宣传部,焦海燕带着人再次到了梅山,三天之后,一篇新闻稿就刊登在了省报上面,同时市电视台也对梅山香菇“喜获丰收”做了专题播报,算是对之前建场报道的收尾,但是起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
香菇市场极其饱和,紧跟其后的第二批第三批香菇也源源不断的被拉到了省城,只管盲目的生产而不管市场的需求,梅山的人彻底傻了眼。
冯喆没吭声,在家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又到了市场,没想到那些守候的人和其他县市卖香菇的人因为“卖石灰见不得卖面”的因素竟然动手打起了架,造成了群殴,这样冯喆又到市场办给人家说了好话,对方见他是一个副处级干部,才照顾情面没有做处罚。
在城关镇的香菇基地第一茬香菇出产的时候,易本初到场做了一个仪式,场面可谓热火朝天,只是付出的往往总是不能和获得成比例,刚好赶上了阴雨连绵,运输香菇的车队在路上遇到了连环撞车,致使成箱成箱的香菇散落一地,车祸现场附近居住的民众们闻讯而来,他们并不是来帮助司机们捡拾散落的香菇也不是来救援的,而是来哄抢拾便宜的,还没等晕头转向的司机们清醒过来,成吨成吨的香菇就被蚂蚁搬家一样蜂拥而至的人们一抢而空。
李开来的话有气无力,下来所有人都闭着嘴,严守一看看差不多了,就要开始下一个议题,易本初忽然说:“我看还是要在宣传上下功夫,不是有一句话,产品不打广告,就像是在黑暗中给你喜欢的女人抛媚眼,城关镇香菇基地建成那会,宣传的工作做的就很好,这会瓜熟蒂落,也应该有一个报道,算是首尾兼顾,有始有终。”
下面各村乡镇见不到钱的人们闹得更加厉害了,不知道是谁给易本初说其他县市在省里蔬菜批发市场都有主要领导在那里跑门路找关系亲自坐镇,于是他在常委会上提出了梅山不能拉在别人身后,推来推去的,冯喆作为最年轻的常委身强力壮,只能担当了此任(几个常委中除却了书记县长,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长、纪检书记等都是不可能去的,只有城关镇书记和冯喆适合,但是城关镇因为移民问题闹的很厉害走不开,这样就剩下了冯喆)。
天又开始下雨,冷冰冰的雨滴密密麻麻的掉落下来让人心都觉得不舒展,冯喆再次到了省里从蔬菜批发市场转了一圈后就回了八里铺,他没打算守在那里像是傻婆娘等汉子,他也没心管这些香菇是不是能及时的卖的出去,整个香菇的事件其实就是严守一和易本初博弈的一个过程,自己不想被卷进去,但是已经被卷了进去。
发动群众有用?现在群众不是被发动,而是自愿的在闹,在问政府要钱,群众还敢被发动?
无能为力的司机们赶紧报了警,但警察到了的时候,满地的香菇和刚才发疯了一样的人以及没出车祸车辆上的香菇全部被搜刮一空,已经消失于烟雨之中,无可搜寻。
“我已经让县里的几个同志出去联系了……总会有办法的。”
省电视台一夜播出了三个地市县关于自己家香菇品质好的广告,于是全岭南的人都知道了,如今的香菇不值钱,但是越是不值钱的东西就越是没人要,香菇是有保质期的,腐烂的香菇被整车整车的倒掉后,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将新长成的香菇储存到冷库里,这样,又增加了一项支付冷库储存的费用。
全县养殖香菇的政策是易本初倡导推行的,首次在东凡乡建立养殖基地却因自然灾害不但将一切都化为乌有,还死了人,损失惨重,后来又在城关镇建立了养殖场,投资和占地的规模比之前要大得多,紧接着各乡镇都响应号召紧随其后,梅山几乎搞的遍地开花,落实到户责任到人,各村各家都成了种养香菇的小作坊,钱眼里有火,利益就是油,火上浇油,人的热情拦都拦不住,积极性高涨,加上有丰厚的资金和成熟的技术的支持,很快梅山成品的香菇就走向了市场。
“冯喆,你调回省里好不好?”柴可静第一次在冯喆面前认真的说出了这样的话:“香菇要是卖出去了,你的工作是应该的,要是卖不出去,你是要担责任的,这就是易本初的小九九,你这个常委什么时候变成卖菜的商贩了?关键是各地到处都在养殖,我想帮你都帮不上,这东西每家也不能是天天顿顿都吃的。你这一段受的症还少?不顺心,就别干了,回来我们在一起,好吗?”
这几天,县里已经让各个机构的工作人员发动各种关系推销香菇,有的单位还下了命令,让职工每人都买若干斤的香菇回家,否则就是不爱岗,不敬业。
香菇的养殖并不是像收割庄稼那样有季节的成熟规律,在适宜的温度下香菇的产量是很稳定的,所以喜获丰收这个论调严格来说并不适合,在省里,冯喆了解到各地市想到了给香菇做广告这一招术的岂止梅山一家,但是县里有令,冯喆只有遵从,若干的广告费花了之后,一个赶制的广告就在省台播出了,窝在省蔬菜批发市场的梅山人从即阔又大的电视屏上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县里香菇养殖场景,一个个吐着痰骂着王八羔子又在拍着脑袋想出这种劳民伤财的破主意外,只能祈求哪路神仙能将这些该死的快腐烂变质的香菇给变没了然后自己能早早的回家。
冯喆又看着严守一,他忽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直觉是对的,在裘樟清那会,严守一不管裘樟清说什么都是赞成,他并非没有主意,而是他让自己在裘樟清面前没有个人的见解,现在他三言两语将易本初推得很高,目的就是让易本初站得高摔得响,而易本初并不是傻瓜,只是当局者迷,他太想在这个位置上有一番作为了,他太急于在这个位置上表现一番了,他太想凌驾于严守一之上了,因而即便知道了严守一的祸心,也要往前冲着试一试。
易本初感受到了严守一释放出来的刁难,但是他现在不想说话,就看着李开来和其他的倾向与自己的人。
冯喆看了他一眼,其余的人骂说有个鸡|巴毛人才要香菇!有事有冯常委在,还不能处理?
严守一说完,肖抗战说:“对,严书记说的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接下来因为全县各乡镇的香菇也到了收获时节,这次县里不再组织统一货运,但要求在买卖的时候将“梅山香菇,品质保证”给制作于各种包装上或者作为口头广告散播出去。
大家一哄而散,冯喆沿着车头爬上了车顶,坐在香菇上,看着漫天的雨丝,像一个雕刻的塑像。
当城关镇的香菇开始成熟的时候,李开来认为应该先搞一部分送到省里试探一下市场,试试销路与势态,但是易本初不同意,易本初说朱阳关镇这些年一直搞香菇养殖,取得的效益就很好嘛,如今全县都成了一盘棋,零星的小批量的出货根本显示不出梅山的竞争力,凝成一个拳头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县长的提议,我觉得可行。”严守一同意了易本初的话:“广告广告,广而告之,不宣传,人家怎么知道我们?香菇谁都可以种,但是梅山的,只有我们一家。”
也许是因为会议室这会太过于安静,因此冯喆竟然听到了窗外的风声。
易本初很是不常见的在常委会上皱了眉,严守一的脸上一如既往的没什么表情,冯喆觉得,严守一一开始不支持易本初种香菇,并不是真的不同意,而是想难为一下易本初,至于后来同意,就是预料到了现如今的这种情形,他在刚开始那是拿捏,他就是想看易本初的笑话。
冯喆出了市场办的屋子,给梅山的一干人说放假,大家全去洗澡喝酒随便折腾,休息一天,今天这里我呆着。
全省范围内各县各市都在寻找发展的机会,非农即工,国情如此,但是在没有创新思路的引导下一窝蜂的看样学样,你养香菇我也跟着上项目,导致了致富手段的单一,最后所有人都拿着一个类型的产品展示自己的成绩,结果就是谁生产的好生产的多,谁就会被市场击溃的最彻底。
目瞪口呆的司机们拦下这个管不了那个,人数太多了,有人还振振有词的怒斥司机为何别人也抢你怎么不去拦他们?
有人就说那要是有人要香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