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咸鱼基建,我手握重兵 > 第195章 改良

第195章 改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泽越摸着手里黄白色的颗粒,这东西他太过熟悉,这片土地上劳作的人也非常熟悉,盐碱。

    靠近江边的滩涂为啥没人要,以前也有人种过,本是良田,但是发水一冲,地下的盐碱被水泡起来,土层上面浮白碱,养了几年的地就这么废了。

    盐碱地板结,沙化,别说庄稼,就是野草都不长半根。只有江畔边上的芦苇一年年的越来越密实。

    “泽越郎君,这沟里怎么会有碱粒子?”识货的老农开口问道。

    泽越迟疑道,“这碱地灌过两遍水,渗到沟里的。”

    “啥,这往地里灌水还能把碱粒子冲走?”有人大惊,他们心中激动。

    看向不远处平整的田地,他们有些跃跃欲试,“若真能如此,那这一大片地可就得用了。”他们这地方,缺的就是耕地,这处地广人稀,河边的滩涂大片荒芜,若能开荒出来,能养活不少人。

    “为啥不行,以前好田被水一冲,盐碱粒子就浮上来了,那现在女君用水一冲盐碱粒子自然也能下去。”

    似是为了验证他的话,有人兴奋的跳到沟里,掬起那水尝了一口,顿时被齁的五官都皱成一团。

    “阿,呸呸,就是碱水。”浓度还超标的那种。

    本来以为是无用功,却没想到真的能改善土质,  众人心头火热,干劲十足,手上的动作不停,恨不能把锄头抡冒烟了。

    前几日不明白女君用意,众人都以为,谢娴此举是为了给他们找事情做,才如此折腾。

    他们这些流民,本就亏欠女君甚多,有些人心中堵的慌,流民营地中也有不好的传言,说他们这些人是在瞎折腾,女君看他们可怜才找的这些活计。

    让他们好生难受,但今天他们知道,女君的每一个命令都有其用意。

    此等可以将荒滩中盐碱粒排出的手段,哪里是他们能够想到的。

    众人悄悄的看了泽越一眼,心中更是坚定此等秘法要为女君守口如瓶。

    泽越深吸几口气,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打开折本,翻到下一页,水灌三次之后,便是往地里撒入石灰粉。

    第二天一早,路上便驶来了一辆四轮马车,长方形的车厢里面全都是一袋袋石灰粉末。

    石灰的产量不错,因为离着不远,开采回来,粉碎煅烧后谢娴留下鸡舍那边消毒的用量,剩下都投入进田里,这片滩涂碱地ph太高,想要改良完成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东西。

    因为棉花本就耐碱,对土壤沙质要求也不高,所以稍做改良便能用。

    往后一个星期,源源不断的石灰送过来,每人身后拖着一个大爬犁,把石灰和土一遍遍的敲碎,筛细,混合均匀。

    此刻的土质已经接近棕黄色,与原先的土质有了天壤之别。

    泽越咧嘴一笑,他们没有白费力气。

    “这土已经赶的上下等田了,”众人面露欣喜,情况一天天的好起来,看的众人心痒难耐。

    “女君可是说了,等这田地整好,就要雇人来做活,我定是要来的。”他们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一块好地,一般都是两三代人经过一二十年才能养好一块上等田。

    可如今,他们眼睁睁的看着,用女君的法子,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把寸草不生的荒滩碱地,变为下等田。

    如同传说中的术法,既然女君有如此本事,是不是意味着也有办法,让这下等田变为中等田,甚至上等田呢?

    一想到这里,他们便呼吸急促。

    若说平日里谢娴名声是,摄于财富和威望,但广大庶民最在意的田地,谁能让田地变好,那便会被奉为神明。

    纺织厂院内,大批量的蚯蚓入坑,上面覆盖厚厚的稻草,平日里还要时不时的,洒水保持湿润。

    稻草,和芦苇杆都有用处,不能就让她这么霍霍,蚯蚓的吃食,落叶也是可以凑合的。于是山上的落叶被一车车的拉回来,作为蚯蚓的口粮。

    传言谢家女君做事,愈发奇怪,但众乡人却没有异议,只要给钱就行。

    雀县府衙内,白令君今日好容易泡了自己最喜欢的茶汤刚端起茶碗,就见谢县承圆脸上带笑走了进来。

    “今日可有什么好事?”白县令问道。

    “你那侄女又在折腾什么?若那地块不行我这地契可是不退的。”他来这边城已有五年之久,这周围的土地什么情况他心中自然有数。

    谢娴要的那片地,别说开荒种地,就连草都不长半棵。

    谢县承微微一笑:“不劳县尊烦心,我家女君已经让人把地开出来了,不过是费些钱财罢了,那些流民有个事做也能安心些。”

    “哦?如此也好,没想到谢家为县里,排忧解难,甚好!”白县令点点头。“这县里周围的土地,大都被世家占据,贤侄女若真的想要地,吾拉下老脸,让他们匀些出来便是。”

    在谢娴的帮助下,他如今在郡城里也算说的上话了,城主县尉对他态度不错,明年的考核他这位置也能升一升了。

    在白敬庭心里,谢娴是他的福星,自己无以为报,自然想方设法要把这人情还上。

    “上位,莫要如此,女君既然要了此地,定然有其用意,我等坐着看就是。”谢县承,在族中听得一些风声,自然不愿节外生枝。

    “真不用?”

    “县尊说笑了,娴侄女从不做无用功。”

    见谢县承说的如此笃定,白敬亭只好作罢,自己欠下的人情只能以后在还了。

    “再过两月就是春耕,着城中流民有些返乡,也有些要留下来。不知县尊有何安排。”谢县承起了另一个话题。

    “按律留下之人,分些田地也没什么,但雀县周围实在没什么好地。”

    夏朝施行的占田制,十六至六十岁的男女为正丁,丁男课田50亩,丁女课田20亩,次丁,指十三到十五岁,六十一到六十五岁,课田25亩。

    “田地增加是好事,但土地贫瘠,怕是课田税都缴不起,虽然有开荒前三年免税制,三年过去,这田地的产出也支撑不起一家消耗,本官岂不是要背上骂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