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当大元准备南侵大夏的消息如同迅猛的风暴一般迅速传遍民间各个角落时,整个大夏的社会氛围瞬间被一种激昂的情绪所点燃。百姓们的心中此时所涌现出的并非是丝毫的恐惧,反而是如烈焰般熊熊燃烧的愤怒!
在那繁华热闹的街头巷尾,张贴参军告示的地方,眨眼间就迅速被汹涌的人群所围拢得水泄不通。那些年轻力壮、气血方刚的小伙子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眼中闪耀着如火焰般坚定且炽热的光芒。他们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拼命挤到前面,扯着嗓子大声喊着自己要报名参军,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仿佛要冲破九霄云外,直直地冲向苍穹。
有的人当场就高高挽起袖子,骄傲地展示着自己那结实有力的臂膀,以迫切地表明自己具备足够的力量去英勇战斗;有的人则情绪激昂地讲述着自己对国家那深沉的热爱以及坚决保卫家园的钢铁般决心,这引得周围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如雷鸣般的喝彩。人群中此起彼伏地爆发出阵阵高呼:“保卫大夏!”“赶走大元!”这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声音在整个城中如波涛般回荡,让每一个人听闻后都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在那征兵处,负责登记的官员忙得可谓是焦头烂额、不可开交,手中的笔几乎就没有片刻停歇的时候。报名参军的百姓如同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龙般排成了长长的队伍,他们秩序井然地向前缓缓移动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之意。许多家庭更是全家出动,父母满含热泪地送儿子,妻子眼含深情地送丈夫,他们的眼中虽有热泪在打转,然而更多的却是满含着骄傲与期待,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毅然决然地踏上保家卫国的神圣征程。
在城中开阔的广场上,新入伍的士兵们迅速而整齐地集结起来,他们身着崭新且笔挺的军服,头戴威武的军帽,个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灿烂的阳光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与坚毅,那坚定有力的步伐和高昂的士气,让人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一往无前的英勇身姿。百姓们纷纷怀着崇敬与祝福之情围拢过来,纷纷为他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和最热烈的鼓励,这一刻,整个大夏都沉浸在这众志成城、踊跃参军的无比热烈的激昂氛围之中,仿佛连空气都充满了热血与豪情。
“张凡!张凡!刘谦学!刘谦学!”李北望才刚走进张凡和刘谦学的住处,便焦急万分,犹如被点燃的爆竹一般,扯着嗓子疯狂喊叫起来!
听到李北望的声音,张凡二人急忙从房中跑了出来,张凡开口询问道“北望怎么了?何事如此慌张?”
李北望刚缓过气来,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听说了吗?朝廷在征兵,准备对大元用兵了,我想去参军!”
张凡和刘谦学闻言皆是一怔,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刘谦学微微皱眉,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且不说战场凶险万分,何况你们现在是有官身的,如何参得了军?”
李北望顿时抓住了重点,指着刘谦学问道:“你刚说你们?”
刘谦学无奈笑道:“不仅你这般想,张凡也打算去参军了!我正劝他呢!”
哈哈,真是好兄弟,这下真就像人们说的打虎亲兄弟了!说着就过来搂住了张凡和刘谦学的肩膀!
张凡被李北望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他轻轻拍了拍李北望的手,说道:“北望,你先别高兴得太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
李北望却不以为然地说道:“哎呀,张凡,咱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有什么好怕的!”
刘谦学则是一脸无奈地摇摇头,说道:“你们俩呀,真是一个比一个冲动,战场可不是过家家,那是真会死人的啊。”
李北望依旧我行我素,大声说道:“那又怎样!人生在世,总得为了心中的信念拼搏一次!”说完,他更加用力地搂住两人的肩膀,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英勇模样。
这时刘谦学又道“那陛下那边如何解释?”
“这并非难事,我来撰写一份奏折以表明我与北望渴望沙场报国的赤诚忠心,想来陛下定会予以允准!”就在这时,李北望已然激动万分地跑过去,主动帮张凡研磨起来!
只见张凡提笔洋洋洒洒写下了一篇:
《请战奏折》
臣张凡、臣李北望,诚惶诚恐,顿首叩拜。
今闻朝廷征兵以对大元,吾等二人心中热血沸腾,报国之志如烈火般燃烧。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吾等虽为草芥之民,然忠心可鉴,赤诚满怀。
自幼,吾等便对国家之安危、社稷之兴衰念念于心,常思以己之力为朝廷、为百姓做些许贡献。如今战机已现,沙场点兵,吾等愿投身军旅,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尊严,用无畏勇气抗击敌寇。
吾等深知沙场之残酷,战争之艰险,但吾等绝不退缩,定当勇往直前,效死力于疆场之上。愿陛下能察吾等之忠心,允吾等奔赴沙场,得以一展报国之豪情,为国立功,为君分忧。
臣张凡、李北望敬上。
文渊殿中,文帝看着眼前张凡的这份奏疏,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缓缓地在奏疏的字句间移动,神色时而凝重,时而沉思。
片刻之后,文帝放下奏疏,轻轻地用手指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他的心中似乎在权衡着什么,眼神变得深邃而复杂。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因文帝的沉默而变得有些压抑,整个文渊殿陷入了一种静谧之中,只有那轻微的敲击声在殿内回荡。
过了一会儿,文帝缓缓抬起头,视线再次落在那份奏疏上,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张凡和李北望倒是一腔热血,报国之心拳拳可鉴。他们有此等勇气和决心,实属难得。然而,战场无情,那是生死之地,他们能否经受得住战火的洗礼?这二人如此年轻气盛,是否真的明白战争的残酷与艰辛?但他们的赤诚忠心又让朕颇为感动,若能善加引导和锤炼,或许能成为国家之栋梁。可若应允了他们,万一他们有个三长两短,又该如何向众人交代?这其中的利弊得失,着实需要仔细斟酌啊。
文帝的思绪不断翻涌,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和无数人的未来。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沉,仿佛要透过这薄薄的奏疏看到未来的局势变幻,思考着该如何回应这两个年轻人的请求,既能不辜负他们的忠心,又能确保国家和他们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手拿着张凡和李北望的奏疏,面色凝重,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奏疏之上,似乎想要透过这薄薄的纸张看穿背后的一切。
许久之后,文帝才缓缓开口道:“李公公,对于此二人,你怎么看?”
李公公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谨慎地说道:“陛下,老奴以为,此二人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份勇气和担当着实令人赞叹。在这等关键时刻,他们能有如此积极的态度和决心,足见其心怀国家,忠诚可嘉啊。”
文帝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思索之色,接着说道:“的确,他们这份报国的热忱确实难得。但战场岂是儿戏之地,那是生死拼杀之所,充满了无尽的危险与变数。他们如此年轻气盛,是否真的明白其中的残酷与艰难?”
李公公连忙应道:“陛下圣明,所言极是。战场的凶险众所周知,那是要经历血与火的洗礼,要面临生死的抉择。这张凡和李北望,或许只是一时热血上头,未必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可怕之处。然而,陛下啊,年轻人不正是需要这样的历练吗?若不给他们机会去尝试,又如何能知道他们究竟有多大的潜力呢?”
文帝轻皱眉头,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沉声道:“话虽如此,可朕不得不为他们的安危考虑。一旦让他们上了战场,就等于将他们置于险境之中,朕又怎能忍心看着他们去冒险呢?”
李公公又道:“陛下的仁慈与关爱之心,老奴自是深知。但这二人既然有此志向,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国家正值用人之际,若能善加引导和锤炼他们,说不定他们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陛下您分忧解难,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啊。”
文帝听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李公公,你说得也不无道理。但此事关乎重大,朕不能轻易做出决定。朕需要再好好想想,要全面地权衡利弊,既要考虑到国家的需要,也要考虑到他们的未来。”
李公公点头应道:“陛下圣明,自当慎重考虑,以保我朝之安稳与兴盛。老奴相信陛下定能做出最恰当的决策。”
随后,文帝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而李公公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文帝最终的决定。整个宫殿弥漫着一种凝重而又充满希冀的氛围。
突然,文帝道:“那就授于二人,随军参谋之职。”
李公公微微一怔,随即便反应过来,连忙应道:“陛下圣明,此乃英明之决策。”
文帝目光深邃,似是在思考着这一决定所带来的影响。他缓缓说道:“这张凡和李北望既有报国之心,又如此积极主动,便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在军中历练一番。随军参谋一职,可让他们近距离接触战争,了解军事策略与战术运用,也能在实战中检验他们的能力与胆识。”
李公公点头道:“陛下考虑周全,相信这二人定能不负陛下所托,在随军参谋的位置上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我朝的军事行动贡献力量。”
文帝轻捋胡须,接着道:“但也要叮嘱他们,军中之事不可儿戏,一切当以大局为重,切不可凭借一时之勇而鲁莽行事。要虚心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
李公公拱手道:“老奴定会将陛下的旨意传达给他们。”
文帝微微颔首,而后目光再次落到案几上的奏疏上,问道:“此事灵玉还不知道吧!”
李公公连忙恭敬地回道:“回陛下,老奴也不太清楚,想来应该还不知晓。”
文帝若有所思地轻轻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摩挲着奏疏的边缘,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似乎在考虑这件事要不要告知灵玉,以及告知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沉默片刻后,文帝又开口道:“那就先别告诉她,等时机成熟了再说吧!”
李公公应道:“是,陛下,老奴明白。”随后,文帝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整个宫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仿佛有看不见的思绪在空气中交织、缠绕。
后面的几日,大夏朝堂之上弥漫着紧张而忙碌的氛围,诸位大臣们都在为了国家的事务忙忙碌碌,齐心协力地应对着各种状况。
然而,就在这关键的主将人选问题上,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力荐信国公吴青峰,认为他久经沙场,威名远扬,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定能带领大军克敌制胜。他过往的赫赫战功便是最好的证明,让他担当主将无疑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也有人坚定地举荐骠骑将军李大勇,也就是李北望的父亲。他们指出李大勇将军不仅有着非凡的勇气和胆略,更是凭借其家族的荣耀和自身的实力在军中立下赫赫威名。他的领导力和决断力在以往的战斗中也有充分展现,相信他能够带领将士们冲锋陷阵,取得辉煌战绩。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将目光投向了征西将军郑国璞。他们觉得郑国璞将军同样具备出色的军事素养和战略眼光,其在西部边疆的征战经历使他对各种局势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应对之法。在他们看来,郑国璞将军的沉稳和睿智能够在复杂的战场上发挥关键作用。
于是,朝堂之上,这三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每个人都试图用充分的理由和事例来证明自己所举荐之人是最为合适的主将人选。大臣们的辩论声此起彼伏,整个朝堂都被紧张而激烈的争论气氛所笼罩,而最终的决定权则握在皇帝手中。
实际上,这三个人选其实并不难做出抉择。要知道,信国公乃是太子的舅舅,毋庸置疑是太子一系的人物。至于征西将军郑国璞,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诸皇子皆无关联,然而实际上,他最为喜爱的一房妾室,恰恰是皇后娘家那边一房远亲的女儿。唯有骠骑将军李大勇,真正地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
随后,一道诏令下达,加封骠骑将军李大勇为征北大将军,并赋予他统军十五万的重任,同时连同原北境五万大军,共计二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开拔,向北方的北元进发,开启征伐之战。
“什么,张凡他们要去随军北征?父皇还允准了?”灵玉公主听到这消息简直感觉天旋地转。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微微颤抖着,身子也不由自主地晃了晃。她实在难以想象,张凡等人竟然要去那遥远而又充满危险的战场。
灵玉公主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舍和担忧,她的脑海中不断闪过与张凡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欢笑、一起嬉戏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而如今,他们却要踏上那生死未卜的征程,这让她如何能够接受。
“不行,我不能让他们就这么去……”灵玉公主喃喃自语道,眼神中满是焦虑和急切,她咬了咬嘴唇,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迈着匆忙的脚步,准备去找张凡他们。
当她见到张凡和李北望时,眼中瞬间泛起泪花,声音哽咽地说道:“张凡,表哥,你们不能去,战场那么危险,我不允许你们去!”
张凡看着灵玉公主如此激动,心中也涌起一丝不忍,但他还是坚定地说:“公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身为男儿,理当为国效力,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李北望也在一旁点头附和道:“表妹,我们心意已决,您就不要阻拦了。”
灵玉公主听后,泪水更加汹涌,“可是我舍不得你们,万一你们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说着,她紧紧地抓住了张凡的衣袖。
张凡轻轻地拍了拍灵玉的手,温柔地说:“公主放心,我们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灵玉被张凡这突如其来的亲密举动一惊,随即陷入了巨大的快乐之中,张凡终于要坦然面对她的感情了吗?想着,灵玉公主又羞涩的低下了头。
“我们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功勋,到时候再回来……”张凡喃喃道,他想了好久终于决定直面与灵玉的感情,但此一行生死难料,他又怕辜负佳人,于是更加不敢给灵玉公主太多的承诺!
灵玉公主默默看着眼前丰神如玉而又眉宇间充满了犹豫的男子,心中顿时明了。
灵玉公主知道自己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看着张凡轻声道,“那你……你们一定要答应我,要好好照顾自己,一定要活着回来,我等着你,哦,你们。”张凡和李北望重重地点了点头。
在他们即将出征的前夕,灵玉公主默默地为他们准备了许多东西,有保暖的衣物,有疗伤的药材,而张凡送了灵玉公主一封信,信中只有短短一首绝句
《自勉》,全诗内容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而当灵玉公主看到此诗时,便全然明白了张凡的心意,顿时泪如雨下,轻声喃喃道“若个书生万户侯……”
当大军出征的那一天,灵玉公主站在城楼上,望着张凡和李北望渐行渐远的身影,泪水再一次模糊了她的视线,她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期待着他能早日平安归来。而张凡带着灵玉公主的牵挂和期盼,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北征之路,他知道,无论前方等待着他的是什么,他都必须勇敢地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