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与繁华同落尽 > 第22章 太子的危机1

第22章 太子的危机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在潜文殿的太子听说了梁广的死讯后,他先是有些惊喜,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抹深深的忧虑。

    惊喜的是,梁广一死,自己的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也许就能更顺理成章隐藏住了。然而,忧虑也立刻涌上心头,梁广这一死,会不会引发更多不可控的局面?会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皇帝会不会因此怀疑是自己派人指使的,从而对自己不利?种种疑虑和担忧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一时之间心绪复杂,在殿内焦躁地来回踱步,思考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而在宫外三皇子的王府中,亦是灯火通明。当李珣琋得知一切皆如自己所谋划的一般无二时,开心得手舞足蹈。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与兴奋的神情,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而那美艳女子亦是含笑,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妩媚与狡黠,仿佛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她款步走到李珣琋身边,柔声施礼道:“恭喜殿下,一切都进展得如此顺利。”李珣琋哈哈一笑,自信满满地说道:“这天下迟早是本皇子的,到时候你我共享荣华富贵。”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野心。在这灯火辉煌的王府中,阴谋与欲望交织在一起,一场更为激烈的权力争夺似乎才刚刚拉开帷幕。

    翌日,朝堂上众臣听闻梁广的死讯后,有义愤填膺的认为太过便宜了梁广;有神色凝重若有所思的,似乎在揣测这背后的深意;有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的,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充满好奇与疑惑;还有的则是一脸平静,仿佛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暗中观察着其他人的反应。朝堂上一时之间气氛变得十分复杂而微妙,众人各怀心思,都在等待着皇帝对此事的态度和下一步的决策。

    而文帝坐在高位,只是静静地看着诸位臣子的表情。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似乎要透过那一张张面庞看穿每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看到那些义愤填膺的臣子,微微皱了皱眉头,似乎在思索他们的愤怒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故作姿态;看到神色凝重、若有所思的臣子,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探寻,猜测着他们所揣测的内容;对于那些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的臣子,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不满他们在朝堂上如此不庄重的行为;而面对一脸平静的臣子,他也在暗自揣测他们心中的盘算。

    文帝就这样一言不发地坐着,犹如一尊威严的雕塑,整个朝堂在他的注视下变得格外安静,只余下众人各异的表情和那凝重的气氛在空气中蔓延。

    渐渐的朝堂才恢复了安静,文帝这才缓缓开口:“梁广已死,此事暂且搁置。但相关事宜,朕自会派人彻查清楚。”

    这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梁广虽死,但他所涉之事关乎重大,不可轻易搁置啊。”

    文帝微微皱眉,看着那老臣说道:“朕心中有数,爱卿不必过于心急。梁广已死,很多线索或许已断,此时不宜操之过急。”

    另一位臣子紧接着说道:“陛下圣明,可若不尽快调查清楚,恐人心难安啊。”

    文帝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沉声道:“朕说了会彻查便会彻查,莫非你们在质疑朕的决策?”

    众臣连忙齐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不敢。”

    这时,又有大臣进言:“陛下,如今梁广已死,兵部侍郎一职空缺,还望陛下早日定下合适人选。”

    文帝略作思索,说道:“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推荐?”

    众臣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一位大臣上前道:“陛下,臣以为张勉大人可担此任,他久在兵部,对军事颇为精通。”

    另一大臣则反驳道:“张大人虽有经验,但未免过于循规蹈矩,臣觉得李顾大人更为合适,他行事果敢,有勇有谋。”

    “哼,李大人资历尚浅,难以服众。”有人立刻反对。

    文帝听着众人的争论,脸色平静,心中却在权衡着各方利弊,许久之后,他开口道:“此事容后再议,先退下吧。”众臣虽心有疑虑,但也只能行礼告退。然而,虽然表面上恢复了平静,但每个人的心中都依旧思绪翻涌。一些臣子在心中暗自揣测着文帝对于此事的真实态度,想着后续是否还会有什么波澜;有的则在考虑着如何在这局势变化中保障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还有的仍对梁广之死耿耿于怀,觉得事情不应如此简单结束。文帝扫视了一眼众人,心中对这些臣子的心思也略知一二。他知道,这表面的平静只是暂时的,在权力的漩涡中,各种暗流依旧在涌动。他微微眯起眼睛,在心中谋划着接下来的布局,要如何掌控这复杂的局面,确保朝廷的稳定和自己的权威不受动摇。在这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一场无声的较量似乎又在悄然展开。

    退朝后,文帝觉得实在是心烦意乱,于是便就随意的在宫中走着,可是走着走着,不知何时竟走到了淑灵苑。这才想起,自那日镇国公府诗会回来后,自己也好几日未见这个古灵精怪的开心果女儿了。

    想到这里,文帝的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宠溺的微笑,心中的烦闷也似乎消散了一些。他抬脚迈进淑灵苑,满是期待地想看看女儿此刻正在做些什么。

    李公公刚要通报就被文帝拦住了。文帝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出声,他想悄悄看看女儿此刻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情。文帝轻手轻脚地靠近,透过花丛的缝隙,看到女儿正蹲在地上,聚精会神地摆弄着一些小物件,嘴里还念念有词,那可爱的模样让文帝忍俊不禁。他静静地站在那里,脸上满是宠溺的笑容,享受着这片刻的温馨与安宁,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停止了。

    哎哟我的小公主在想谁呢?

    听闻此言灵玉立马脸红道:“父皇胡说,人家才没有呢。”

    文帝看着女儿娇羞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爽朗地大笑起来。他轻轻刮了刮灵玉的鼻子,打趣道:“还说没有,你这小脸都红成这样啦。”

    灵玉跺跺脚,娇嗔道:“父皇就知道取笑人家,不理你啦。”说着便转过身去。

    文帝连忙上前哄道:“好啦好啦,父皇不逗你了,我的乖女儿。”

    灵玉这才转过身来,嘟着嘴道:“那父皇以后可不许再这样啦。”

    文帝笑着点头答应,父女俩在淑灵苑中继续享受着这温馨欢乐的时光。

    看着花园中飞舞着的一对缠绵着的蝴蝶,灵玉不禁看得出了神。

    文帝见状,笑着打趣道:“怎么了,我的小玉儿,莫不是羡慕这对蝴蝶了?”

    灵玉回过神来,脸颊微红,娇嗔道:“父皇就知道取笑人家。”

    文帝哈哈一笑,而后温柔地看着灵玉说道:“我的小玉儿也终有一天会找到与自己相伴一生之人,就如同这对蝴蝶一般相互依偎。”

    灵玉眨了眨眼睛,过了一会儿,灵玉突然转过头来,拉着文帝的衣袖说道:“父皇,你觉得那张凡怎么样?”

    灵玉眨了眨眼睛,过了一会儿,灵玉突然转过头来,拉着文帝的衣袖说道:“父皇,你觉得那张凡怎么样?”

    文帝微微一怔,思索片刻后说道:“朕对这张凡了解不多,不过,吾儿为何突然提及此人?”

    灵玉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有些扭捏地说道:“就是镇国公府诗会上,我见他一表人才,而且诗文也作得极好……”

    文帝看着灵玉这副模样,心中已然明白了几分,他笑着说道:“原来玉儿是对这张凡上心了呀。”

    灵玉跺跺脚,娇嗔道:“父皇,你就别打趣我了嘛。”

    文帝哈哈一笑,随后认真地说道:“此子确实不凡,但朕还在考察于他。”

    灵玉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又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起来。文帝看着灵玉这副小儿女的姿态,心中满是慈爱,想着自己的女儿终究是长大了,有了自己心仪的人。

    张凡,注定不会是一介泛泛之辈,无论他的相貌才学,人品皆是上乘!那刘谦学和李北望也是不错!该是找个机会让着三个后辈去搅一搅动这盛安城的风云了!文帝心中这般想着,又看了看娇羞的灵玉公主,心中突然恶趣味地想到,不知张凡知道和自己把酒言欢的兄弟突然成为公主时窘迫的样子就轻轻笑出了声!

    灵玉公主见文帝无端发笑,不禁好奇地问道:“父皇,您在笑什么呀?”文帝看着灵玉那好奇的模样,笑着说道:“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些有趣的事。”灵玉撇了撇嘴,显然不太相信,但也没有继续追问。

    过了几日,文帝果然寻了个由头,将张凡、刘谦学和李北望三人召集到了一起。就在三人满心疑惑之际,文帝缓缓开口道:“今年科考中的士子皆已妥当安排下放地方了,而你们三人,朕打算将你们留在京城。当下,暂时先去大理寺担任司职,协同刑部官员办理前兵部侍郎梁广的案子。”

    三人听闻,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露出了郑重的神色。他们深知这是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张凡率先拱手道:“陛下放心,臣等必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刘谦学和李北望也赶忙附和,表示定会尽心尽力。

    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期许:“朕相信你们的能力,好好去办,莫要让朕失望。”

    随后,三人便领命而去,他们心中既兴奋又倍感压力,京城之中,一场血雨腥风正等待着他们三人!

    张凡、刘谦学和李北望三人领命之后,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前兵部侍郎梁广案子的调查之中。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在堆积如山的卷宗和错综复杂的证据中仔细梳理、探寻。

    随着调查的逐步推进,他们越发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在仔细分析每一条线索和每一处蛛丝马迹的过程中,张凡那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从一些看似平常的文书记录中,察觉到了一些异样的气息和隐隐约约的关联。那些模糊不清的只言片语、一些奇怪的财务往来记录以及某些隐晦的人际互动,都让他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刘谦学则凭借着他渊博深厚的学识,对涉案的各种文书、制度以及官场规则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他发现了一些制度执行上的漏洞,以及一些文书中刻意被模糊处理的地方,这些都让他坚信此案背后必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李北望则以他的果敢坚毅,在各个部门之间积极奔走协调。他不惧那些试图阻碍他们调查的官员,用他的勇气和坚定一次次突破阻碍,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和交流。

    当他们深入调查梁广曾经任职的地方时,所遇到的种种迹象更是让他们确定了心中的猜测。一些官员遮遮掩掩的态度、某些人闪烁其词的回答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阻力,都似乎在暗示着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在背后若隐若现。他们秘密探访那些与梁广有过密切交集的人,从这些人的只言片语和复杂神情中,捕捉到了关键的线索和信息。

    渐渐地,一幅令人震惊的画面开始浮现。他们发现梁广的案子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贪腐问题,其背后似乎牵扯到了众多官员的利益纠葛。从兵部到户部,从地方官员到京城权贵,一张巨大的利益之网仿佛笼罩着整个官场。涉及的利益链条错综复杂,有权力的交易、金钱的贿赂、人情的往来,甚至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不可告人的阴谋和秘密计划。而随着线索的不断深挖,一些迹象竟然开始隐隐指向了太子,那些与梁广关联紧密的证据和信息,似乎都与太子有着若有若无的牵扯。这一发现让三人震惊不已,他们意识到自己似乎正在触及一个极为敏感和危险的领域。那些平日里看似毫无关联的官员,在这张网中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相互庇护,共同营造了一个黑暗的利益空间。而梁广,或许只是这个庞大利益网络中被推到前台的一个棋子,背后还有着更加深层的势力和黑手在操纵着一切。面对如此惊人的发现,三人的心中既充满了震惊,又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他们深知,要揭开这个巨大利益网络的真相,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要一查到底的决心,誓要将这隐藏在黑暗中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