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不是什么宝石
赫连绯一愣,她完全没想到竟然会有人把矛头对向她。
她怎会知道,之前她把急救知识编撰成册送入宫后,许多太医都对她有些不满。
她一个小丫头不过就是靠着背后有人指点,否则怎么可能会医术?
不过就是半瓶子晃荡,如今竟然要出书了!
他们一个个的可都是国手,都有各自极为擅长的领域,却还没出过医书呢!
在他们眼里,赫连绯赫然就成了沽名钓誉之辈。
赫连绯刚刚只是想起来,她穿越前,那时正是宫斗剧流行的时候。
其中就有以银针试毒的桥段,被许多网友讨论,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银针遇到毒物会变黑。
这原理其实很简单,银针试毒的方法主要是基于一个化学反应,银与砒霜中的硫化物杂质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古代的砒霜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砒霜中掺杂了大量硫化物杂质,这些硫化物与银针接触后,会与银发生化学反应,在银针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膜。
因此,当银针插入含有硫化物杂质的砒霜中时,银针会变黑,从而被误认为是检测到了毒物。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砒霜的纯度很高,不含有硫化物杂质,那么银针就不会发生变黑的现象。
此外,银针试毒的方法主要涉及到一些误解和艺术加工的成分。在许多古装电视剧和电影中,银针试毒被描绘为一种能够检测所有毒物的手段,这实际上是一种歪打正着的现象。实际上,银针试毒的原理主要是检测砒霜中的含硫杂质,而不是砒霜本身。
所以按理说,只要毒物中不含硫或者硫的含量极低,用银针测试都不会出现变黑的情况。
赫连绯不欲与人争论,看向老府医。
老府医面色凝重的开口,“这症状……似乎与我以前在岛国云游时见到的有些相像。”
慕容殿听得此话很是欣喜,急切的问道,“那您可有解决之法?”
老府医摇摇头,“我现在还不敢确定,不是说皇后娘娘也有此症状吗?我先看过了再说。”
听到老府医的话,慕容殿有些失望,但还是赶紧带着人往皇后那边去。
三个人离开皇帝的寝殿,刚刚那出言挤兑赫连绯的太医又开口道,“他们不会是什么沽名钓誉之辈吧?不如我们跟过去看看,辰王殿下关心陛下和皇后娘娘,可别被坏人骗了。”
张太医出言讥讽道,“周太医,沽名钓誉之辈?你把这话在辰王殿下面前说说,看辰王殿下不先劈了你!”
眼看两人要吵起来了,章院判连忙出来打圆场,“好了都别说了,是不是沽名钓誉之辈我们跟着去皇后那边看看就好了。留下三个人先照看一下陛下,其他人跟我过去。”
那周太医傲娇的哼了一声,第一个跟了上来,他倒是要看看,那个黄毛丫头(赫连绯),还有那个老头(老府医)是不是有真本事的!
张太医没去,留在了皇帝这边。看着周太医的背影,他不屑的撇撇嘴。
这人脑子是用什么做的?浆糊吗?
赫连小姐可是公认的辰国第一才女,她还需要费心去谋划神医这个虚名吗?
显然是不需要的!
人家是真的有实力,只是现在才表现出来罢了!
赫连绯刚跟着慕容殿走到皇后娘娘的寝殿中,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血腥味。
“皇嫂的病要比皇兄严重很多,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皇嫂贴身侍候的宫人很多都有和皇嫂一样的症状,只是稍微轻一点,但也比皇兄的病重多了。”
慕容殿面色阴郁,他其实比较相信皇兄皇嫂是中毒了,不然没办法解释为什么皇嫂身边的亲近之人也会有这些症状。
赫连绯这还是第一次进皇后的寝殿,就留心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皇后和皇帝都不是奢靡之人,所以皇后寝殿中的摆设并不复杂,现在正是日升之时,不知道为何寝殿中的窗子都用黑色纱幔遮了起来,寝殿内十分昏暗。
神奇的是,寝殿正中树立了一块半人高的翠绿色石头,因为周围环境的昏暗,所以可以看出这块石头竟然散发出淡淡的蓝色荧光来。
这荧光不同于夜明珠的辉光,幽幽的蓝色光辉,让赫连绯不由得身上泛起一股寒意。
“这石头……”
慕容殿见赫连绯对这石头感兴趣,便解释道,“这块宝石是岛国上供的。对了,还有块小的,皇兄之前赐给你了!”
赫连绯瞳孔地震,“这不是什么宝石,这上面有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