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铸梦 > 第九十五章 董其昌的画?

第九十五章 董其昌的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你都拿不准?”

    随着经济发展,老百姓口袋里普遍有钱了,喜欢搞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古玩字画玉器之类的东西送礼也有面子,舍得花钱的不在少数。

    在专业的圈子里,也有不少人和沈炼打起了交道。

    乾隆皇帝的书房就叫三希堂,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

    这玩意如果是真的,恐怕价值千万,而且有价无市,董其昌记载传世的字画就那么多,有钱都未必买得到。

    “看画法,像是董其昌的啊!”

    “等等,我再看两眼。”见沈炼把画收起来,老黄心里就跟猫爪子挠似的。

    据说是建武市书记在某次会议上提到了,要淘汰落后生产力,引进更先进的生产力。

    “我看不像是后人仿的。”

    老黄嘿嘿一笑,自知失言。

    建武市原来的那个北城购物中心要拆了。

    倒也不是什么保密事项,对方即便不提,赵泽君很快也会知道。

    “拍卖行那边给他估价多少啊?”老黄好奇的问。

    老黄眼睛一亮,这是有东西啊!

    其中有一枚小印,尤其显眼。

    沈炼说了一个数字,然后问:“你想要?”

    “我劝你还是不要出手。”

    至于用来做什么,赵泽君没说,沈炼也没问,多年的经验让沈炼明白,不要去打听别人的秘密。

    ……

    “得了一幅画,我也拿不准,正想找你商量。”沈炼拿出一卷两尺多的古画,摊在桌上。

    大概由于灶台下比较潮湿阴冷,这袋子米里居然已经长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米虫,在米里蠕动着。

    “那些拍卖行懂什么。”老黄不屑一笑:“以为做个碳元素鉴定,就能判断出是真是假?扯淡吧,真下功夫作假,纸张、墨都是百年前的东西,靠着鉴定根本没用。”

    老黄五十多岁,青年从军,中年经商,家底殷实,交游广阔,跑遍了全国各地,老了之后迷上古玩字画,醉心此道,很快就成了省里这行的权威人士。

    建武市经济水平比宜江市高了一个档次,博古斋门脸位置又好,如今的博古斋客流量远远不是当初能比的,店里还请了两个小伙计,沈炼见老黄来了,不动声色的冲他招招手,转身进了隔壁的小隔间。

    尤其是在泽业广场起来之后,北城购物中心几乎要‘废了’。

    而且毕竟是古画,又牵涉到两国,当众明着拿出来,容易惹出麻烦。

    除了交心换命的朋友,谁能把这东西借人?何况这画还不是沈炼的。

    无奈骗子太多,即便有真货的大门脸,行情也虚高。

    沈炼把这一袋子米和虫一起,熬煮成粥,然后从马桶里冲了下去。

    说话的,就是苏南省书画协会的副会长,老黄。

    说着,咳嗽两声,笑道:“扯远了,扯远了。老沈,我看没什么问题。你这画从哪得来的,董其昌的东西是国宝,可遇不可求啊,在市面上,比齐白石张大千的还少。”

    论起来,北城购物中心是建武市最早的一批‘商业中心’,城市综合体的雏形,可是由于北城地理位置问题,以及这几年市里政策的影响,北城购物中心生意一直很清淡。

    这枚印,乃是乾隆的收藏御印。

    可凭良心讲,他觉得这画根本没毛病,无论是技法,还是纸张材质,都毫无破绽,甚至连边边角角的毛边,由于保存不善导致的细小虫眼,也历历在目。

    桌上是一副水墨溪山图,浓淡、干湿自然合拍,着墨不多,却意境深邃,韵味无穷,虽经过多年的历史风霜,却依旧能看出用墨层次分明,淡雅清新,生机盎然。

    赶紧三步并两步,跟了进去。

    很多圈子里,最有名气的,往往不是最懂行的,而是最舍得花钱,人脉最广的,古玩界也一样。

    赵泽君微微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好啊,招商引资,百花齐放,市场才能繁荣嘛。那歌怎么唱来着……对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老黄下意识的就说:“这不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吗?怎么落款成了董其昌的?对了,董其昌爱仿古作!”

    ‘三希堂’。

    难得有一次能在见识上压倒沈炼,老黄忍不住就卖弄起来:“董其昌仿字画,即有前人风韵,又有自己的特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明后期,独创一派,承上启下。你看这里,青绿墨,就是典型范宽,这几处泼墨法,是董其昌的独创。还有三希堂印也不易仿造,存世太多,稍稍一比较,就知道真假。此外,康熙乾隆两帝,很是推崇董其昌的字画,乾隆帝的字,倒是有六成都学自董其昌,可笑画虎不成反类犬,犹如狗爬,倒是主席的字,非但继承了董其昌字中的柔美文气,还多出几分开天辟地的磅礴之气……”

    建武市泽业广场的博古斋虽然开业还不到半年,可生意着实不错。

    赵泽君随口说:“不是咱们省的企业吧,没听过啊。”

    老黄接过放大镜,果然在一角找到了董其昌的落款,还有两排历代收藏人的小印。

    董其昌的画,还有三希堂印,又联系上范宽,如果是真的,不说是无价之宝吧,至少也是传家之宝,刚才那个数字不贵。

    刚才他那么笃定,归根结底还是不用自己掏钱,站在旁观的立场客观评价,没什么心理压力;真可要自己掏八位数,老黄就不淡定了。

    北城购物中心,原本就是书记当年做市长的时候招商引资的,这些年白市长实际主政,城市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北城起不来,北城购物中心一直在赔钱,要税收没税收,要就业没就业,成了个不上不下的烂摊子,白白占了一大块好地。

    同行相轻,人老了有股子倔脾气,何况老黄一直以来也都是被人捧着的人物,所以博古斋最初开业那段时间,沈炼声名鹊起,老黄还有些不服气,抱着‘砸场子’的态度来过几次。

    这张画做旧仿古的手段,在真正的仿古行家眼里其实都比较常见,比如养米虫啃画,放在细沙里磨出毛边,用另外同时一时代、同一产地但是相对廉价的原材料,请高手临摹等等……

    老黄像是恶狗扑食似的趴在桌前,一边看,一边懊恼的啧啧啧摇头:“真是好东西,挂在床头睡觉都比平时香,你说我当年怎么就没多赚点钱……你瞅瞅,光是这边几个虫眼,都有股子历史的气味扑面而来……”

    可对于“书法协会”那些半吊子的名人而言,这些手段距离他们的生活就比较遥远了,可能听说过,但真正见到过的很少。

    “京达?这名字谁起的,怎么听起来跟快递似的。”

    沈炼把画卷起来,说:“书画不比其它古玩,鉴定的水平不如作假的水平高,万一打了眼,你后半辈子还不得活活气死。”

    这事沈炼驾轻就熟,老本行了,没费多大力气就做了三件,这幅画就是其中之一。

    来建武市最初,赵泽君就私下让他帮忙做一批下蛋货,也就是高仿。

    老黄十分意外,眯眼一看,整个人就是一震。

    “原主说,就是董其昌仿范宽的,我查过,三希堂笔记、宋明国画考、泼墨80法中,都也有过记载,有这么回事。”

    “沈老板,最近有什么好玩意?”

    这天赵泽君去省工商联开会,例行发言之后,工商联主席私下聊天,随口和他提了一件事。

    沈炼用死鱼眼珠子斜了他一眼,又把画重新摊开。

    打烊关店后,沈炼带着画回到临时住处。

    在建武市收藏界里,博古斋沈老板的名气也渐渐大起来,都知道他是个老夫子,老学究,眼力强,经验足,人也算厚道,经常能淘到好货。

    “外来的,法人叫做欧阳德,你认识,也是招商引资进来的。”主任笑呵呵的说。

    沈炼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工商联本身不属于党政机构,没级别,不过主席一般都是省政协副职兼任,这级别就很高了。

    再起身,从全局看画中景物,颇为眼熟。

    老百姓不怕花钱,只怕花了钱,还被骗,被骂傻逼。货真价实,就成为一种市场需求,博古斋开业之后,凭着这点,很快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哪知道很快就被沈炼的渊博学识和眼光所折服,一来二去,倒是成了沈炼的客户之一,经常来这里,和沈炼聊聊古玩知识,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意。

    但关键,到底是真是假?

    经过招标之后,由一家叫做‘京达’的公司拿下了这块地,宣布将要模仿泽业,建立建武市第二座大型城市综合体。

    说完,又忍不住拿着放大镜低头去看。

    字画收藏家,遇到董其昌的真迹,宛如流氓遇荡|妇,馋狼遇美食,是很难挪动脚的。

    把画锁进保险箱之后,从灶台柜子下面拎出一个装米的小布袋子,打开朝里面看了一眼。

    老黄犹豫了一下。

    “一个国外藏家委托我鉴定的,准备去拍卖会卖掉,对方心里也没底。”沈炼说。

    老黄这一看,足足就看了一个多小时,眼泪都流出来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

    小隔间里灯光昏暗,不比外面大堂敞亮,只看了一会,老黄就觉得眼睛酸痛,赔笑说:“老沈,这画给我带回去玩几天,找几个行里的朋友来,仔细看看?”

    沈炼说:“正因为是仿品,我才拿不准。到底是真的出自董其昌的手,还是后人再仿董其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