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层楼终究误少年 > 第35章 黑色七月

第35章 黑色七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据说现在的高考是在六月份,天气宜人,初夏的风让人迷醉,考起试来状态神勇。但是九十年代的高考是雷打不动七月的七、八、九三天,一年中最为炎热的三天,身体上的不适再加上精神上的煎熬,甚至把七月都称为是黑色七月。

    那个时候还没有家长穿着旗袍在考场门前祝儿子女儿旗开得胜,也没有交警骑着摩托送迟到的考生去考场,虽然高考也很重要,但是远没有现在这么兴师动众。我记得我们甚至就在自己学校里考试,只不过是换了教室,那天唯一的不同就是我妈早上起来给我准备的早饭多了一瓶牛奶,就自己背着书包去高考了,跟平常没什么区别。七月九号考完最后一门,不管考的如何所有的学生们兴高采烈的告别他们苦难的高中时代,整理好卷子的老师赶紧灰溜溜的走了,整个学校都处在疯狂的边缘,晚一步可能就被这种疯狂吞噬。但是学生们第一个要干的事情就是要把折磨了他们三年的课本毁尸灭迹,并将其视为长大成熟而极具仪式感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撕书,历来是这个时代最为声势浩大的成人礼。

    那一天,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没过多久,空中就开始飘洒着白花花的纸片,像是漫天大雪飘飘洒洒,那是楼上的学生们把书和本子撕成碎片,抛洒在空中。我蹲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不动声色的把书一本一本烧着,并塞进书包,然后等火已经无法避免的熊熊燃烧起来,就抡着书包带子把燃烧的书包扔下楼。燃烧的书包像一团火一样,在空中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拽着一串黑烟,流星一样落在教学楼面前的地上。这样的轻狂不羁和热烈燃烧,在一群仅仅满足于把书一撕了事的人们中显得特立独行,立刻引发了一阵欢呼。

    做完了这件仪式感很强的事情之后,我掏出身上所有的钱,跟吴楠去大吃了一顿,就此告别了中学时代。我问吴楠考得咋样,吴楠说不知道,然后我接着问他。

    “你要是考不上大学了干啥去?”

    吴楠说,“我有个亲戚在新疆摘棉花,听说挺挣钱的,我要考不上我就去新疆摘棉花去,反正不准备复读了。”

    高考结束的狂喜很快就被漫无边际的无聊所取代。那个时候没有毕业旅行也没有名目繁多的娱乐活动,能够想到的最疯狂的举动不过就是跟同学去路边撸串的时候光明正大的点起一根烟,而没有一点儿怕大人发现的心理负担。跟同学们依依惜别海吃海喝一番之后,想到其中很多人都将各奔前程,此生可能再也不见,我就莫名其妙的陷入一种惘然若失的境地。

    在家等成绩的百无聊赖,我听到有人在楼下叫我。一看是吴楠,旁边停着一个当时很流行的被叫做大头皮鞋的车,叫我去兜风。九十年代民族汽车工业百废待兴,在丰田大众别克这些日本欧美汽车进入中国以前,街头开着的除了苏联的拉达车,就是这种称之为“拔那奶子”的像是大头皮鞋一样笨拙的意大利的汽车。吴楠他舅游手好闲多年,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斥巨款弄到了出租车牌照,成为一名光荣的出租车司机。在中国曾经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的时代,老百姓的代步工具是自行车,私家车基本上没有,能够坐得起出租车的都是非富即贵。吴楠他舅开着新车拉着他出去兜风,他顺路就来叫我一起。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我坐在车里,觉得要是考不上大学,开着出租车走街串巷也不错。

    我看着窗外的景色,心情很好的畅想未来,跟吴楠说,“你要是考不上大学了,你也弄个出租车开算了,我看弄这事情还挺美,听说在新疆摘棉花累得很,去过一次的人从没想过去第二次。”

    吴楠说,“嗯,可以,到时候咱俩一块给我舅开夜班,哈哈。”

    我说,“你会开车?”

    吴楠说,“考个驾照么,不行让我舅给咱一教,我看这东西也没啥难得。”

    吴楠他舅一脸不屑,头也不回的说,“你小子还是死了这个心吧,你不上大学弄这事情,小心你妈把你往死的收拾。”

    开车路过二府庄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来很久都没见赵宇了。上次在谭鱼头痛打武卫东之后,我很久都没有见到赵宇了。后来因为忙着高考,也没顾上去找赵宇,不知道武卫东有没有来报复,也不知道他现在录像厅生意怎么样了,现在考试也考完了,也该啥时候去看看了。

    于是,扭头对吴楠说,“这不到二府庄了么,咱去看下赵宇吧,顺便在他这儿看会儿录像。”

    于是我们两个下了车,挥别了他舅,有说有笑的往二府庄走。

    这一天风和日丽天气很好,夏天的风慵懒的扑面而来,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拐进二府庄曲里拐弯的巷子,果然很远就看见录像厅的大铁门关的严严的。大门上挂着一把硕大的铁链子,门上还贴着盖着红章子的白色封条。旁边墙上还歪歪扭扭的贴着“今日录像”的广告,纸都发黄了,看样子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

    我一下子慌了,一边用力敲门,一边大喊,“赵宇,赵宇!”

    楼上出租屋的小伙子正在光着膀子刷牙,呸的一口把满嘴的牙膏沫子吐在水池里,然后一边打开龙头涮牙刷,一边歪着脑袋说。

    “别敲了,警察封了。”

    我见过这个小伙子,是旁边学校的大学生,经常在阳台上画画,还曾经给赵宇录像厅设计过海报。

    “咋回事儿么,为啥封了。”

    “放黄片么,警察把一屋子人都抓了,连录像机都拿走了。警察也是正经事情不干,满大街小偷不管,抓个看录像的跑的勤快得很。我上个月在小寨逛街手机让偷了,报案去那警察跟我说这点儿案值都不够立案的,真是日了狗了。”小伙子一脸堪破一切的云淡风轻,不咸不淡的说。

    我茫然的看着那个光膀子的小伙,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心里乱的很,不知道要怎么办。抬头看了一眼门头上“银河录像厅”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似乎一下子也没有往日的灵气。

    吴楠说,“咋开的好好的被封了?为啥被封了?我就给你说好长时间没他的消息,我就预感要出啥事情……”

    “别叨叨了,赶紧想咋办吧。”我有点儿不耐烦。

    吴楠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找到人,现在人是被关了还是咋?”

    我说,“不知道么,回去给他家打个电话吧,”

    我跟吴楠在二府庄路口叼着烟,表情凝重的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然后我默默地跟吴楠说了赵宇打了武卫东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武卫东找人弄得。我看见吴楠不断的吐出烟雾,像是暗夜里云中的月亮,一会儿云开雾散,一会儿朦胧一片。那是一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电话尚未普及,手机更是闻所未闻。我回家之后赶紧给赵宇家打了一个电话,想问下赵宇的情况。

    赵宇他爸接的电话,这个长于投机倒把的中年男人人生得意,唯独对自己这个惹是生非的儿子感到很受伤,由于我和吴楠还算是赵宇的朋友里比较正派的,所以对我们一向都比较和善。但是今天他一改往日的热情,冷冷的表示,他的事情我管不了,匆匆的挂了电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