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双重暴击,李世民当众抨击,宋徽宗灵魂拷问
大唐位面,
李世民略一沉吟,脑海里出现乾隆所写的四句诗来,嘴角现出一丝冷笑。
“楼下锣鼓响叮咚,新娘羞坐花轿中。
今日洞房花烛夜,玉簪剔破海棠红。”
吟诵完了乾隆写的打油诗,李世民开始了点评:
“如果说朱元璋随口吟诵的诗歌,暗含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遭遇,以及身为帝王的磅礴胸襟。
那么,
乾隆写的这首诗,文如其人,同样也反映出了他的胸襟见识。
堂堂九五之尊,若是描写男女情爱,倒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
除了用词粗浅之外,在起承转合的最后一句上,却显得非常龌龊,堪称下流。
玉簪剔破海棠红。这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应该关注的吗?
这是勾栏瓦舍中的无耻文人,在与卖身女子调情的时候,才会随口吟诵的。
朱元璋随口吟诵的诗中,朕看到了昂首于天地之间的勃勃雄鸡,承载着扭转乾坤的历史使命。
而乾隆的这首诗,让朕看到了蜷缩在青楼锦被中的纨绔公子,看到了沾沾自喜的轻薄小人。
朕不了解乾隆究竟是何人,但据此诗看来,必然是一个王朝盛极而衰的守成之君。
他写诗如此浮浪,可见做人必然风流,甚至自恃才高,目空一切。
这样的人,朕所了解的,有陈后主,隋炀帝,都是才华横溢之辈。”
……
李世民评点完毕,坐回到御座上,激动的心情尚未平复。
喝了太监捧上来的新茶,意犹未尽地看着光幕上自己发出的消息。
“陛下,您在诗评方面,见解更加深刻了。”
房玄龄杜如晦相视一笑,说道。
李世民听了,心中满意,却看到在光幕之上,出现了陈后主的消息:
“大唐李世民,朕非常支持你诗评的前面内容。
可是,好端端的,为啥非要拉上朕啊?”
紧随其后的,是隋炀帝发来的弹幕消息:
“好你个李世民,夺了朕的江山,还要在评价诗歌之时,辱骂于朕。
朕修的大运河,难道你大唐没有使用?
朕讨伐高句丽接连失败,想必你大唐也未必能轻易攻克。
朕开创科举制,招揽天下人才,如此收拢人心的举措,你大唐必然也是沿袭了。
告诉你,朕只是时运不济,并不是陈后主那样的下流之徒,更不是乾隆这样的轻浮之辈。”
看着杨广发出的弹幕,房玄龄与杜如晦都是大惊失色,齐齐看向眼前的李世民。
李世民却是淡然一笑,抿了一口茶,看向身旁二位贤臣,说道:
“呵呵,炀帝说的,倒也不无道理。
可见,乾隆终究是不如杨广。”
这句话,也是不经意出现在了弹幕之上。
杨广看了,心情顿时舒畅。
……
大清位面,
乾隆看到来自千古一帝李世民的点评,一张脸瞬间变得铁青,嘴唇也有些发紫。
和珅观察到乾隆的身子都在发抖,一时间不知所措,连忙扶着乾隆的胳膊,说道:
“陛下,李世民并不以文学擅长,他说的也只是一家之言,万岁爷不必介意。”
乾隆被和珅扶到龙椅上坐下,伸手去拿杯子,却不小心打翻在地,气得他抬起脚来,狠狠地踩着地上的碎瓷片,嚷道:
“李世民不懂文学,也对。那陈后主、隋炀帝都是擅长诗赋之人,又该怎么说?”
“和珅,你平日里说朕才高八斗,天下无双,怎么被这朱元璋给比下去了?”
和珅听了,吓得脑门上汗珠子涌出,转着眼珠子思索对策。
乾隆从侍女手中接过茶杯来,喝了一口,叫骂道:
“凭什么啊?没道理啊!”
“他朱元璋写老公鸡打鸣,什么撅一撅,撅二撅的,都能把朕比下去。”
“朕写的还是爱情,美好的爱情。男女入洞房,这不就是结婚的流程吗?李世民怎么能说朕下流?”
和珅接过话头,连忙说:
“万岁爷说得对,饮食男女,这不是很正常吗?
生活就是诗,诗就是生活。以奴才来看,这是诗中极品,太难得了。”
乾隆被茶水烫了嘴,生气地将杯子掷在侍女的怀中,烫得侍女娇呼一声,跪在地上求饶。
其他的舞女们,早就悄悄地离开了。
“诗中极品?又是诗中极品。和珅,你是皇帝吗,你说了算吗?”
和珅吓得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叩头:
“万岁爷,奴才不敢,奴才哪敢做皇帝啊!”
乾隆斥道:
“你且起来。朕又不是让你当皇帝。朕的意思是,已经有3位皇帝评价了,都说是朱元璋的诗更好。你慌什么?”
和珅听了,口中连连谢恩,翻身起来,笑着说道:
“万岁爷,只有3个皇帝评价了,其他405位都没有表态,您的赢面还很大呢!”
乾隆听了,喜上眉梢,恍然大悟,啪嗒一下打开折扇,哗啦啦地摇着,说道:
“李世民,你才疏学浅,朕不计较。陈后主与隋炀帝,都是昏君,朕也不介意。”
“其他的帝王们,你们来评点一下,究竟是朱元璋的撅一撅写的好,还是朕的新婚诗写的好?”
……
大宋位面,
刚刚与李师师办完事的宋徽宗,听着一旁美人欲求不满的呻吟,心下也是有些惭愧。
看到乾隆在屏幕上发声询问,宋徽宗脑中灵光一闪,瞥了一眼面色潮红的李师师,发出一条消息:
“乾隆皇帝,你写的新婚诗,从楼下锣鼓响叮咚,到男女床笫之欢,的确有文采,应该是属于写实吧?”
乾隆看到来自宋徽宗的消息,一想到之前宋徽宗第一个夸赞自己,内心里已经有了好感,也是放松了警惕:
“徽宗,你老人家是书画大家,果然是慧眼如炬。
这首诗的确写实,乃是朕的生活感想,赞美人间美好的爱情,并不像某些人想的那样龌龊。”
一旁的和珅看了,急忙满脸堆笑地拍起了马屁:
“万岁爷,奴才真是佩服极了。
您这又是一箭双雕啊!不但解释了诗意,还讽刺了李世民。妙,太妙了!”
乾隆哗啦啦地摇着扇子,嘴角的弧度怎么都压不住,两撇小胡子也翘起来了,指着光幕说道:
“和爱卿,你这样说话,朕听了顺耳。
就看宋徽宗怎么评价了。大宋的文运最兴盛,唐宋大八家里面,有6个就是大宋时期的。
这宋徽宗前面也是称赞过朕的诗句的,他为人极为风雅,出身于皇室贵胄,必然是瞧不上朱元璋的老公鸡打鸣。”
和珅连忙说:
“那是,那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李世民他是胡汉混血,虽然是一代帝王,到底还是有些蛮夷的粗俗,能喜欢朱元璋的撅一撅,撅二撅,也是情理之中的。”
就在这时,
光幕上出现了来自宋徽宗的弹幕消息:
“乾隆大帝为人坦率,的确很是难得。
你刚才说,这首新婚诗写的是你的生活感悟,也完全是写实。
那么,
朕非常好奇,你的脐下三寸,真的只有玉簪那么细吗?
请别误会,朕只是根据你的 玉簪剔破海棠红,产生了自然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