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六十年代被卖女儿的小老太06
一周后,刘队长看着崭新面貌的五小只,不由得眼睛大亮。
当然,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张兰花又换了二合面,匀出四分之一换给他。
不是张兰花好心,而是刘队长为人实诚,对社员们也都多有照顾,是个不错的队长。
别的不说,就六个红薯的人情,张兰花也是要还的。
刘队长非常感谢,家里没有东西换,他就按市价给张兰花。
见队长欲言又止,张兰花也没瞒着,说是有外地人来村里换海味,她才换了二合面。
出村去城镇都需要队长开介绍信,她一没出过村,二没开过介绍信,大队长只稍一想就能想到她是同别人换的。
往深一层,家里突然多了五个小萝卜头,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
村里所有事宜都得依仗大队长,她卖个人情,以后有事求上门时,也容易些。
果然,大队长一听,立马就问她还能不能换到面粉。
家里孩子小,整天吃海鲜也不是个事,红薯这两天就能吃完,后面一整天都得吃海味了。
要是能换点面粉,隔三差五吃一顿换换口味,那是顶顶好的。
张兰花笑了笑,“刘队长,我也不确定对方几时会过来换,这样吧,如果她来,我来找你,但你不能对外透露出去。”
人多是非就多,现在镇上都不一定能买到粮,万一哪天被举报出去,就算是以物换物,若被有心人曲解个一二也是不好的。
“一定,我一定闭严实嘴巴。对了,她有没有要求是干货还是新鲜货?”
刘队长搓了搓手,家里干货多,但新鲜的,需要当天捡,不确定对方几时进村,新鲜的很难备着。
“她说都可以,有新鲜的就给新鲜的,有干货就给干货。”
花大姐确实是这样说的,她一直夸换的海味个头大,味道美,家里人都很喜欢。
想了一会,她道:“队长,换的时候最好备着饱满大只的海味,现在弄点粮不容易,大姐肯定也想换点好的。”
刘队长心头大喜,赶忙应下。
“那是必须的,米面金贵,海味又是白得的,自然不能拿着歪瓜裂枣去换,你放心,我会用心准备的。”
张兰花一离开,刘队长就挂上往常面无表情的神态,快步往家去。
即便他是大队长,这种好事也不能到处嚷嚷。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点道理他还是懂的。
拿白得的东西去换救命粮,要是被人知晓,只怕惹来一身腥。
张兰花感恩才告诉自己,可不能把她给卖了。
花花换一次粮都是备张兰花和五小只一周的份量,张兰花匀了四分之一出去,它只得提前两天再次化身花大娘进村。
这次备的是两倍的量,确保大队长换走不会影响自家宿主的份量。
刘队长如自己所说,确实很用心在准备海鲜,赶潮时捡不到好的,还命大小儿子下海去捞。
虽说准备的没有张兰花准备的个头足,花大娘二话不说也给他换了。
为了避免麻烦,花大娘只答应一个月才会给刘队长换一次。
毕竟刘家在村中央,炊烟中有米面的味道会惹人怀疑。
而张兰花家有小魔头几个掌控味道的风向,根本不会被人察觉。
主要是镇上如今根本没粮食对外售卖,若是被人查起,花花倒是没问题,刘队长会被人误认为他是去黑市买的粮,那麻烦就大了。
刘队长跟它的意见不谋而合。
他想的并非顿顿吃面食,而是隔三差五来一顿换口味解腻,所以张兰花家一周的用量,足够他们家吃个把月了。
两家人在静悄悄过滋润日子时,另一边也有人在悄咪咪谋划着什么。
这天晚上,夜深人静之际,张家小院摸进来两个高大的黑影。
田桂芬躲在对面草棚边上,一脸兴奋的盯着张家。
她观察了几天,五个小崽子要么不出门,一出门就有张兰花跟在身边。
而他们每次出门,五个小崽子都是手牵着手,且都是选择村道上人来人往的时候,她根本无从下手。
那边前几天就找好了买家,因为她描述得天花乱坠,实际是实话实说,那边给的价格比以往高了一倍。
男娃100,女娃60。
五个娃一出手,她就能白赚420元。
想到这么大一笔巨款即将到手,她做梦都能笑醒。
她在张兰花家蹲了两个晚上,甚至弄出一些动静,五个小崽子和张兰花都没有任何醒来的迹象。
张兰花的卧室有两个窗,一个对着后院,一个对着前院。
后院那个一到晚上就会关起来,独留下前院这个,想来是觉得院子锁了门安全。
黑影轻轻将窗户掩上,透过缝隙往屋里吹进迷烟。
等了好一会,确定里面的人被迷晕了才打开窗透气。
良久,一个黑影悄悄从窗户爬进去,轻手轻脚抱起两个娃从窗户递出去。
等外面的黑影把两个人转送出去回来,里面的人再递出两个娃。
睡成小猪崽一样的娃被人当小猪崽一样传递,除了奶呼呼的小呼噜声,没再有任何动静。
最后一只小猪仔被运出,两个黑影一前一后翻墙出屋。
后一个黑影不小心碰到墙根下的陶瓷盆,哐当一声,清脆的声音在黑夜中尤为响亮,也吵醒了屋里本该昏迷的人。
“啊,孩子,我的孩子呢,来人啊,有人偷孩子啦。”
墙外的两人心惊,一人抱着两只娃,拔腿就跑。
后面的人赶紧跳下墙,抱起剩下的小崽子赶忙跟上。
三人的方向都是村外头。
张兰花家在村口,只要跑出村,没入林子里,穿过林子,翻过田野走小道进城。
等村里人被张兰花喊出来寻找,他们早就脱身了。
这是早就计划好的。
然而本该出村的脚步,不知为何,跑着跑着就转了回来,直接往村中央跑。
面上惊恐万分,双腿却顺拐得很。
眼看着村里亮起了煤油灯,渐渐越来越多人提着火把走出村道,三人心里急得团团转。
想把怀里的孩子扔掉,却发现根本扔不出去,就像粘在身上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