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成长
众人虽开心哄笑,但还是认真的回答了刘袁恬的疑问。
一满脸络腮胡的汉子笑着说道:“刘师妹,这小猴子灵智初开,堪堪算得上妖的行列。
但它属灵长一类,具备先天的优势。
就算是未化形,只要培养得当,也可使用武器工具,是属不可多得的助力。
灵长类的妖兽灵智颇高,一般对驱使自己主人要求都很高。
讲句实话,师兄对你这小毛猴子可是羡慕得很呀哈哈哈~”
这络腮胡汉子之前和他俩都见过礼,姓名好像是叫张晓旭。
这满脸的络腮胡子,五大三粗的一汉子,倒是起了个秀气的名字。
一旁的众人听了也都点头称是。
这一番话听下来,刘袁恬大概已是明了。
合着这小毛猴子还是一支大大的潜力股。
自己才刚修行,本事低微,得了这小毛猴纯属运气使然,但也十分满足。
那张晓旭话音一转,继续道:“相比这小毛猴子,你俩手中的驱妖铃,更让我羡慕。
你俩才刚入门,却手握如此重器,想来是诰师兄赠与你们的吧?”
劳李耳惊讶的看着张晓旭,那年纪看着比公孙诰可大多了,还称公孙诰为师兄。
脑子一下卡讷讷问道:“诰师兄?”
公孙铭似乎听出了劳李耳话中的意思,哈哈笑道:“劳师弟莫惊,这位师兄也就年纪看着大。
诰师兄其实是我们所有人的大师兄,这位修行时可没少挨他的板子。”
张晓旭受公孙铭调侃,满脸涨得通红,急忙反驳道:“你挨的板子就少了吗?在座的谁敢说没挨过诰师兄的板子。”
这张晓旭颇为有趣,明明长相凶悍,却是心思细腻之人,被调侃一句便马上闹个大红脸。
劳李耳和刘袁恬听众人这样说,着实是吃了一惊。
毕竟公孙诰年纪轻轻,竟然是这么多人的大师兄,而且大家对他好像很是信服。
平日相处,只觉公孙诰为人随和、平易近人。哪儿曾想他竟有如此威望。
公孙铭面对张晓旭的反驳哈哈大笑道:“我挨板子确实不少,但劳师弟,刘师妹。
你俩也不用着急,待这寻妖驱妖一结束。很快你们也要体会这个滋味儿了。”
说话间吃食已然准备妥当,众人一同起身前去用些吃食。
只是这饭食才用一半,只见一人匆匆跑来,边跑还边喊:“前方发现了妖兽的踪迹!”
众人一听,急忙放下碗筷,纷纷朝那人靠了过去。
那人急匆匆跑来,一口气尚未喘匀,呼啦便被一群人围住。
有人贴心的给他递上水筒,他像是咕嘟灌了一口道:“大家快随我来,此番发现的妖兽,应是群居型。
还具备了一定的飞行能力,我们留了人远远吊着。各位速随我来。”
说完捶了捶腿,转身领着众人急行而去。
劳李耳这几日看来是没有吃饱饭的命,这刚吃了一半,又要随着众师兄急匆匆的赶路。
一路上,劳李耳发现众人总在树丛草堆内翻找什么,想来应该是同门师兄弟留下的印记。
虽然没有走什么冤枉路,一路追踪而去,也追到了晚间。
此时劳李耳远远便看见了前方有一山洞,看起来很深,一眼望不到头。
只有洞口借着月光尚且依稀能瞧见些许,洞口长满了杂草。
再往内延伸却是一片黝黑,什么也瞧不见了。
此时洞口两侧分别有人蹲守,众人见状急忙靠上前去。
洞口蹲守的几人见来了人,一句废话也不多说。
直接便道:“探清楚了,此洞乃是一蝙蝠的巢穴。此处为首的应该是二十年前所录入的小妖。
二十年前这蝙蝠势力不强,只是这二十年间赫然已经在此发展成了一个族群。
它们不久前出洞觅食,我们不敢太招摇,粗略探了一下。
已经开了灵智成妖的,恐怕不下十只。
原本只有我们几人怕是吃不下这许多妖兽,如今各位师兄弟前来,把握大增。
我觉得待它们觅食归巢,我们就动手,各位师兄弟觉得如何?”
众人听完这话均点头同意,也不多话,各自寻了藏身之地,隐蔽身形藏了起来。
劳李耳与刘袁恬自然照做。
刘袁恬开口调侃劳李耳道:“劳兄弟,没想到真让你遇到了既帅气又威武,能飞还能乘骑的妖兽。”
漫无目的的在这林子中瞎逛了好几日,劳李耳终于遇到这等妖兽,理应高兴才是。
可是如今他却神情凝重。
刘袁恬也发现了他的异样,询问道:“劳兄弟?你怎么了?”
劳李耳听闻刘袁恬询问,缓缓开口道:“刘婶儿,我俩入了修行一途。原本我还有些沾沾自喜。
毕竟我之前只是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如今那些人见到我,也要叫我一阵先生、真人。
一路行来,诰师兄时常在我们身边。
但凡遇到一些悬而不决的难题,他总会帮我们出手解决。
就像今日,我仔细观察了一番,就我俩手中的驱妖铃,各位师兄弟可是一个也没有。
我俩还收了一个小毛猴,他们却颗粒无收。
甚至让我觉得这修行之人不过如此。
但我刚刚见那位蹲守的师兄,心思缜密,做事周全。各方面我都感觉自己远远不如他。
我俩虽然有着许多让他们望尘莫及的东西,但那都是我俩运气使然。
要是诰师兄历练途中遇到的是他们呢?
就算我们此时已在修行之道,他们是否也会如我看他们一般。”
刘袁恬不曾想劳李耳突然有此感想,但满脸欣慰道:“劳兄弟能如此想却是大善。
诰师兄和九爷多次提及,修心修心。今日这些师兄虽然没多表露,但我还是感觉到了,他们对我们有些许排斥之意。
唯独公孙铭师兄对我俩态度算可,但多数也是看在诰师兄的面子上。
我们刚入谷,所持宝物便已超众师兄,确实容易找人嫉妒。
但我俩万万不可妄自菲薄,诰师兄既然如此优待我们,必然有其深意。
我们只需做好自身,莫要辜负了诰师兄一番好意即可。”
劳李耳应该是把把刘袁恬这番劝解听了进去,起身道:“临行前诰师兄给了我俩许多符篆,我且去分予众师兄。”
说完便把符篆取出,朝其他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