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除夕宫宴
除夕那天,嘉和帝在宫宴上露了一次面,说了两句祝福语然后就回去了。
明显能看的出来,嘉和帝身体是真的不好了。
蜀王没来参加宫宴,只在晚上的家宴过来参加。
端王看着成为蜀王的前太子,心有戚戚。
皇家,不管你以前多优秀,没用了一样会被抛弃。
端王给蜀王碰了一杯酒,“老三,来咱哥俩喝一杯,等到天一暖和,说不定你就要去就藩了,再见无期了。”
蜀王嘴唇碰了一下酒杯,他没喝,本来他就有眼疾,在喝酒,在这里喝醉了,可不好。
正喝着酒,有人来报,长公主府出事了。
“刚才公主府来报,长公主被驸马给刺死了。”
啥?
长公主那不是嘉和帝的妹妹吗?
大过年的,上午还来宫中赴宴呢!
魏启让人把驸马押进刑部大牢,现在正是过年期间,发发生这种事这可不是啥好兆头。
嘉和帝知道妹妹被害死,气急攻心,晕了过去。
长公主跟嘉和帝一母同胞,感情从小就挺好,嘉和帝又大了长公主十岁,当成半个女儿再养。
等到这事传开,满城震惊,不知道金驸马为何要杀长公主。
等到刑部审过后,才知道来龙去脉,原来是金驸马偷养外室,被长公主发现了。
长公主是先皇嫡女,又是嘉和帝的妹妹,天下一等一的勋贵人物,驸马竟然敢养外室,这还了得。
当天等到驸马借口出去会友,去了外室那里,长公主让人把驸马跟外室一起抓了过来。
驸马养得外室年纪不大,有十八九岁,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把驸马迷的神魂颠倒的。
驸马一直给外室求情,惹恼了长公主,长公主下令把外室杖毙。
驸马惊呆了,因为这个外室怀了他的孩子。
长公主只生了一个女儿,驸马一直想要个儿子,可是长公主肚子不生了,大女儿都出嫁了,也没有生出第二个孩子。
这个女人有了身孕后驸马宝贝的不得了,藏着掖着的想等孩子生下了来,要是个儿子,他就想办法认个义子,带回去养。
现在,被长公主发现了,无论怎么求情,长公主都不要这个外室死。
等到驸马看到那个大肚子女人尸体,彻底崩溃了,他红着眼睛跟长公主吵架。
在然后从袖子里掏出一把匕首刺中长公主肚腹。
长公主血流如注,找来太医也止不住血,一命呜呼。
驸马被人拿下,送到刑部大牢。
…………………!!
大写的无语!
太狗血了。
这个金驸马真是太天真了,你杀了长公主,长公主是君,你是臣,臣杀君,不把你金家满门抄斩才怪。
为了一个不知道性别的,没出生的孩子,把一家男女老少都搭上了。
议论纷纷后才知道,皇帝听说妹妹被杀,被气晕了。
等到嘉和帝醒来,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嘉和帝把驸马满门押去大牢,等到过了上元节就斩首。
长公主的女儿知道事情原由惊呆了。
因为一个外室,他爹杀了他娘,连累金家满门抄斩。
“为什么?”
朝阳郡主质问自己亲爹,“我娘是皇家嫡公主,身份何等尊贵,你为了一个贱人,就把她杀了?”
金驸马颓丧的坐在大牢里,捂着头道,“我今天喝多了酒,你娘又不听我的话,我也是一时火气上头,报应,这是报应。”
原来这个女人是一个官员的庶女,他在人家家里喝酒的时候,不小心睡了人家。
那人就把女儿送了她,金驸马小心的养在外头,这一年多一直小心翼翼的,没人知道。
今年这个女人怀了孩子,他才忍不住多跑了几趟,哪知道就被长公主发现了。
朝阳郡主没有替金家求情,她母亲被人杀了,为什么要替凶手求情。
今年的上元节过的冷冷清清的,嘉和帝自从在除夕那天晕倒,身体越发的不好了。
皇后入住嘉和帝寝侍疾嘉和。
借口嘉和帝身体不好为由,谢绝皇子探望。
这一下把魏启父子弄愣住了。
皇后这是何意?
皇后记恨嘉和帝废了太子,在嘉和帝病倒后,把持住了整个皇宫。
魏启父子两也经过一年时间,在宫里也有人手,知道这是皇后有意为之,也没有任何办法。
难道又要来一场逼宫戏码?
嘉和帝醒来后知道皇后不让太子跟皇子探病,只让大臣进来,有些无语。
你若真有手段,当初明家逼宫你怎么不来一场政变,那时候你强硬一点,说不得太子还不会受伤。
哎,拎不清的女人啊!
“皇后,你这是何意?”
皇后冷笑道,“我能干嘛,当然是,侍疾呀。”
嘉和帝忍了又忍,劝道,“等到太子登基,你就跟着宣儿去蜀地吧。”
皇后冷笑道,“我能做太后,干嘛要去蜀地,我不过是想看看,魏启父子长时间见不到你会不会急得走错路。”
嘉和帝闭眼,累的慌,魏启都是太子了,还有魏渊也封了皇太孙,就是朕死了,他们也能正常登基,为什么要反?
蜀王听说宫里发生的事后,有些怅然,是老二还是老六,或者还有其他人?
陈景铭听到凤翊传来的消息,有些摸不着头脑。
皇后为什么这么做?
太子都封了,你就是把持住皇帝,太子也能登基,除非再来一场政变。
陈景铭仔细想了想,嘉和帝身体本来还行,然后长公主被刺身亡,嘉和帝才又晕了过去。
不会是有人用美人计,故意设计金驸马,杀了长公主,就是为了把嘉和帝给气死吧?
也不对,是不是有什么事没想到?
陈景铭不是朝廷官员,没想到,皇后会利用皇帝下圣旨。
先是把太子监国的事给废了,让六部尚书联手处理政事。
然后就是把端王跟瑞王,叫进宫侍疾。
又把蜀王赶去封地就藩。
一连串的动作搞得人目不暇接,不知道皇后要做什么。
终于有朝臣反对皇后,后宫不得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