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感动(二)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叶尘每天就是回想在京城观看升旗时的感动,然后练习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这三大拳法,接着就是站桩、抖大枪。
一个月后,叶尘接到一个电话:“叶尘,我是游央央,我在县城,你在哪里?”
“我来找你,”叶尘挂断电话,不到一个小时,就走到了县城。
“这里!”游央央挥挥手。
叶尘走过去,才发现有两辆车。
“我们这次去张家村扶贫,这些都是省里扶贫的干部,”游央央介绍道。
“你也去?”叶尘坐上车,问道。
“当然啊,你都去,我不去岂不是说明我吃不了苦,那还怎么学你的功夫?”游央央道。
叶尘笑了笑,没有说话。
很快,车就驶出了县城平坦的道路,开进了一条坑坑洼洼的乡间小道。
“这条路原本省里一直让县里修,但常坤父子长期把持县城,贪污建造款,导致这条路都规划了几年了,但一直没有修建,”游央央恨恨道。
“确实啊,”叶尘看向车窗外面,是长期没有建设的破败景象。
车辆在乡间小路上开了两个小时,开进了一片山谷。
“张家村离县城是最远的一个村子,也是贫困问题最严重的村子,这里的扶贫处理好了,对全省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游央央虽然才是一个高一学生,但长期耳濡目染,对这些政策也是非常熟络。
“你好你好,我是这里的村长,叫张化宝,”车辆刚刚停下来,就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
“张村长你好,我们是省里扶贫办的人,我叫乐伟,”车里下来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看起来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
“你好你好,我们准备了饭局,诸位请移步?”张化宝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乐伟皱皱眉:“吃饭就不用了,张村长,我们直接去实地考察吧。”
“也好也好,”张化宝见这次来的人居然不吃饭,显然有些意外,短暂思索了三秒后,连忙点头。
“我们这里一共有八十户,共计三百人。”
“但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现在还在村里的都是些老人和孩子,大概一百多人。”
众人边走,张化宝便介绍道。
“村里的收入情况怎么样?”乐伟问道。
“村里大部分之前都是靠种地为生,一年苦到头也挣不了一万块钱,现在年轻人不种地了,都出去打工,一年反倒还能多挣点。”
“我想想,最好的一家是夫妻俩加一个成年的儿子,三个人打工,一年有十万块钱的收入。”
“其他大部分都是夫妻两人打工,一年下来是五六万。”
“还有男的一个人在外面打工的,一年三四万块钱。”
乐伟点点头:“你们村里情况最差的是哪一家?”
张化宝道:“是张化民家,他前几年出去打工把腿摔断了,现在只能躺在床上,老婆跑了,家里就剩个老娘和一个六岁的儿子,基本没有收入,只有老太太偶尔去县城卖点自家种的蔬菜,赚几块钱补贴家用。”
“走,我们去那家,”乐伟指挥几个小伙子从车上拿了米面粮油,又拿着救济款。
很快,众人走到村头一家篱笆围起来的土墙院子。
院子种着一块小小的菜地,一个岣嵝老太太跪在地里劳作,一个小孩爬在台阶上写作业。
“张老太,上面派人来看你了!”张化宝连忙跑进去道。
“什么?什么人?”老太太耳朵有点背,从菜地里爬起来,看向众人。
那个六岁的小孩怕生,早就一溜烟躲在了奶奶背后。
“老奶奶,这是上面给你的米面粮油和救济款,你收好,”乐伟让拿东西的小伙子将东西放在了院墙边。
“老奶奶,你家里有什么困难,现在就说,我们给你解决!”
“没有什么困难,”谁料老太太摆摆手:“我儿子腿摔断了,但命还在,我老太太虽然挣不了大钱,但养活儿子,养活孙子还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不给上面添乱。”
“来,你们进来坐,”老太太招招手,示意众人进堂屋,随后她佝偻着身子,想要去给众人倒茶。
“老奶奶,在不麻烦你,你也来坐,”乐伟怎么可能让老太太去给他们倒茶。
叶尘走进堂屋,发现一个中年男人躺在床上,下腿处空空荡荡的,堂屋中间挂着一幅画像。
众人慰问完后,又去了下一家,就这样一家又一家,一天的时间下来,才慰问了不到一半。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一直慰问了一周,才将这村里八十户人家全部慰问完。
慰问完后就要制定扶贫计划了。
毕竟送的米面粮油和慰问款只能解一时之急,解不了一世之急。
当务之急还是要研究一些能让他们依靠自己就能活下去的计划。
比如卖家乡特产、建设道路引进投资之类的。
不过这些就是乐伟这些专业人员的事情了。
叶尘慰问完后,扛起锄头,又朝第一家走去。
走到篱笆处,便看见老太太在给菜地除草。
“奶奶,有人来了,”小孩正在写作业,赶紧跑过去提醒老太太道。
“小伙子,你有什么事情吗?”老太太认出了他是那天来送米面粮油的人。
“老奶奶,我来帮你锄地,”叶尘举了举手中的锄头,笑道。
“锄地?不用了,小伙子,哪能让你给我们锄地呢,”老太太笑了笑,不想再受对方的好意。
“老奶奶,我们都是一家人啊,”叶尘指了指堂屋中间的画像:“如果他在世,也会来帮你的。”
“好,好,好啊,”老太太转头看向画像,突然像是触景生情一般,竟直接流下来眼泪,哭了出来。
“奶奶,奶奶,别哭了,”小男孩不知道奶奶为什么要哭,他迷茫地抱着奶奶,在轻轻地安慰。
叶尘举起锄头,很快就锄干净了菜地里的杂草。
他的锄头虽然不如手提的除草铲便捷,但在他的手中,依旧如玩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