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虎踞天下 > 第25章 北伐

第25章 北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尚书左丞荀藐担心桓文的权力过大会成为之前李敦那样的人,经常提醒太后和皇帝秦岳应该要防备桓文,太后和秦岳也担心桓文会进一步做大。

    秦岳其实也开始担心,如果桓文是李敦那样的人那他秦岳并不会特别担心,怕就怕是曹操一样的人,那可就真的难对付。

    荀藐建议任用殷浩来制衡桓文。

    殷浩曾经担任庾亮的记室参军,很有才能,但是殷浩这个人很讨厌当官,当初是庾亮一直请求殷浩来帮助一直,殷浩没办法才出山,直到庾亮病死后,殷浩便拒绝了所有人请求开始了归隐山林。

    秦岳派人几次去请殷浩,殷浩都拒绝不愿意出来,殷浩推说自己才疏学浅担任不了这么重要的位置。

    秦岳见殷浩不愿意出山,便亲自去劝说。

    殷浩见到秦岳后赶忙施礼,草民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远迎。

    秦岳说道,先生是名士,朕派人多次请先生出山,先生都不愿意出山,所以朕只能自己来了,先生的才能应该用来治国,如果像你这种人才都不愿意出来为国效力,那便会有人说我国留不住人才,这样只会给国家造成损失,先生你为了国家应该要出山啊。

    殷浩听后很是感动,哭着说道,没想到我这种人陛下都愿意亲自来见我,虽然我才疏学浅,但是我也一定会尽全力来为陛下效力。

    秦岳遂封殷浩为扬州刺史,桓文知道这是秦岳安排殷浩来牵制他。

    桓文笑了笑对郭宾说,殷浩这个人是空有其表的人。

    郭宾说道,将军何故这么说,殷浩是名士啊。

    桓文笑道,你有所不知啊,我与殷浩是故人,殷浩这个人很有文采,但是他却是空有其表,一点都不懂治国理政,果然是清谈误国啊。

    殷浩上任后一直在有意无意的牵制桓文,当时正值汉国齐两国正在为中原老大的位置争的你死我活,汉国此时防守南方的军队有一定的空虚,这对一直有北伐想法的桓文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于是桓文上表朝廷请求派大军让自己去北收复洛阳。

    秦岳也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秦岳担心如果派桓文北伐会对自己的统治有影响,如果桓文胜利了,权力只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会直接出现做皇帝的想法,思考了一下后,便以国家还应该休养生息为由拒绝了桓文北伐的请求。

    桓文回到府中越想越气,大怒道这肯定是那个殷浩给陛下想的办法,他就是想一步步瓦解我,我不会怕他的。

    桓文召来众将,我如今已经掌握了四州军马,我现在想北伐收复中原,陛下竟然不同意我的请求,一定是那个殷浩想的主意,我决定领十万南下,来让朝廷知道知道现在谁说了算。

    郭宾建言,将军,您如果领兵南下陛下会认为我们想造反,这样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如果陛下发起勤王的命令,难免会有陶侃那样的人出现啊,将军您三思啊。

    桓文笑了下,有什么不好的,我只是带兵南下游一圈,如果陛下

    追问,我便说是练兵,他们能说什么,就算我真的想造反,现在燕国谁能挡我。

    桓文亲自领兵十万南下到了武昌。

    桓文领兵出来一直没有给秦岳上表,秦岳在建康也是心急如焚,秦岳认为桓文是不是想直接造反了,一时间建康城内,人心惶惶的。

    秦岳便找来殷浩拿主意,这个殷浩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说。

    陛下,桓文一定认为这是我的主意,如果今只能我辞官让桓文满意他才能退兵了。

    就在秦岳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王导的侄子王彬之站出来说道,陛下,桓文不是普通人,我愿给桓文修书一封,一定可以让他退兵的。

    王彬之给桓文的信中写道,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您说北伐也是为国家考虑,这是大义,目前能北伐的人选除您外没有别的人可以了,但是北伐是需要大量财力人力的,我们国家的军力财力都不如北方的胡人,如果您现在就北伐的话,后方的物资肯定跟不上,就必然会失败,现在您的名声这么好,到时如失败,肯定是议论纷纷的,这样对您不好,我认为可以先发展国力等国力发展起来,您在进行北伐,这样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桓文看到这封信时出了一身冷汗,他明白此时他并没有完全得人心,如果现在北伐的话,那些想对付自己的人会在后方做小动作,当即领兵返回,并向朝廷请罪。

    秦岳也并未怪罪桓文,他也没办法怪桓文,本以为可以告一段落,殷浩这时却站出来说要发兵豫州。

    殷浩把这个想法上表给了秦岳,王彬出来说道,您是一个人才,但是人才也有职务的分别,您没有参与过军事,你的才能只能治国,不能参与军事,我劝你不要北伐。

    殷浩听后很不高兴的说道,你是认为我不知军事吗?桓文都可以灭一个国家,我殷浩偏要让你们看看我怎么打胜仗。

    秦岳见殷浩这样说,也很高兴,便安慰道,我大燕有尔等人才,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于是秦岳命殷浩领10万大军出建康,谢尚为前锋,韩武为副将,全军进攻许昌。

    殷浩领着10万大军出发,夏军得知燕军前来,命大将李远之拒敌,李远之是北方名将,身经百战,他见燕军军纪并不严整,便对副将岳山说道,我看燕军殷浩并不是熟悉兵事的人,我计划来个诱敌深入。

    岳山说道,怎么个诱敌深入呢。

    你领三万先与燕军打,记住一定要输,把燕军引昆阳来个关门打狗。

    岳山领兵便和殷浩开始交战,按计三战三败,殷浩见自己多次打败夏军,便和谢尚说,我还以为这些北方的胡人有多厉害,原来是这种水平,看来这大燕的天下要靠我收复了,传我将令,追。

    韩武出来劝道,将军,您要小心这是诱敌深入啊,这夏军是北方强国,这刘远之也是当世名将,不会这么好对付的。

    殷浩怒道,你了解什么,你是认为我打不过吗?我是主将,我说了算。

    殷浩命大军一路追赶,快到昆阳时,只见四面八方的大军杀了出来,为首的刘远近之领2万骑兵,冲杀过来,殷浩从来没有打过仗,被眼前这种景像吓了一跳,自己竟然带着部队逃跑了,谢尚和韩武两个人苦苦支撑,还是被夏军打败,一直打的韩武和谢尚逃到谯城。

    殷浩此时逃到了寿春,他命令韩武与自己会合,但是被韩武拒绝,他怕韩武自立,便安排刺客许敬去刺杀韩武。

    许敬没有刺杀成功,被韩武的亲兵抓住了,许敬把殷浩给供了出来,韩武见殷浩想杀了自己,认为自己在燕国没必要待下去了,于是韩武杀了许敬便投秦国去了。

    出师不利的殷浩被北方打了个措手不及,出去十万回来三万,这下名誉扫地了,秦岳只能让殷浩返回建康。

    桓文上表说,这个殷浩哪里是去打仗,简直就是去送战功去,许昌没有打下来,还把大将给逼反了,这样的人用下去只会对国家损失越来越大,我上表应该杀了他。

    秦岳见大家都有意见,便只能让殷浩一个人背下这个锅,免去了殷浩所有的官职让他回老家去。

    这时大家便念起桓文的好来了,认为只有他有能力可以北伐,纷纷请求秦岳重新命令桓文掌握军权,秦岳也架不住压力,便继续把大权给到桓文。

    桓文在休兵了一年后,便想继续进行北伐。

    郭宾出来劝说道,将军,我认为我们可以先讨伐益州,如果此时进攻北方,或许不容易胜利,如果把益州平定了的话,那南方就无后顾之忧了。

    桓文说道理了,无事,现在不比以前了,我们有能力可以进攻长安了,益州那边不着急,我会安排好。

    桓文领兵五万从江陵出发,取道襄阳,直指武关,在战前他命大将李进领三万军士前往益州威胁要求如果敢在背后搞小动作,他将发天兵来惩罚益州,汉皇帝不敢有所动作,所以没有出兵。

    武关是关中门户,取武关可以直接进攻长安,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桓文到了关下后并没有发起进攻,他让几百人化妆成老百姓进人关中,到了晚上击鼓,秦军认为是来攻关,所有人都来关上防守,城内的数百人在城内到处点火,同时大叫燕军杀进城了。

    秦军大惊失色,没有做战的心态,桓文趁机攻入关内,战报传回建康城内,那些对桓文有意见的人也开始心服口服了,国内开始传出,此去定可收复长安的言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