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虎踞天下 > 第15章 平乱

第15章 平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子秦绍即位为帝。

    李敦见秦绍年轻,有了当皇帝的想法,他先找来了前凤。

    钱凤啊,现在先皇刚死,新皇帝又年轻,我想当皇帝,你认为怎么样能。

    钱凤思考了一下说道,江东的基业是您李家打下来的,秦家在洛阳本就应该灭亡了,要不是您李家,他们秦家怎么可能在江东立足,况且现在长江都被您控制了,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了,您当皇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您应该先把温桥除了,这个人很有能力,是秦绍的左膀右臂。

    李敦听到这个话特别高兴,他为了更好的控制建康城,他把自己的将军府迁到了离建康很近的姑孰城办公,而后李敦上表说请温桥来给自己做左司马,秦绍没有办法只得答应。

    温桥去之前秦绍找到他,温桥此次你前去,肯定凶多吉少,你要注意啊。

    温桥也知道李敦召他去就是想害他,所以他到了李敦府内,一直很勤奋,把府内的事情做的井井有条的,也对李敦恭恭敬敬,竟然得到了李敦的信任。

    温桥又与钱凤交好,常常对李敦说,钱凤是个大才,慢慢的钱凤也和温桥交好,久而久之的,李敦越来越信任温桥。

    一天李敦竟然问温桥自己准备入京的事情。

    温桥恭恭敬敬的说,将军,京城的人都盼望您去呢,现在的天下就是你们王家的,您有什么不好意思呢。

    李敦听到温桥也支持他,认为这件事已定。

    正好当时的丹阳尹空缺,李敦找来温桥和钱凤问,温桥主动对李敦说,丹阳尹是特别重要的位置,又离京城特别近,将军您应该早做打算啊,我认为这个位置没有人比钱凤合适。

    钱凤也推举温桥,双方你推我让的。

    最后李敦说,温桥这个位置你去,你可以给我了解京城发生的事情,钱凤需要给我出谋划策,以后的事情就依靠二位先生了。

    温桥其实巴不得去,但是他很担心钱凤,钱凤这个人很聪明,他担心钱凤回过味来,得想个办法让李敦相信自己。

    他便在后面给他送行的宴会上喝了很多酒,装做自己喝醉了,他走到钱凤的身边,装做不小心打掉了钱凤的头巾,并且说道,钱大人,我敬你,钱凤自然不高兴,不愿意喝,温桥说,你钱凤算个什么东西,我温桥做为名士敬你酒,你竟然不喝,钱凤听后很不高兴的和温桥争了起来,李敦上来劝了他们。

    温桥临行前和李敦道别,温桥真的是会演,哭了好几次,送了三次才把温桥送走,李敦也认为温桥对自己无二心。

    钱凤慢慢的回过味来,认为温桥是故意装的这么恭恭敬敬,急急忙忙的跑到王府。

    钱凤说道,将军,您赶快把温桥追回来,不能让他走,这些都是他装的啊,他是皇帝的心腹,不可能就这么容易投靠您的。

    李敦听后鄙视的说道,钱凤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怎么这么小心眼了,不就是昨天喝酒,你和温桥争起来了吗,温桥临走时还说了你很多好话呢。

    钱凤被这一下弄的哑口无言,只得作罢。

    温桥一到皇宫便将李敦的事情全部告诉给了秦绍,秦绍得知李敦想要进京,赶紧安排。

    秦绍安排李导为大都督,温桥守石头城,等等众将全部安排妥当。

    李敦得知京城变化,大呼上当,这个温桥竟然欺骗我,我一定要抓住杀了他,当即想发兵去建康,一边大骂,突然急火攻心,晕倒在地,身边的人赶快抢救起来,李敦醒来后便做了病,一病不起了。

    钱凤来探望李敦,李敦告诉钱凤。

    我应该活不久了,我死后可以让我哥的儿子李应继承我的位置,李敦没有儿子,还有一个就是解除兵马,向朝廷投降,另外一个就是举兵进攻建康。

    钱凤说,事到如今,只能进攻建康了。

    秦绍这边听说李敦病倒,商量着要发兵讨伐李敦。

    李导说,陛下如今李敦虽然一病不起,但是他在军中多年,很多人都信服他,如今告诉大家要发兵打李敦,大家肯定都不愿意啊,我有一个办法可行。

    秦绍说道,爱卿有何办法啊。

    李导说,陛下,您可以下诏书先骂李敦一顿,李敦这个人脾气大,性子急,看到应该会急火攻心,说不定就一命呜呼了,就算没有气死,应该离死也不远了,然后我召集王家子弟,来给李敦开追悼会,您在发兵说讨伐钱凤,如此一来这些人会认为李敦死了,到时可所向披靡。

    秦绍高高兴兴的采纳了这个建议,他先是下诏书骂了李敦一个狗血淋头,气得李敦都下不了床。

    李敦命令李含为主将,李含为军师,周抚、邓岳为大将,以诛温桥为名,发兵建康。

    钱凤和李敦说,等我们成功之日,怎么处理秦绍啊。

    李敦平静的说道,现在还太早,等到那时再说,此时的李敦特别平静,他好像也知道自己打不过,只是为了让自己没有遗憾。

    李含和钱凤先来到了江宁,和当地守将应詹打了一仗,应詹没多久被打败,还是温桥带3000人把他救了出来,他们撤到秦淮河旁,把过河的桥全部烧了,叛军不得过,只能安营扎寨。

    不久秦绍带禁军前来,看到温桥把桥都全部烧了,他心疼便责怪温桥说烧了浪费。

    温桥说道,如今敌众我寡,我们的援军又一直没有赶到,对方又人多势众,还都是我朝的精兵,如果不烧桥,我们肯定打不过,陛下,你干嘛要为几座桥难受呢。

    旁边将士纷纷附和。

    秦绍和众人商量趁李含兵刚到又在安营扎寨,不如晚上趁夜偷袭,杀他个人仰马翻。

    当夜温桥等将,领1000多人,偷袭了李含的军营,李含的中军被杀了个人仰马翻,后面邓岳和周抚来救,温桥等人只能退兵。

    李敦得知李含大败,立马又晕了,被救下后说道,我死后让李应立刻即位,然后立百官,说完就死了,时年59。

    即位后的李应怕李敦死会让晋军士气大振,故特意秘不发丧,只是简简单单处理了李敦的尸体,他又命沈充在吴地起兵,支援李含。

    李含得知事情后,赶紧点兵两万杀向建康,与李含的军队合为一处。

    沈充的手机下献计道,如今天子在建康,将军您只需用河水倒灌建康,必可破,如果将军您把钱凤杀了,给朝廷立下一功,朝廷还会封赏你的。

    沈充打断了话,我军是国中精兵,要那么多办法干什么,直接打就可以了,沈充直接安排军士冲过秦淮河,打败了应詹。

    沈充想冲进城里,但是此时晋军的援军苏峻带兵赶了过来,沈充没想到有援军,不敌,死伤2000多人,沈充只能逃跑,在逃的过程中,碰到了晋军的刘瑕,又打了一仗,打的只剩100多人,最后只能逃跑。

    李导给李敦办追悼会的消息传到了李军那里,本来大家将信将疑的,周抚的弟弟周光想见一下李敦,但是都被各种各样给推出来,又见现在的主将是李应,他判断李敦应该是真的死了,周光急急忙忙的找到周抚,当着大家伙的面说。

    兄长,你知道李敦已经死了吧,你还跟着他做什么,没有前途啊。

    大家一听李敦死了,都赶快丢盔弃甲,很快这些逃兵的消息传到李应这里,此时的军队已经心散了,控制不了了,只得纷纷逃跑。

    秦绍得知李军已乱,便安排军士追击叛军。

    李含和李应跑到荆州投靠了刺史王舒,王舒先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等他们两个喝醉了就把他们两个杀了,首疾送到了建康。

    钱凤投奔周光,被周光抓起来,杀了,周抚和邓岳也来投奔周光,周光要杀邓岳,被周抚拦下来,两个人跑到山里面隐居,还是秦绍大赦天下两个人才出来,沈充也在逃跑的路上被杀了。

    李敦叛乱至此已经全部平定,战后秦绍封李导为太保,领司徒,始兴郡公,温桥被封为前将军,建宁县公,苏骏为历阳内史,冠军将军,邵陵县公,郗鉴为车骑将军,都青,徐,兖诸军事,高平县候,陶侃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都督荆,湘,雍正,凉四州军事,又追封秦承等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