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升赏
罗汉与徐复、小嬛约定,如罗汉有事商议,即以算卦为名,到门前敲门五声,为暗语。如徐复有事,仍遣小嬛联络罗汉,以避飞龙院监视。
罗汉径往道院来寻路修篁道长。还未至门前,望见几个飞龙院暗探,在门前徘徊。罗汉暗想:“路道长已为飞龙院所控。”
罗汉转头往飞龙院来,才进大门,只听一名案头上前说道: “德师往哪里去了?嵬名那征乐院使焦急寻你。”话音一落,门前卫士便将大门关上。
罗汉见状,想必姚嗣宗已经供出潜攻之策,此番深陷虎穴,在劫难逃了。于是将胸一挺,抬足奋然上堂,只求一死而已。
嵬名那征乐见罗汉上堂,在座中笑道:“恭喜德师!”
罗汉凛然道:“有何喜事?”
嵬名那征乐从桌上拿起一本经书,说道:“兀卒大王见到德师所献泥陶活字,遂命出家功德司承旨云智有,依据德师所言之活字印刷法,试印佛经一卷,果然字迹清晰,一版即可印刷千册,十分便捷。云智有奏泥陶活字不便保存,另以木刻字,做木活字,较泥陶活字又便捷许多。兀卒大王大喜,命宰相张兀于京师工院内设置刻字司,以云智有为御前注补印活字都案头监,率僧人熄天、慧敢、宝四、千塔等人,赶印佛经五千卷,供本月十五盐州大佛寺燃灯法会之用。”
罗汉听了这一番言语,知道并非姚嗣宗招供,心中乃安,于是说道:“木活字便于保存,云智有创新所为,其善大焉!”
嵬名那征乐笑到:“兀卒大王敬重德师献字之德,已下旨国师院加封德师为国师,只等盐州燃灯法会召开,便大师赐国师僧衣——这岂不是天大的喜事?”
罗汉叉手展拜,说道:“实不敢当。”
原来嵬名那征乐拿到罗汉所献活字,并未对成浦克提及。嵬名那征乐是弥药皇族,有面奏兀卒之权,当即携活字进宫,面呈兀卒。兀卒得到活字,大喜过望,以嵬名那征乐驭人有术,得宝进献,忠心有加,加封嵬名那征乐上殿宗室御史台副使衔,这上殿宗室御史台副使,乃是弥药皇族嵬名氏宗室职衔,极其尊贵,非他族可得——嵬名那征乐却未对罗汉言说此事。
罗汉心恐成浦克、嵬名那征乐派遣哨探盯梢,又欲打听姚嗣宗情形,说道:“各地转运来贡物之中,有专贡道教之物,本应传文道院,由路修篁道长处置。但我思之,路道长乃是宁明太子师傅,非他官所比,故适才亲往道院,欲当面告知道长。不巧行至半途,又想起库中金银丝品等物,尚未遣发完毕,故而又返回。”
嵬名那征乐知道罗汉此言,乃是为了避讳姚嗣宗之故,呵呵一笑道:“路修篁是弥药道教领袖,又是太子宁明师傅,与他来往,倒也无妨。”又说道:“德师为兀卒大王赏识,即将升为国师,并非外人,我无需隐瞒——那姚嗣宗狂悖昏乱,只因他来弥药日久,不得高官显爵,因而怀恨在心,妄图私往宋朝延州府,与范仲淹密谋,为害兀卒大王,幸被飞龙院密使探知,飞鹰传书报知成浦克大人。成浦克大人令白法信、白智光二人于途中擒住姚嗣宗,严加审问。姚嗣宗供认一时激愤,遂起恶意,然而并无同谋。如今姚嗣宗已在狱中咬舌自尽了。”
罗汉听说姚嗣宗已死,如五雷轰顶。姚嗣宗首倡横山断臂之策,又千方百计赞成潜攻之计,在大宋与弥药之间往来奔走,不顾安危,功劳卓著,竟因一时言语不慎,为奸人所害,可悲可叹!
罗汉虽然心内绞痛不安,面上仍然平静如水,并未露出一丝异常。说道:“姚嗣宗家有老母,遭此不幸。待盐州事毕,我遣人至山东邹平县,奉上银两,以为其母养老之费。”
嵬名那征乐说道:“这是自然。。。。。。”
二人正在说话之间,只见咳嗽一声,屏风后转出一人,头戴绣帽,身穿黑色长袍,腰束丝带,丝带上挂着一枚黄铜镀银官印。
罗汉见他腰间悬挂弥药朝廷次等司司正官印,不知是什么来头。
只见此人背手站在一旁,面上颇有些傲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