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工院
紫衣僧宣毕兀卒旨意,扬起手中马鞭,朝人群喊叫:”各部承旨、头监,速速上前,核对点集名册。”恶奴一个个张牙舞爪,对着人群吆五喝六,又拿马鞭照着人群前头几个夫乱打。
姚嗣宗认得此人正是弥药出家功德司副使没藏法净。原来弥药国法律,僧人穿衣,皆有定制,以紫色为地位最高,其次绯衣、其次黑衣、其次黄衣。紫衣由弥药王主持典礼亲赐,凡穿紫衣僧人出行,路人见者,无论身份尊卑,皆需鞠躬致敬。出家功德司乃是主管弥药境内僧人道士及佛事、道事。另有在家功德司,主管在家居士及民间信众及其法事诸事。
没藏法净一番吆喝,只见京师工院正、副使,工院承旨等官纷纷上前,依职官班次高低,各自登记画押。
京师工院乃是弥药先王德明敬慕大宋工匠精巧,仿照大宋京师工院所设,主管弥药国中各类营造事务。修建盐州卧佛寺,因是弥药兀卒大王钦定,故而以出家功德司主持筹划,京师工院主管营造。
刹时,只见砖瓦院、铁工院、木工院、纸工院、作首饰院、织绢院、造房司诸官纷纷上前,点集已毕。又有工匠部落头监,点集工匠名册,有银匠、鞍匠、花匠、甲匠、石匠、铜匠、木匠、泥瓦匠、索匠、纸匠、金匠、铁匠、针匠、漆油匠、伞盖匠、赤白匠、销金匠、捻塑匠、垒砌匠、扎抓匠、铸写匠、结瓦匠、彩画匠、雕刻匠、剜刃匠、镞剪匠、结绾匠、笔匠、结丝匠。
诸工匠部落点集已毕,又见几个工头领着一队女子上前,队中女子衣衫褴褛,面色黎黑,一个个俯首低眉,不敢仰视。
姚嗣宗问老者:“为何还有女队?”
老者低声说道:“这些是绣女、织女,专门为佛寺、佛像织造刺绣帘子幕布、衣服。这些女子都是从宋朝边境掳掠而来,那些不会纺织刺绣的女子,就在工地上干些捆草、烧火、做饭粗活。”
织女、绣女点集过后,各队按序站在一旁。没藏法净仔细清点名册,忽然抬头怒声斥问:“为何不见文思院、画院前来点集?”
画院掌管寺庙绘画、彩绘等事,文思院掌管犀玉工巧,弥药皇家日常仪物、器仗、权量、與服、所用器物。
监工孟法光上前回话:“画院首座刘德真,为宫中所召,进宫为大王作画去了。”
没藏法净正待说话,只见城门内一人打马疾驰而来,此人阔额突鼻,深眼高颧,到了众人面前,勒住马缰,从怀中掏出黄章金榜,高声宣道:“大王有令,盐州兴建卧佛大寺,工期紧急,命贺惟信为营造大勾当,贺惟敞充营造小监勾当,孟法光为大监工,引宫中木匠头监黎怀玉、雕刻小监王善圆、石匠头监郭旬埋,泥瓦匠头监罗小奴等,率领京师工院各院、司、工匠部落,加紧施工。并派宫中仪鸾司小班袁怀信、赵文信、石伴椽三人自本部领军三百人,准备米面杂料,供应营造工地饮食,营造卧佛大寺所需费用,皆由宗室捐纳。另派上殿宗室御史台正嵬名直本任卧佛大寺营造总监工。宫中出车院征集大车小车五千辆,骆驼车两千辆,马车、牛车各一千辆,以供营造之需。”
众人听了,各自接旨不提。
诸工院、工匠部落承旨、监工、头监、小监并兵士一片呼喝之声,驱赶工匠、民夫按部落、工种整队,起身赴归德河口工地。车轮滚滚,人喊马嘶,烟尘四起,十万之众黑压压一片,熙熙攘攘,前呼后拥,踏上大路,向西而去。
姚嗣宗见老者随大队去了,整理道袍,脚下加力,往宋境而来。也不知走了多少里,只见前面隐隐约约出现一座村落。姚嗣宗觉着腹内饥饿,又紧走了一程,此时天色昏暗,村中并无灯光。姚嗣宗沿着街巷绕了一圈,才看见有酒家黄旗挂在茅棚房檐下,大门却关着。姚嗣宗上前拍门,口中叫了一声“店家开门”。
只听门内一声答应,店中小二打开门板,向外一看,姚嗣宗向内就倒,“噗通”一声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