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释计
罗汉于张兀处领取飞龙院探事部落提举铜印,出了宰相府邸,去飞龙院上任。到了飞龙院,先拜见飞龙院正使成浦克。成浦克乃是弥药大将出身,亦是兀卒心腹,与罗汉在白狼城有过一番交手。
成浦克见了罗汉,并无多言,只简单交代几句要紧的话,推说公务繁忙,让罗汉到探事部落就职。
飞龙院探事部落,除了正堂掌印提举,还设副提举两人,判官四人,承旨六人,另有都案、案头若干,俱是手段老辣、办案多年的熟手。罗汉到探事部落大堂,与诸官佐相见,免不了寒暄恭维一番,说了多少相见恨晚的热心话,诸官佐又呈上弥药境内外诸哨探、间谍地图。
罗汉见地图上星罗棋布,见缝插针,就连大宋都城之内,也密布弥药间谍哨探,不禁吃了一惊,心中暗想:“弥药间谍哨探果然厉害!”
罗汉按张兀吩咐,将盐州礼佛之事与各官佐详加安排,各项事务定以时日,督促完结。
诸事已毕,各官佐退下,案头上堂来报:“堂外有一道人,自称是德师故人,前来相见。”
罗汉出堂一看,原来是姚嗣宗笑呵呵站在廊下。罗汉屏退左右,低声笑道:“姚三郎在盐州做的好事!”
姚嗣宗知他说的是归德河底埋藏木佛之事。以手掩罗汉之口,说道:“切莫声张!免得走露消息!”
罗汉笑道:“皇皇天日,人情汹汹,天下皆知,道长居功至伟,又何必自谦!”罗汉说罢,举手拉着姚嗣宗说道:“此地不是说话之所,请进堂一叙。”
姚嗣宗说道:“且慢!院外还有一高人,他因与德师素不相识,故而由我来引荐。”
罗汉问道:“是何方高人?”
姚嗣宗并不答语,从背后抽出竹笛,放在唇边轻轻吹起一曲。只见一位身材修长、面貌清癯的道人,从院门外转入。罗汉展目观看,只见这道人头戴修云冠,脚踏鹳翅靴,身披鹤羽衫,背着一把青竹剑,清风袅袅,好一派仙风道骨。
姚嗣宗说道:“这位乃是龙虎山路修篁道长,受弥药先王德明所邀,来弥药传道,道法十分高深,在弥药弟子不下千万。只因今日弥药之主不遵先王清静之法,崇霸道、弃王道,故而道长闭门不出,如今只教授弥药太子宁明辟谷之法。”又恐罗汉生疑,说道:“路道长虽身在弥药,然心系大宋朝廷,常思弥合两国交好,深为可敬。延州范大人潜攻之策,道长极其赞同,亦鼎立相助。”
罗汉施礼道:“久仰道长法名!今日相见,荣幸之至,今又幸得道长相助,也是同路人了!”
路修篁略施法礼,并不寒暄,昂然而入。罗汉知他是得道高人,不遵世俗礼法,于是拉着姚嗣宗,相从进堂。
三人在堂中坐定,案头奉上香茗。待诸人退下。罗汉问姚嗣宗:“先生嫁祸察哥,为何不将木佛埋在灵州葫芦河中,而埋于盐州归德河内?”
姚嗣宗笑道:“此是徐复先生妙计。”
罗汉说道:“愿闻其详。”
姚嗣宗说道:“其因有三。归德河乃是葫芦河上游,灵州治理水患,疏通河道,以疏浚上游为先,故必先掘归德河,掘河必先得木佛,此是其一。其二,盐州乃是察哥母亲部族细蜂氏封地,于此地掘地得佛,乃显察哥祖先庇护、天意加持,足以蛊惑人心。其三,归德河之名,有天下归德之意,察哥素以有德自诩。常言‘弥药大位,有德者居之’,今于归德河中掘得木佛,最能煽动人心。此三者,皆足以昭显察哥不臣之反心,大逆之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