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宋驰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端午之后,金黄的麦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
割麦的,捆麦馃子的,运送麦馃子到地头上的地排车上的,还有小小的孩童,挽着柳条编的小筐,在收过的麦地里面捡拾掉落的麦穗。
割麦是个累人的活计,宋辉直起身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十五六岁的少年,脸庞晒得黝黑,割麦已经能顶个整劳力用。
宋辉看了看周围连成片的麦地,对一边弯着腰割麦子的宋骞说:“宋骞,刚才你二哥晕倒真吓人?我听三叔说他中暑了。”
宋骞对宋辉的话充耳不闻,任由脸上的汗一滴一滴的掉到地上,弯着腰,镰刀划拉过来一丛麦子,另外一只手拢起,接着镰刀轻轻地一挥,麦子割下来放在一边。
宋辉接着叹息一声:“你说你二哥也是,不就是不能继续读书了吗,回来这几天那脸沉得就跟用墨汁子泡过,至于吗?”
宋骞依旧是不做声,只是手底下的动作更快了,宋辉看宋骞已经领先他几米远,咬了咬牙,弯下腰继续挥舞镰刀。
宋骞的二哥宋驰,因为中暑被从地里送回家中之后,虽然做了紧急的处理,这会依旧是高烧不退。
宋驰跟宋骞的母亲李宁和把湿毛巾敷在宋驰的额头,看到脸色潮红呼吸急促的儿子,心疼的一个劲的掉眼泪。
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端着一盆水进来,担心的问道:“妈,我二哥没事了吧?”
李宁和没做声,小姑娘把脸盆放到炕上,用手摸了摸宋驰的额头,热乎乎的,还摸了一手汗,就对李宁和说:“妈,我二哥出汗了,发烧出汗就能好。”
李宁和把手里的毛巾放到脸盆里,对小姑娘说:“小茹,你去你花婶子家借两个鸡蛋回来,中午咱们做一锅鸡蛋汤。”
小姑娘宋茹答应一声,脚步轻快的出了屋门。
躺在炕上的宋驰这会脑子里混乱不堪。
十九岁的少年将军,十九岁的读书郎。
一会是大漠风沙中的厮杀,一会是课堂上奋笔疾书。
一会是十九岁的少年将军被人斩于马下,一会是十九岁的高中生,满怀遗憾的背着行李走出校门。
两个人短短的人生过往,走马灯一般闪现在宋驰的脑海。
李宁和用手轻轻地摸着宋驰的额头:“孩子,你快些醒过来吧。”
心力憔悴的宋驰茫然的听着这个温柔的声音,读书郎的记忆告诉他,这是妈妈,是最疼爱他的妈妈。
已经很多年没有被人这样疼爱的宋驰很贪恋这温柔的声音,极力的想要醒过来,挣扎半天却依旧是陷入混沌之中。
李宁和又给宋驰换了一条帕子,用干燥的细棉布给宋驰擦拭脸上还有身上的汗。
宋茹又从外面跑进来,一手拿着一个鸡蛋,对李宁和说:“妈,花婶儿说这是她送咱们家的鸡蛋,不用咱们还。”
李宁和温和的说:“怎么能不还呢?咱们好好的记着,等以后有了一定要还给花婶儿。”
夏收就是从老天爷嘴里抢粮食,为了让粮食早些入仓,早上天蒙蒙亮就要去地里干活,早饭午饭甚至是晚饭都要做好了送到地里,从割麦,打麦,一直到扬麦,十来天干下来,那真的是能掉一层皮。
宋茹把两个鸡蛋放到厨房,又去后院菜地里面摘了几根顶花带刺的黄瓜,李宁和中午用蒜泥拌黄瓜,再做个黄瓜鸡蛋汤,把昨天蒸的高粱面窝窝头热一下,给宋父宋云安还有宋骞送到地里去。
李宁和手脚麻利的做饭,宋茹就在屋里给宋驰擦汗,一边擦,一边小声的说:“二哥,不能考大学咱们就不考呗,其实你回家里来挺好的,咱爸身体又不是很好,咱家人还多,每年分的粮食都不够吃的。”
宋驰已经不去想那些让他头疼的记忆,而是静下心来听这个妹妹跟他说话。
“二哥,我知道,你其实很想考大学的,你学习成绩那么好,不考大学挺浪费的,可现在又不是你自己不能考,都不能考了,咱爹一个劲的说可惜了你的一身文采,唉!都是命啊。”
小姑娘稚嫩的语气,却带着成年人才会有的沧桑,这让宋驰听的心头难过。
宋茹又给宋驰擦了擦额头冒出来的汗,心疼的说:“二哥,其实你要能在城里找个工作最好了,你身体这么弱,地里的活计那么累,你要累出来一个好歹咋办呢?”
小姑娘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宋驰很想说,其实他没有那么弱,等他好好的歇一歇,去地里一定能把活计干好,他又不是没有收过麦子。
李宁和已经把午饭做好了,喊宋茹提着瓦罐柳条筐去地里送饭,宋茹答应一声,凑到宋驰耳边小声的说:“二哥,我去地里送饭了,你好好的歇着,等我去地里弄点麦粒回来,晚上给你做麦仁饭吃。”
小孩子从收割过的地里捡麦穗,可以拿到打麦的场院换工分,也有些孩子偷几个麦穗回家,把麦仁搓出来,放蒜臼子里面砸一砸,把麦仁外面那一层皮砸碎了之后,煮成麦仁饭吃。
李宁和端着一碗鸡蛋汤过来,宋驰能够闻到黄瓜鸡蛋汤的味道。
宋驰很想坐起来把那一碗鸡蛋汤喝了,他好像是已经饿了很久了,久到因为饥饿浑身没劲,这才给了那些人可乘之机,要不然,威震北境的小将军怎么能够被人斩于马下呢?
李宁和把碗放到炕桌上,给宋驰擦了擦脸,轻轻地叹息一声。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宋驰终于能够睁开眼睛,看到这个记忆中有些破败的房间,宋驰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下了,他,竟然死而复生,成了那个十九岁的读书郎。
李宁和看到宋驰睁开眼,开心的眼里含着泪笑起来,“孩子,你终于醒了,还恶心吗?饿不饿?”
宋驰愣愣的看着一脸慈爱的的李宁和,脑海中闪现的却是他要出征北境的时候,他的娘亲眼里含着泪把他送到京郊十里亭。
以后再也见不到娘亲了,宋驰心底酸涩,眼泪顺着鬓角流下来。
李宁和跟着红了眼圈:“好孩子,妈妈知道你心里难过,可这日子总是要往前走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说不定换一条路咱们后面的路会更好走呢?”
宋驰哽咽一下,喊了一声妈,李宁和答应着,给他擦了擦眼泪:“别人说什么话咱们听听就好,咱们不难过。”
宋驰从学校回来之后,村里说什么的都有。
李宁和扶着宋驰坐起来,宋驰只觉得浑身没劲,头昏脑涨,李宁和端着一碗温水,宋驰凑过去一口气喝了半碗,这才觉得身上有了点劲头。
那一碗鸡蛋汤的香味还飘荡在宋驰的鼻尖,李宁和用勺子舀了喂到宋驰嘴边,宋驰摇了摇头:“妈,我自己吃就好。”
李宁和就把勺子递到宋驰的手里,“你七叔说,你起来能吃得下去饭就好了,吃了饭把药吃了,好好的歇一歇,明天就能全好了。”
宋驰嗯了一声,三两下的就把鸡蛋汤喝了,李宁和心里高兴,“晚上给你们做面片汤吃。”
宋驰没有躺下,就靠着墙坐着,这具身体实在是太弱,后面的日子,如果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连饭都挣不出来,就更不用说帮父母分担之类的话了。
李宁和也不能总在家里,看宋驰状态很好,就说:“小驰,你在家里歇着,我去场院干活去。”
宋驰答应一声,等李宁和走了之后,扶着炕沿下了炕,穿好鞋子扶着墙慢慢的走出房间。
院子不大,三间正房,东西厢房,西厢房做了厨房,宋驰带着弟弟住在东厢房。
扶着门框慢慢的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宋驰看着已经偏西的太阳,心中不胜唏嘘。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异世,为什么会成为同名同姓还同龄的宋驰,世间万物,无奇不有,原本不信鬼神的宋驰,这会也有些迷茫。
不知道坐了多久,有人开了大门进来,宋驰抬眼望去,一个七十来岁的小脚老太太,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
宋驰知道,这是原身的祖母,已经七十多岁了,平时跟原身的二叔住在一起,她上了年纪,夏收也就是帮着看看孩子,有时候还帮着做做饭。
宋驰想要站起来,试了两下没成功,宋老太就放下手里牵着的孩子,颠着小脚几步走过来,扶着宋驰慢慢的站起来。
宋驰喊了一声奶奶,宋老太心疼的说:“你呀,就是心太实,就你这身体,怎么能跟常年下地的人比呢?别人拿话激你,你就当没听到,听那些浑人的话做什么?”
原身心高气傲,别人三两句话他就舍了命的干,最终是中暑之后晕倒在地里。
宋驰嗯了一声,宋老太掀开斜襟大褂,从里面的口袋里拿出来一块水果糖,塞进宋驰的手里:“赶紧吃,别让人看到了。”
宋驰看着这块水果糖,心里难过,又喊了一声奶奶,宋老太就说:“你呀,别想太多,外面现在那么乱,咱们在家里好好的待着挺好,奶奶放心呢。”
宋驰低头不语,那个小娃娃已经走到了宋驰跟前,巴掌大的脸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宋驰,这是宋驰的小弟宋骐,已经四岁了。
宋老太对着宋骐招了招手,宋骐就凑到宋老太的跟前,宋老太说:“我带着骐骐去场院看看,你回屋里歇一歇。”
宋驰目送着老人家牵着孩子,一摇一晃的出了大门之后,转身又把大门从外面给关起来,这才手里捏着那块水果糖,回了房间里。
躺在硬邦邦的炕上,宋驰把那一块包装纸已经被磨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水果糖举到眼前盯着看了好久,这才剥了糖纸,把琥珀色的水果糖塞进嘴里。
一块糖就这么含在嘴里,那糖慢慢的在嘴里融化,宋驰忍着心里的难过,暗暗发誓,你既然不愿意回来,那就好好的安息吧,家里人我照顾,应该你承担的责任,我来担着。
宋茹偷偷的攒了一把麦仁,去场院把捡到的麦穗交了之后,看着记分员把她的工分给记好了,这才飞奔回家里。
从第一天开始,宋茹就开始攒麦仁,竟然有一大捧。
宋茹开心的把那些麦仁放在炕桌上,对靠坐在炕头的宋驰骄傲的说:“二哥,你看,有这么多了呢,一会我就用蒜臼子砸一下,我给你做麦仁饭。”
宋驰摸了摸宋茹有些枯黄的头发,宋茹小嘴巴巴的,跟宋驰说一些在地里干活的趣事。
李宁是在场院干完活,带着宋骐一起回来的,宋骐回来看到姐姐宋茹,就开心的凑过去,一个劲的喊姐姐。
宋茹耐心的对宋骐说:“一会姐姐给你做好吃的,不过你不要出去跟别人讲呀,就是二叔都不能跟讲,知道吗?”
宋骐瞪着大眼睛使劲点头,宋茹就说:“那你在屋里陪着二哥,姐姐去厨房帮妈妈做饭,要听二哥的话,知道吗?”
宋骐瞪着大眼睛点头,宋茹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夸了一声真乖。
宋驰从来就没有跟这么大的小孩子相处过,他十来岁就被送到战场上,成日里不是训练就是在战场上厮杀,他不敢跟这么点的小孩子靠的太近,就怕身上的煞气冲撞了小孩子。
宋骐因为营养不良,四肢细瘦,脑袋有些大,宋驰知道,不单单是宋骐,村里这么大的孩子大部分是这样,这个时代呀,虽然已经没有战争,可是物资还是不充裕,想要放开了吃饱饭有些困难。
李宁和正在准备做面片汤,宋茹就把她的麦仁拿到厨房去,李宁和见了,叹息一声:“小茹啊,你可别再偷着往家里拿麦仁了,让村里知道了,罚你们。”
宋茹不在意的说:“妈,你以为队长叔跟支书爷爷不知道我们拿麦仁吗?他们都知道,不过没拦着。”
李宁和怎么会不知道为什么不拦着呢?孩子们能吃的东西少,他们这是想要让孩子们把这些麦仁拿回家里,做一顿麦仁饭也让孩子们饱一饱肚子呢。
宋茹笑着说:“妈,我们知道好歹,不会拿太多,你放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