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某绝不当曹贼假子 > 第49章 嫡庶之争

第49章 嫡庶之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偏生这向全自小,就是个不肯安分的主儿,向朗此时说起自己的老子来,也是一脸的无可奈何。

    向全自幼爱去茶楼,喜欢听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讲故事,那说书先生为了挣得银钱,赢得喝彩,所讲故事多为夸大、演义,或者干脆就是胡编乱造出来的。

    这说书先生是口若悬河的乱讲一通,向全也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从小便觉得自己是那话本小说里的主角:

    今日立志成为行侠仗义的游侠;明日又想做个饱读诗书的大儒;今朝还浑身激动着,镇守边疆的,杀贼立功的热血;明日又羡慕起,谏言可定天下的,满朝朱紫诸公

    偏偏这向全又不过是个中人之姿,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文不成,武不就”,在向老太爷兢兢业业的扶持下,这许多年才没有行差踏错。

    带幼子向朗出生后没多久,向全的正室夫人染上恶疾,最终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又过得两三年,时年六十八岁的向老天爷也是寿终正寝,在守孝期满之后,向全突然发现自己很迷茫

    以前总是向老太爷督促向全每天需要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现在向老太爷没了,妇人王氏也去了,家族生意自有定度,自己彻底闲下来了,整日只是茶楼听书,悠闲度日

    许多族老都劝向全,趁着正值年轻力壮之时,不妨在多纳几房妻妾,也好为向氏嫡脉多留几个子嗣,偏这向全整日里,只沉迷于话本故事当中,对美色可谓是丝毫提不起兴趣

    如此过了几年,向全对话本小说愈加沉迷,家族生意再无心打理,城外的田庄也不再去巡查,家族生意日渐衰落,索幸向氏的底子甚厚,短期内还未看出什么弊端来。

    待得小向朗五岁时,这向全也不知受了哪个下人的蛊惑,开始喜欢上了,出门游历,天天幻想,自己能如那小说话本中的主角一样,被某个武艺高强的游侠收为徒儿,或者有幸拜入某位大儒门下

    初时还在附近的几个郡县游历,后来应是迟迟,没有碰到小说话本中所说的“机缘”,向全已是不再满足周边的郡县,游历的地方也越来越远,离家的日子也越来越长

    如此又过了四五年,向全越发的放飞自我,向氏生意也被竞争对手打压的愈发厉害,族中的几位族老和一众向氏族人,对向全这个向氏族长的不满,也在一天天加剧

    直到向明十六岁,向朗刚满十岁那年,好不容易从益州游历归来的向全,匆匆忙忙给自己的长子向明加冠,取字“守业”,将向氏族长之位传于向明后,又急匆匆的走了,并对人言及:“自己已觅的自己资源,不久之后绿林之中,当会传播我的传说!”

    男子二十二及冠,可这向全心心念念着自己的“机缘”,向明刚刚十六岁便着急为他加冠取字,可见向全对这个所谓“机缘”有多看重

    向全这一走,距今足足已有四载时间,四年时间里向全渺无音讯,家中只剩下年幼的向明与向朗两兄弟苦苦支撑,哪怕两个孩子都是聪慧之人,可毕竟年幼,又如何能够服众?

    何况族中众人早已对向全不满,许多旁系支脉的向氏族人,早已对族长之位虎视眈眈。

    嫡脉弱而支脉强,祸事自此而出矣

    向明有个族兄唤作向青,此人今年已是三十有二,正值年富力强的年纪,本是向老太爷提拔起来,用以辅佐向全的。

    这向青在向老太爷在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对向全也是尊敬有加,等到向老太爷去世后,对待向全还算礼敬,这也是向全敢于直接当甩手掌柜的底气所在。

    随着向全越来越放浪形骸,向氏各田庄的佃户,各生意的掌柜,只知向青而不知向全矣!

    如此一来,向青在向氏族内权柄愈重!

    此中情况在向全将族长之位传与向明后,向氏族内嫡、庶之争,愈加强烈

    向明自幼性情敦厚,这族兄向青,待兄弟二人甚厚,生活起居可以说照顾的两兄弟面面俱到,两家虽有争斗,但单纯的向明一直都觉得,嫡、庶之争都不过是向氏内部的良性竞争,内心对这位族兄打理生意的手段,也是十分佩服,自问自己做不到向青这般八面玲珑。

    兄弟两人均是少时便有才名,启蒙后便双双追随水镜先生,自此更是少理宿务,甚至向明一度想要主动让族长之位传与向青,自己这一脉主动将为支脉,以便自己兄弟两人能够安心读书

    直到有一次,向明、向朗两兄弟通过父亲书房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推测出自己父亲口中的“大机缘”,竟然是那向青买通向全身边之人,制造假象,特意透露出来的。

    由此向明、向朗兄弟开始对向青生疑,通过秘密刑讯逼供,在家法伺候下,才从当年向全随身伺候的小厮处得知,当初向全沉迷于说书故事,背后也有着向青的影子,甚至将那名说书先生,秘密扣押后,据这说书先生交代,连他每日讲给向全的话本,都是有人提前写好,才提供给他的

    可以说此次调查,完全颠覆了向青在向明、向朗两兄弟心目中的伟岸形象,两个少年也第一次见识到了,人心的险恶。

    这向青对两兄弟的不断施恩,恐怕也是在树立自己友善、宽仁的形象,而特意做出的假象,这样既降低了向明两兄弟的戒备之心,又更博取其他族老和族人的欢心好信任,可谓一箭数雕

    既已得知这一切都是那向青的谋划,向明自然不会再甘心,将族长之位拱手相让。

    可此时向青羽翼已丰,向氏族中各个紧要职位,均是向青之人,就连族老也都意向于向青,此时向明再想与向青争夺,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