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出发,打猎去!
张三由于还是个单身汉,家里也就盖了三间房,一间是卧室,一间是厨房,还有一间则是柴房,同时也用作杂物间。
这个时代的农村人,一般是不怎么讲究区分房子的功能性的,通常一间房子可以吃饭,可以睡觉,也可以做饭。
而像是张三这样大家族里出身的人,他们本身就比较讲究,虽然张三现在也只是个乡野村民,然而骨子里的那种做派还是难以彻底磨灭。
况且他一个人生活,平时也没有太大的花销,所以在房子布局方面还是很舍得花心思的,更舍得花钱。
而同村其他的村民,则不会像他这样讲究排场。
如果家里人丁单薄,最多就是把卧室分出来,柴房和厨房则是合在一起的,懒散一些的单身汉干脆就一间房囊括一切;而那些人丁兴旺的家庭,就没有办法偷懒了,他们必须多盖几间房,而且吃饭的人多了,厨房自然就只能单独分出来了,最多再堆些杂物,兼当仓库用。
原本张三是睡在自己卧房里的,自从郑凯墨被他捡回来之后,他就把卧室让给了郑凯墨住,自己则是把柴房收拾出来,从此住了进去。
郑凯墨虽然心里过意不去,但是行为还是很诚实的。
对于他而言,卧室的条件已经很糟糕了,更不用说是柴房的条件了。
所以郑凯墨只是表面客气了一下,便欣然接受了主人的安排。
在白吃白喝了几天之后,郑凯墨对这周围的环境已然更加熟悉了,而今天正好碰上村子里的男人们出去打猎的日子,这种时候张三也是要去的,因此郑凯墨便顺势要求跟着一起去。
虽然在这几年的职场生涯里,郑凯墨早已练就了一张十米厚的脸皮,但是面对这些朴实无华的村民,他还是无法心安理得地去无耻享受他们的供养,毕竟他以后还要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必须要做长远的打算。
所以多接触和了解一些这个世界,对他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郑凯墨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现在的处境,毕竟再怎么挣扎也是于事无补的,只能积极地活下去了。
“你的身子还是有些虚,不要太勉强。我知道你觉得住在我这里白吃白喝难为情,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你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粮食。这么多年我都是一个人生活过来的,虽然平时大家都会一起来我家喝酒吹牛,但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家里有些冷清。”张三一边说着,手上一边做着出发前的准备,这次他们要去深山里待一段时间,多猎杀一些大家伙,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然而作为一个比较见多识广的现代社会人,张三的这番真情流露,让郑凯墨顿时浑身抽搐,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还好相处的的这几天,让郑凯墨确认了张三没有龙阳之好,否则一定教他尝一尝坚硬的铁拳。
话虽如此,郑凯墨还是悄悄地摸了摸屁股,那里被树枝划破的位置早已经补好了,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新的呢。
张三倒是和郑凯墨提起过这件事情。
那是张大夫的孙女张玉兰,趁着郑凯墨睡着的时候,坐在他的床边,偷偷地拿着针线仔细补好的。
不过郑凯墨现在也没心情回忆这些,他反复瞟了几眼张三,见他没有太大的异常,顿时安心了不少。
经过十几轮的心理拉锯战,郑凯墨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毅然决定去山里长长见识。
张三最终也只能答应让郑凯墨一起跟着进山了,完全没有察觉到郑凯墨时不时看向他的怪异表情。
张三的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拉着郑凯墨往村口赶了。
这次他们要往深山里走,所以在天黑之前,他们必须要赶到山上的张丁客栈。
所谓的客栈,其实就是猎人们为临时落脚点取的雅名,而张丁客栈则是附近的几个村子的村民,闲暇时自发建立起来的落脚点之一。
这附近的几个村子离得都不是很远,离张家堡最远的村子也就两公里左右。
周围的几个村子都有猎人进山打猎,他们便一起开发出几条固定的打猎路线,以此来减少进山的风险。
他们会把沿途合适的山洞作为临时休息的客栈,并且在山洞前挖上壕沟,再设置陷阱,然后做好标记,这样可以防止自己人中招。
由于客栈实在太多,为了便于管理,每个客栈都会立一块大石头,刻上这个客栈的名字。
这些客栈的名字可不是随便乱起的,每一条通往山里的路,都是从某个村开始的,那么这条路上的所有客栈,都会以这个村名为首,然后按照天干的顺序依次排列下去。
就拿张丁这个客栈来说,这代表这个客栈是从张家堡过来的第四个客栈。
像这种大规模的打猎活动,并不是一两天就能结束的事情。
这次郑凯墨这支队伍,光是赶路都要花上两三天的时间,最后到达一处名为猎人庄园的据点。
据说那处据点是他们离开村子以后,能够找到的最后一处落脚点了。
猎人庄园与普通的客栈不同,那里不仅占地面积大,防御工事也做得细致讲究,生活条件也比客栈好得多。
郑凯墨他们未来几个月的打猎生活,大部分时间都会在猎人庄园里度过。
等到张三和郑凯墨赶到村口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一百多号人,其中只有五十几个人是要去上山打猎的猎人,其他的村民则是前来送行的家属。
“儿啊,现在天还这么早,还黑着呢,你可要当心些啊!”
“娘,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你回去吧,这黑灯瞎火的,我一会儿让王叔陪你一起回去,也好有个照应。”
“好好好!”
由于天还是黑漆漆的,所以这次来村口的人,除了要去打猎的村民以外,便只剩一些老人过来送行了,毕竟其他的年轻人白天还要下地干活,没有精力来村口送行。
至于那些小孩子们,他们根本就不会起来。